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蓮 鄧惠君
摘 要:模范教育是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領良好學風建設的有效方式之一。模范教育的育人意義十分重大,筆者嘗試在民辦高校通過開展專業化、多元化的“家長講壇”,豐富模范教育的內涵,對學生發展做出針對性指導,從而發揮模范教育的最大價值。
關鍵詞:模范教育;家長講壇;民辦高校
模范教育是教育者為了更好地激發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模范的人格魅力影響大學生自我內化榜樣的精神品質,開展有價值活動的一種教育方式。
一、模范教育在民辦高校實施的必要性
我國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說過:“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傳承了千年的教導,由此可知模范育人的重要性。回顧我國社會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模范教育滲透到了每個人的生活當中。在動蕩不安的時代,模范是拋頭顱灑熱血,舍生取義的英雄,在新中國成立后,模范是任勞任怨,懂得付出不求回報,任重而道遠的精英。每個時期,每個時代都有屬于我們的模范,一系列閃亮發光的名字,一件件動人勵志的事跡,影響和感動著每一個人。
當代大學生處在網絡信息發達、多種文化融合的大環境中,由于心智思想尚未成熟,接觸到的信息和文化良莠不齊,尤其是民辦高校的學生,其特點是社會活動能力比較強,辨別是非能力比較薄弱,很多學生的價值取向和思想觀念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沖擊和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民辦高校思想教育和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發揮模范教育的育人價值,轉變模范教育的方式極為必要。
二、以“家長講壇”為載體的模范教育的實施途徑
(一)主講人確定
主講人確定沒有單一的標準。“家長講壇”選擇的標準如下:
一是思想作風正派,有正確的思想觀、人生觀、價值觀。二是樂于分享。主講人愿意以職業人的身份參與到學校的育人工作中,讓學生從家長身上了解社會,一方面分享了家長的職業經驗與生活啟迪,讓學生學會做人做事;另一方面也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到學校的育人工作,為家校合作、協同育人打下良好的基礎。三是善于表達。主講人能夠表達準確、語言流暢,吐字清晰、有邏輯有層次的演講能力。四是家長的職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藥學院某家長講壇為例。基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學習,“高校作為一個教育事業的參與者”“藥學院的學生的職業發展規劃”等多個維度,活動指導老師仔細查閱了本年級學生的家校聯系卡,在多達500位家長的信息,共整理出9位來自機關單位;6位來自教育行業;6位來自醫院單位和3位來自醫藥相關的企業家,合計24位家長是本次家長講壇的潛在主講人選。
鑒于本次會議的時間短,最后選取了與學生日常息息相關的職業發展方向作為論壇議題。根據潛在的家長開展邀請工作,首先其中部分家長是我們班委的父母,先請孩子跟父母做好支持力度的摸底工作;緊接著指導老師跟家長取得聯系,針對有意向的家長講述講壇的背景和意義并做邀請,獲得支持。家長們來自五湖四海,尤其需要在工作期間安排合理安排好時間參與本次的家長講壇,經過不斷的溝通,最后得到了來自一個家庭的父母雙方的支持,成為我們本次論壇的最佳主講人。
(二)主題確定
家長講壇是學生家長以講座的形式與師生進行溝通與交流的橋梁,是培養中大新華學子的第二課堂。每一次的“家長講壇”會有一個鮮明的主題,選擇方向和確定融合社會熱點、難點、學校動態和學生需求而開展。
主題確定基于三個標準:一是大眾性,即符合學生的成長需求;二是時效性,即主題內容符合熱點趨勢;三是可操作性,即有效的支持,有優異的成果和感悟,成為學習的榜樣。
本次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藥學院的家長講壇的主題為“初心不忘,夢想揚帆”,根據以往的數據顯示,我們的學生或許從事醫藥類工作,或許在其他醫學領域上發光發彩。認真學習知識,鞏固基礎,視他人健康為己任是他們的初心;努力完善自我,將奉獻終身為目標是他們的動力;身為兒女的,他們還在為學業洋灑著熱血;身為父母,卻依舊為給孩子立榜而奮斗終身。
邀請的陳女士,某醫院的護士長,認真嚴謹,堅持不懈,有著25年的醫院從業經驗,業余時間不斷提升自己,考取有關的行業資格證書,并把實踐積累轉化為實踐研究。作為一名職業人,更是一名母親,她從自身的臨床感悟淺談學生身體健康的管理。對自由的向往,是每個年輕人的滿腔熱忱;對夢想的渴望,無畏挫折,朝氣蓬勃,隨著經驗的積累,自我的提升,可能有些學生會選擇再次夢想揚帆,在合適的條件選擇創業。
