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蓉
摘要:“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我通過長期的數學教學實踐得知,興趣對于農村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要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關心關、愛學生,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給學生帶來新的教學內容,尤其是那些讓學生感興趣、新穎的內容。
關鍵詞:興趣;培養;師生;關愛;情境
“親其師,信其道。”深受學生喜歡的教師,應該是有愛心、和藹可親的。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里特點,使學生認真、仔細地學數學。農村小學生對新鮮事物感到十分好奇,數學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想學、愛學、喜歡學。
一、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比較長,應該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并保持好這種關系。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就要有信心和耐心,主動與自己的學生交流,真心實意地和他們溝通,耐心細致地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包括他們高興、難過的事情。教師只有深入了解了學生的具體情況,才能更好地給學生解決實際困難。針對學生掌握知識的難易程度,不要怕麻煩,要分別給予指導;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為他們所思、所想。讓學生既“害怕”教師,又“尊敬”教師。教師要保持良好的心態,耐心細致地給學生講道理,并用信任的眼神鼓勵學生知難而進。如果教師與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在課堂上就會更專心,更認真,教學效果也會好起來。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喜歡數學教師所上的課。更可喜的是,良好的師生關系還能夠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在良好的課堂氣氛里,教師和學生之間就能更好地進行心靈上的溝通、思想上的交流,數學課堂教學就不光是讓學生學習,還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當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積極性調動起來以后,學生學習數學這門學科的潛力就會被“挖掘”出來,數學教師的教學也會取得實效。
二、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雖然小學數學這門基礎學科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是非常緊密的,但是學生學習的知識屬于間接經驗,有一定的抽象性,要讓學生很好的理解并掌握,僅僅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傳授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這就要求數學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摸索新的教學技巧、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果能將學生學習的興趣轉變為學習樂趣,那邁向成功就更近了一步。當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后,就會有一種喜悅的感覺,這種喜悅就更有益于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所以,數學教師要想方設法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其實,數學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是緊密相連的,教師只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創設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就會更有益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從數學教學實踐得知,創設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鑰匙”。教師要使學生很快地進入好的學習狀態,就要培養學生認真學習數學、心甘情愿地學習數學。比如面對一二年級的學生,他們的好奇心是比較強的,教師就要抓住學生的這種特點,利用講故事、做游戲、唱兒歌等學生喜歡的活動來創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奇心,促使學生對學習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從而克服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把新的教學內容記得更牢、鞏固得更好。
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節數學課的時間是有限的,一般只有40分鐘,學生要在這有限的時間里認認真真地聽課、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完成課堂作業等,教師就務必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所思、所想、所答。所以,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就是要求教師要利用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所學的數學內容產生興趣,并在學習過程中去發現、去解決一個個數學問題,從而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把學生當成吸收知識的容器,一味地講,讓學生一味地聽,這種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在今天已經不適用了。教師必須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留時間給學生思考和解答問題,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尤其是要打開學生的思維,要讓學生大膽地去想、去說,并通過教師所提出的數學問題去實踐和操作,從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也就是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如利用數學學習小組的優勢,共同交流、共同討論,通過提前預習及動手操作,學生就會對所學的知識掌握得更牢。我覺得這鐘教學方法比教師在數學課上不停地講效果好,因為這樣做,使學生在弄懂數學知識的基礎上,不僅鍛煉了學習能力、還開發了學生的智力。
四、關心關愛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為教師,不難發現,當學生喜歡所任數學學科的教師,學生就會對數學這么學科感興趣,那數學教師又如何才能讓學生喜歡自己呢?教師要把學生當朋友,用真心對待學生,就像關心、關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他們。當教師取得了學生的信任以后,學生就會把真心話告訴教他的老師,親近老師、接受老師所傳授的數學知識,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不僅要在學習上關心學生,還要在日常生活方面關心學生,在廣大農村,許多學生的爸爸媽媽到外地打工去了,就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親戚朋友代管。所以,就出現了這樣那樣的一些教育問題,甚至在生活上得不到很好的照管,這些學生特別需要得到教師的關愛。當教師的關愛激發了學生學習上的內驅力以后,學生對學習數學就會產生極大的興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關愛后進生,因為后進生更需要得到教師的幫助。我們都知道,每個學生都盼望自己更好,在教師的心目中是優生。在班上,有的學生表現不好,學習也不好,有待于教師和家長相互配合,共同管理學生,并通過學生努力,才會有進步。可是,我們經過家訪了解到學生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親戚朋友的文化程度較低,認識的字也不多,再加上農村繁忙的勞動,監護人沒時間,也沒精力輔導孩子的數學作業。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就要更費心了,也就是要抓住時機給這些學生補補課,并在課堂上盡量抽這些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在調整座位時,盡量讓他們與優生一起坐。讓他們得到教師的關注和同學的幫助。當師生都長期堅持了,后進生們肯定會有所進步。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多肯定學生的優點,激勵學生努力向上。因為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特別是后進生,要讓他們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就要得到教師的引導、激勵和幫助。當教師發現了學生的閃光點,就要及時表揚,鼓勵他們對數學知識進行進一步探究,為達到教學目標、提高數學教學效率而共同努力。
(作者單位:四川省普格縣蕎窩鎮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