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 要:繪本,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指一類以繪畫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繪本不僅是講故事,學知識,而且可以全面幫助孩子建構精神世界,培養多元智能。導學式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導為主線,學為主體,強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漸進自主學習的模式。筆者根據繪本故事的不同特點,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引導式教學方式,通過全員參與,給學生創設積極的情緒體驗,同時也促進了其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的培養。
關鍵詞:繪本閱讀;導學式教學;故事結構;情感主線;問題鏈
一、以情感為主線導學,引領學生探究根源
越是長篇幅的繪本,所表現的情感起伏也就越大,內心的描寫就越是復雜,因此學生一時間是很難把握故事中復雜的情感,這就需要教師的提示與引導,因此抓住情感主線,學生的學習方向就會很明確,知識學習才能深入。五年級的繪本《The Best Christmas Present》篇幅長,也屬于敘事性文章,若從故事結構入手進行篇幅教學,也未嘗不可,但學起來索然無味,學生會失去興致。這時候走情感路線更能起到樂學的效果。Vicky的情感變化線路是excitedhappysadhappy,其情緒的變化都是Vicky在經歷中的感受,教師提示后,讓學生牢牢抓緊Vicky的情緒起伏變化,探究情感變化的原因,根據不同的情感關鍵詞找出關鍵詞進行描述,學生在情感主線的牽引下,很快地理清文本脈絡,感受和體驗了主人翁的情感變化。
當然,繪本教學豐富多彩,其人物情感千變萬化,我們必須根據文本的情感特點和學生自身特點來設計較為復雜的教學過程,激發學生全身心參與,達成學習效果。如在繪本《snow》的教學中,筆者設計如下的教學環節:首先,激情導入。筆者把雪的圖片換成了有關雪的BBC英文視頻,視頻生動地播放著一段截取BBC有關描述雪景的場景。孩子們看得津津有味。看完筆者開始發問:Whats the video about? (S:Snow.)視頻相對于圖片對學生的更多的感官具有刺激性,學生看完后,筆者開始出示PPT問學生:Do you like snow? Why? S1:Yes. Its beautiful. S2:Yes,because I can wear nice warm clothes.學生各抒己見,氛圍輕松。接著,引出繪本故事《snow》。其次,情感追蹤。在初步感知繪本的時候,筆者運用了情感追蹤,讓學生分辨出故事中人物的like和dislike。采用出示生動而有趣的人物圖片激發學生興趣,并讓學生們猜一猜:Do you like them? Do they like snow?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圖片中的人物表情、動作等來預測,這樣的討論激發了學生的情感與思維,從而得出答案:postman、policeman、farmer不喜歡雪,孩子們喜歡雪。通過圖片進行情感追蹤,學生在短時間內找到了答案。雖然暫時脫離了文本,卻培養了學生主動思維習慣。
二、根據故事結構導學,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英語繪本的故事一般從事情的起因、發展與結局來講述,因此,教師只要把握故事結構,脈絡就能很容易理清了。如以“跟上兔子”繪本《snow》為例,其故事梗概如下:下雪了,孩子們喜歡雪,期待雪,享受雪。與之相反的是postman、policeman、farmer不喜歡雪,并深受其害。主要揭示了事物都有兩面性,要從多角度去考慮問題的道理。繪本故事情節性不強,然而可以以雪為時間軸來劃分,分成:before snow/while snow/after snow。首先,筆者讓孩子們欣賞有關雪的圖片,接著讓同學們說說關于snow想到了什么?然后引出繪本,討論封面。引出問題:Do they all like snow?讓學生讀繪本從文本里找答案。接著又討論他們為什么喜歡或者不喜歡雪。分別從雪前、雪中和雪后去討論并得出答案。最后分享讀繪本所得。
三、采用“問題鏈”導學,促進語言思維發展
閱讀教學需要關注學生思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運用問題鏈導學方式對學生思維進行深度培養。比如在繪本故事《snow》教學中,先讓學生通過聽錄音初步體驗故事情節,然后跟隨錄音一起朗讀故事,在朗讀過程中再次體會人物感情變化。教師在其讀完后提出相關問題,如:Guess. Who will be happy? Postman, policeman, farmer will be happy?Why?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情感體驗,教師繼續問:Who else like or dislike snow in our life?這一問題的拋出,激發了孩子們自己生活體驗,討論熱烈。有的說火鍋店老板喜歡雪,因為如果下雪了好多人會去吃火鍋,這樣老板會掙很多的錢。有的說醫生不喜歡雪,因為下雪了就會有人摔倒,他們會很忙。在富有思維含量的全腦問題鏈的幫助下,學生的語言不斷建構,思維在發展。討論完后,回到故事本身,教師問學生: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這一基于文本的提問引發學生深度思考,通過討論,各抒己見,最后得出結論:Every coin has two sides(每個事物都有兩面性)。教師總結道:There are lots of things with two sides in our life. Can you say something with two sides in our life? 學生又說出water, fire等事物。在問題鏈的引導教學中,學生的思維充分發展,語言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繪本的精美,不在于裝幀,而在于圖文并茂,讓學生在學習中不知不覺領悟一種情感與精神,正能量滿滿。繪本教學的導學方式還有很多,探究之路不斷地向我們展開,任重道遠,有待更多的有志之師去探究、去挖掘和感悟,以引領學生步入英語閱讀天堂。
參考文獻
[1] 李竹君. 繪本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8):512.doi:10.3969/j.issn.2095-6711.2018.08.346.
[2] 郁鮮艷. 善用英語繪本提高教學效率——淺析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新東方英語·中學生,20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