王曉蘭
教育是促進人全面發展的活動,近年來,幼兒教育備受家長關心,幼兒教育是幼兒接受教育的啟蒙階段,是幼兒學習生涯的開始。因此,幼兒園對幼兒開展教學時需要明確孩子的年齡、心理等特征,保障知識教學能夠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另外,為提升幼兒園教學效率,教師應該積極進行教學反思,從而提升整體教學效率。
一、幼兒園為學生營造良好啟蒙環境
幼兒園教學是每個孩子都需要經歷的一個教學階段,在該階段教學中,教師會指導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且使其具有一定學習意識。因此,幼兒園教學階段是幼兒的教育啟蒙階段。教師應該注重幼兒基礎知識的學習效果,從而奠定良好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例如,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學時,需要明確團結同學、與別人友好交流的重要性,樹立基本道德素養。在對幼兒進行語言啟蒙時,教師需要規定幼兒使用普通話與老師、同學交流,并且在口語交流過程中吐字要清晰,發音要準確。在幼兒出現發音不準確等問題時,教師應該及時糾正。同時,為了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教師需要鍛煉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鼓勵幼兒表達內心想法。教師要指導幼兒,當其在與同學交流時,要學會傾聽。通過這樣的教學,幼兒能夠明確基本的交流意識,規范自身行為。
二、幼兒教育要注重學生全面綜合發展
幼兒園階段是幼兒啟蒙教學、行為規范教學以及幼兒心理發展教學的綜合階段,由于幼兒不需要學習深入的文化理論知識,在對其進行教學時,教師需要注重其綜合素質的培養。幼兒園教學為幼兒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也是幼兒初步建立學習意識的階段。教師對幼兒進行教學時需要注重幼兒綜合能力的形成與提升,這也符合現代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目標。例如,教師對幼兒進行生活常識教學時,要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生活意識。現代教育教學工作要求學校教學應該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幼兒為主要教學目標,以提升幼兒綜合素質和能力為基本教學內容。因此,對孩子進行多方面技能教學,不僅符合教學目標,還能實質性地幫助其提高綜合能力。
三、幼兒園教育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發展
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從幼兒園時期開始建立,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重視其思維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在遇到問題時鼓勵幼兒通過思考,獨立解決問題。例如,在繪畫課上教師要求畫一幅畫,作品內容要求包含幼兒的一家人、寵物、天空和太陽等。在提出這樣的要求時,可能有的幼兒無法正確理解。因此,教師通過語言引導和動作示范讓幼兒理解作品要求,從而進行作畫。在幼兒作畫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在幼兒周圍觀察其作畫習慣,并且需要隨時詢問孩子自己的作畫理念。在幼兒向教師解釋自己的作畫理念時,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且在作畫過程中其思維也會迅速發散,從中獲取更多靈感,并將之表達在作品中。教師通過這樣的措施進行教學,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幼兒思維能力的擴展與發散。在開展音樂教學時,教師可以隨機選擇一段音樂,讓幼兒根據自己對于音樂的理解進行舞蹈動作展示。這樣不僅能鍛煉、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還能有效提升幼兒肢體動作的協調性,保障身心健康發展。
四、幼兒教育要符合幼兒年齡發展特征
幼兒園是幼兒最早接觸的教學環境,在幼兒園階段,孩子剛剛離開家長獨自在陌生環境中和陌生人一起生活和學習。因此,幼兒的心理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若在此階段沒有對幼兒進行科學合理的教育,則極有可能造成幼兒心理的不健康發展。因此,幼兒教師對幼兒進行教學時,應該關注其心理發展狀況,保障其身心將康發展。例如,教師在日常學習中增加與幼兒的交流,讓幼兒理解教師和家長的關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游戲時,游戲類型應該以團結協作等益智類游戲為主,讓幼兒從游戲中獲取更多道德知識和正確的心理觀念。幼兒園階段,孩子對外界模仿能力極高,若教師和家長出現不合理行為,極有可能被幼兒模仿并記住,這樣會造成幼兒行為不規范,對幼兒身心發展有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教師和家長在面對幼兒時應該盡可能地規范自己的行為,避免幼兒學習和模仿不良行為,從而保障孩子的健康發展。
總之,幼兒教育要關注幼兒身心發展狀況及其綜合能力的提升。幼兒在幼兒園階段通過學習更多日常行為規范等知識,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對幼兒進行基礎知識教學,可以保障幼兒技能和理論知識的掌握,從而便于其后期學習和發展,以符合現代教學的基本目標。(作者單位:江西省新余市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