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存現句是現代漢語教學難點,其獨有的特點使得在整個知識體系中被列為重要內容。該文首先講述探討存現句的背景和當下不同學者之間的分歧進行研究,以此來開篇點題。其次,就存現句具有的語法特性進行歸納,并集合語用和語境層面加以全面化。其核心方向將針對存現句的在教學中的狀況結合學生的偏誤提出問題,最后是重點闡明存現句使用的注意事項,給出行之有效的對策。
關鍵詞:現代漢語存現句;語法特征;語用;偏誤;教學
關于現代漢語的研究層出不窮但是還是不夠深入,所以對現代漢語中存現句的研究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間。關于存在句是什么的探索現在仍在繼續,學術界的意見也不統一。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所得研究成果更是不一樣。其次,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句法結構或者語用單純的一個面去進行探討當然也很少會結合對外漢語教學來研究存現句,隨著“漢語熱”的發展,漢語存現句在教學領域成為一個“新”且“熱”的點,需要開拓這一新的研究領域,更加全面地研究存現句的各方面問題。
對存現句的研究經歷了漫長的過程,而且整個過程下來是一個不斷積累和豐富的階段。潘文《現代漢語存現句研究》主要把存現句劃為三大階段:(l)《馬氏文通》該書出版到解放前。(2)從解放后到文革。(3)從文革至今。其實從解放后語法界對存現句的研究是一個不斷豐富的過程,并沒有明顯的界限,所以本文認為存現句的研究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不成熟期(《馬氏文通》問世到解放前),另外一個是逐漸成熟期(解放后至今),存現句不能用寥寥數語簡單概括,其研究發展就有個時期。這個時期的每一階段,都有新穎的研究成果,特點也不一樣。
存現句有不同的類型,它表達更多的是一個時空中切切實實存在了某事物或者在這一時空中某事物消失不見。如果簡單劃分存現句的第一級別,可以包括存在句與隱現句。但是關于類型這個問題是眾說紛紜,給句子劃分類型本身就具有模糊性,沒有清晰的界限,因此也是備受關注。句子作為較高級別的語言單位,如何去研究角度千差萬別。不過大體上從語境、意義、語法三個方面考慮。
存現句有三個不同的結構特點。首先是存現句句首時間地點名詞的特點,在存現句中地點名詞往往位于存在句的句首。例如:“書柜上擺著一盆花”就可以說。然而如果說“剛才擺著一盆花”這也不符合日常交際的習慣。隱現句的開頭地點和時間都可以。例如“前面(處所詞語)開過去幾輛小車”和“剛才(時間詞語)開過去幾輛小車”,這兩個句子都是成立的。其次存現句句中謂語動詞的特點,從整體而言,其謂語動詞要具備以下特點:(1)只有表示地點方位的或與位置的位移有關的的詞語方能具備成為謂語動詞的條件。例如“床上鋪著被子”(2)動詞往往不單獨出現,總會有些別的成分。常在其后添加“著”、“了”等助詞。表示結果和趨向的補語也可放在存在句動詞之后。(3)助詞“過”的添加需要一定條件,動詞必須有提示存現的特殊功能。例如“天上飛過一架飛機”和“屋內發生過一起惡斗”。(4)核心動詞前添加副詞作狀語。例如“三條街上全掛著橫幅”。存現句的最后一個結構特點是句末人或物名詞的特點,從表面上看,存現句表示的賓語指稱的內容一般是全新的。賓語通常帶有修飾性的定語,可以表示數量亦或是對于賓語的描寫概述。另外,該定語往往是不能有明確指向,如“他的頭上戴著一頂帥氣的黑帽”。同時也要求數量短語不可以表示定指,除非存現句表意功能要突出強調,如“山上住著一戶人家”和“山上住著那戶人家”。專有名詞倘若出現在存在句賓語位置上,這個賓語前會有修飾短語一(個)”。如“萬年前隕落個哈雷彗星”。
那么存現句如何應用于漢語教學呢?存現句在漢語教學的有著很高的價值意義。現如今漢語教學事業蓬勃發展,存現句作為漢語重要知識點,把其研究明白,有利于突破漢語教學障礙。在初級班,習得者剛接觸漢語,因此強調利用簡單公式來學習存現句。公式為“處所詞+動詞+著+人/物”。漢語教學大綱把存現句列在第84個語法點,位于本科一年級中期左右,是第二語言學習者接觸比較早的一個句型,是一個起始階段和過渡階段的重要學習部分。其次存現句的教學出發點是讓第二語言學習者掌握并運用,但是實際備課和教學中這也是一個艱巨的任務,這就需要扎實的掌握存現句的本體知識,其次在教學中遇到問題就要反思和總結,然后再返回來結合存現句的知識學習和創新,所以這不但有利于存現句的教學設計同時也會讓促進現代漢語存現句的研究工作。
關于存現句的偏誤有很多,偏誤是日常生活中習得者犯的錯誤的一種,相對的叫失誤。如果語言習得時習得者的錯誤是呈現出一定規律,并且總是在一定條件下還會發生,這就是典型的偏誤。失誤卻是偶然的,不能體現習得者的語言水平。王麗敏曾經統計各類型的偏誤,偏誤的類型主要有遺漏、誤用、誤加、錯序。本文也主要對存現句中這幾種偏誤進行簡單的分析。遺漏主要有動詞遺漏,補語遺漏,方位詞遺漏和量詞遺漏,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在于第二語言學者的語言之中并沒有這樣的用法,這是漢語獨有的一種現象。漢語的形態變化主要是通過語序和虛詞,而其他語言主要是通過改變句子的結構,因此第二語言學習者表達漢語是就會出現誤用虛詞的現象,當然誤用的詞匯并不止限于是虛詞,所以在講解存現句的時候應該把存現句中的其它成分講解清楚。誤加產生的原因基本上可以歸咎于母語的影響。母語或者第一語言對語言學習的遷移作用是巨大的,實際教學中應該特別強調漢語的介詞運用的方法和習慣。錯序出現的原因是漢語存現句的句式通常是A+B+C來組成,A 階段通常是處所詞,B 階段通常是表示“有”的一系列動詞或者動詞詞組承擔,C 階段通常是表示“事物”,即學界總結出來的“某處有某物”的句式。
綜合偏誤類型來看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回顧虛詞的用法,并著重強調一下虛詞在語法結構中的位置以及和其他成分的位置關系或者成分關系,可以明確提出來存現句的特殊之處,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加強監督,從句型講解開始就要杜絕錯誤的發生,學生出現錯誤要及時糾正,教師也要熟悉課本教材,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以減少偏誤產生。
存現句對中國人而言去理解其內涵意義就是一個難點,所以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學設計和方法是一個很重要的點。存現句的爭議問題存在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這并不能影響存現句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地位,并且是第二語言教學中應將其視為一個重要語法來講解。本文有一些不足之處,首先收集的偏誤語料不夠廣泛,其次本文分析了幾個國家學生的偏誤情況,但是對于有些學生的母語并不熟知,因此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偏誤成因的分析。
參考文獻:
[1] ?桑楚.朱自清經典[M].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5.
[2] ?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0,7.
[3] ?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5
[4] ?潘文.現代漢語存現句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03,2.
作者簡介:韓云,女,1990年3月13日出生,漢族,河南省鶴壁市人,遼寧大學國際教育學院2018級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
(作者單位:遼寧大學國際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