本次邀請的劉先生,有著同樣的閱歷,經過了二度創業的經歷,做出創業事跡的分享,悟出了創業需要提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看準前景和未來的價值;需要智慧和勇氣;需要要有社會責任心,切記唯利是圖;需要將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相結合。此外成功的創業更要有整體觀念,做好經濟收入、身體保健、家庭保障、婚姻保鮮、子女教育、自我成長等整體平衡。
(三)活動環節的安排
人員的分工方面,組建了活動策劃核心小組、主持人組、節目組、會務組、禮儀組、宣傳組、攝影組、宣傳組8個小組,分工明確;活動策劃方面,初步梳理的活動的環節。一方面為了讓講壇內容更充實,也更科學,我們增設了學生才藝展示的環節,另一方面11月30日,恰好為感恩節的第二天,活動特意安排了感恩回饋環節,讓孩子為參會的父母獻上鮮花,并以小提琴演奏《月亮代表我的心》表達謝意。悠揚動聽的歌聲讓人耳目一新,充滿了真情實感,更是通過感恩回饋做好育人的實踐。
(四)反饋效果
每一期講壇結束,我們都要對本次講壇做出評價和思考。本次講壇主題鮮明,議題滿足了學生的需要,參會學生反饋本次講壇受益良多,對他們現在的學習和未來的啟迪有很大的意義。對于講壇策劃而言,充分利用本學院學生的資源優勢,根據學生特長進行分組和分配,做到分配的精細化和準確化,為活動順利舉行提供堅實的基礎;核心策劃組在各組成員的協助下,做到巨細無漏,反饋及時,起到很好的統籌作用。
本次活動組織縝密,氛圍溫馨。為了控制進場人員的秩序問題,由以往傳統的簽到模式改為一對一式座位表統計,極大節省了與會人員入座所需的時間,同時方便工作人員對與會人員的考勤統計,避免了原來的簽到統計中經常出現的人員早退現象,確保了會場的紀律性和整體性。然而,百密也有一疏,會務激光筆的使用不靈敏,降低了大家的體驗感。
所以做好反饋尤為重要,反饋的本身,對于策劃者,可以不斷改進講壇的形式和內容,提升“家長講壇”的水平。對于主講人,反饋能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對于學生,反饋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是自覺提高正能量的過程。
三、以“家長講壇”為載體的模范教育的育人價值
(一)加強自我內省
“家長講壇”所選擇的模范具有專業性,先進性與激勵性,他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職業的特點具有學習性和參考性,模范的挑選都是來自于身邊同學的家長,具有親和性,真實性,這有利于加強學生思想轉化,提高自我內省。以“家長講壇”為載體的模范教育更加注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職業目標,講述的是模范本身成才的故事,向學生們傳遞的是一種可學習、可效仿的持之以恒,百煉成鋼的精神,讓大家在內心深處能做到“每日三省吾身”,努力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二)提升自我獲得感
與傳統的模范教育相比,以“家長講壇”為載體的模范教育,采取與學生面對面近距離交流和分享,用對話模式讓學生能更立體地、形象地認識模范,使學生有自主意識去判斷是否認同,是否產生共鳴,從而在思想上碰撞火花。“家長講壇”定期定時開展具有品牌的影響力,因有較強的延續性能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增強學生的獲得感。
(三)踐行感恩教育
通過“家長講壇”的模范教育,除了專業職業講述,還會滲入感恩家庭、感恩社會、感恩國家的教育,以現實發生事例為原型通過小品、視頻、獻愛心等形式插入家長講壇環節,在學生中積極倡導“感恩在心,報恩在行”的觀念,在模范教育中融入“常懷感激之心”的教育元素。
“家長講壇”是模范教育其中一個環境構建,依托這個環境進行的模范教育不僅能撬起學生思維的支點,還能幫助他們在迷茫的大學專業學習中逐漸學會思考、總結、質疑與反思。因此,模范教育要多元化發展,積極尋求創新,通過優秀的人物故事分享,形成一個長效的育人機制。
參考文獻:
[1]欒琪.新時期榜樣教育在構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實效性探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3(23):198.
[2]林若虹.當代大學生榜樣教育中的榜樣選取問題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5.
[3]王建.榜樣教育對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研究:以ZS學院創建”周恩來班”為例[J].決策與信息,2016(6).
[4]冉蓉.學子講壇——榜樣教育在高職院校中的育人實踐[J].現代職業教育,2018(20):1.
[5]王棟慧,朱柳.基于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協同育人機制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