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真禮
摘 要:縣級文化館是一個地區文化和藝術的中心,肩負著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文化方針政策、弘揚時代主旋律的任務。縣級文化館主要有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理論調研創作、研究整理當地文藝文獻、指導當地基層文化站建設等功能。其中文化藝術培訓輔導工作是這些功能中重要的一項,是當地許多群眾文化活動能否高質量開展的基礎和前提,所以作為縣級文化館一定要重視群眾文化藝術培訓輔導工作。
關鍵詞:群眾文化;輔導培訓;藝術;因地制宜;普及提高
一、引言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我國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縣級文化館作為這個體系中重要的一環,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從全國范圍來看,縣級文化館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大都直接服務于廣大農村城鎮群眾,是黨和政府對農村農民進行思想輿論引導、文化藝術教育的重要陣地。其中群眾文化藝術培訓輔導工作是縣級文化館的主要工作,這項工作開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這個地區各類群眾文化活動水平的高低,所以作為縣級文化館,應高度重視群眾文化藝術培訓輔導工作。筆者結合幾年來的工作經歷,在這里粗淺地談一下在縣級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培訓輔導工作的幾點想法。
二、縣級文化館應設立的文化藝術輔導門類
縣級文化館針對當地群眾應設立哪些文化藝術輔導門類?筆者認為,首先要充分了解當地人民群眾的真實文化需求,老百姓喜歡的、健康向上的藝術門類是我們工作的首選;其次要結合本館專業輔導干部實際而設立課程;再次可以開發當地特有的文化遺產資源等來設立一些特色培訓項目。例如,筆者所在地區的民間剪紙、皮影、大鼓書、農民畫等傳統非遺項目具有強烈的地域特色,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因此被開設為相關的藝術輔導課程,深受群眾歡迎,如圖1所示。總體來說,按著藝術門類可分如下幾類:文藝類如聲樂、器樂、戲曲、舞蹈等;美術類像繪畫、攝影、書法篆刻等;文學類如戲劇小說、詩歌創作、民間故事等。總之,藝術課程的設置要因地制宜,遵循著實用、易于普及、群眾喜聞樂見的原則,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這就需要當地文化館的管理者對全縣的文化藝術資源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和挖掘,開發出具有特色的培訓輔導品牌,活動內容要健康向上,統籌兼顧,全面開花,盡最大努力滿足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
三、縣級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培訓輔導工作的形式
縣級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培訓輔導工作通過一種什么樣的形式來落實是這項工作的核心環節。因地制宜和實事求是開展培訓輔導工作的前提。筆者結合幾年的工作經驗,覺得可以通過如下5個形式來開展培訓輔導工作。一是全面了解文化館在崗業務干部素質能力,依托業務干部自身藝術能力,開展相對應培訓輔導工作,每個業務干部可以擔任一項或幾項輔導任務,每周定期定員上課,常態化管理,并把此項工作作為業務干部主要的工作任務作以量化考核。二是有些藝術門類文化館內的業務干部不具備相應的輔導能力,這就需要面向社會聘請相關專業輔導人員,用對外聘請教師的方法來解決館內業務人才不足的困難,對他們的管理、課程設置等可以采取對館內業務干部同樣的管理方法。三是館外下鄉輔導是縣級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培訓輔導工作又一主要形式。這種輔導形式時間、地點上具有不確定性,可以機動靈活、小型多樣,并且可以很好地彌補常態化培訓輔導工作的不足。下鄉輔導時要求業務干部注意應對各種不確定因素,如受訓人員基礎素質參差不齊、場所設備功能落后等限制,所以要求業務干部必須有臨場應變的能力,才能很好地完成輔導任務。四是結合文化館以外的其他文化機構和設施開展館外定點培訓輔導業務,聘請相關輔導教師擔任課程,把文化館的資源最大化地向農村、向偏遠地區輸送。筆者所在的地區部分鄉鎮依據國家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有關要求,開設了縣級文化館鄉鎮分館。為了豐富分館的業務,我們結合當地實際開設了剪紙、篆刻、雕刻等相關培訓輔導課程(見圖2),與當地文化站合作使之實現了常態化管理,很好地滿足了當地農民的文化需求,取得了不錯的社會效益。五是在文化館內開展單項短期的培訓輔導活動也是縣級文化館培訓輔導一個重要的、常見的活動形式。這種形式的培訓可以在三五天內完成,參與培訓的人數也可多可少,因為受時間的限制,這種輔導的目標任務單純,更側重普及性,對技術技能的提高作用不太大,所以就需要在此基礎上開展長期培訓,彌補其不足。
四、培訓輔導工作的檔案材料管理
培訓輔導工作的檔案材料管理是縣級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培訓輔導工作又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對培訓工作開展及時的總結記錄,為下步工作開展打下基礎。檔案材料管理應從如下幾方面著手。首先,培訓輔導授課教案是開展培訓工作的基礎,輔導人員要結合實際充分準備,精心備課,不打無準備之仗,備課記錄應實用靈活,起到應有的作用。其次,輔導記錄是記錄輔導過程及學員接收情況的一種記錄形式,輔導教師可以用簡短明了的文字對課堂輔導進行總結。再次,學員登記及培訓結業反饋意見記錄要真實地反映輔導情況,為下一步輔導工作的改進指明方向。最后,其他輔導性記錄如學員考勤、教師考勤等都要詳實、具體,為輔導培訓活動的綜合評價收集好第一手資料。總之,檔案材料管理工作不僅僅是為了應付檢查或存檔而作,而應本著實用多樣、靈活簡便的原則進行管理實施,既起到了本身應有的作用,又不為相關人員增加額外的工作負擔。
五、建立健全縣級文化館群眾文化藝術培訓輔導工作的考核考評機制
建立健全縣級文化館群眾文化藝術培訓輔導工作的考核考評機制是保證這一項工作長久高效運轉下去的必要措施。考核考考評管理辦法的制定,要結合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實際規律,在征求多方意見的基礎上,建立相關管理辦法,主要目的是鼓勵業務干部及相關輔導教師開展輔導工作的積極性,及時發現和改進輔導工作中的不足,盡可能地提升培訓輔導的質量,為整個群眾文化藝術培訓輔導活動持久高效地開展保駕護航。
六、結語
縣級文化館群眾文化藝術培訓輔導工作千頭萬緒,其輔導成果會滲透到群眾文化活動的方方面面。雖然工作很繁雜,但我們作為一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只要我們的心里時刻裝著群眾,時刻把廣大群眾對文化的迫切需求放在心上,我們的工作就會得到更多的群眾支持,群眾文化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黨的群文事業就會越辦越好。
參考文獻:
[1]賈柏賢.新編文化館站職業技能與業務培訓考核標準指導手冊[M].北京:科技文化出版社,2014.
[2]馮守仁,鮑和平.群眾文化基礎知識[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