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爽
【摘要】環境會計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和生態環境問題的顯現應運而生,我國引入環境會計理論已有一定時間,但用仍存在一些問題阻礙其發展。本文在對環境會計進行概述的基礎上,試淺析我國環境會計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環境會計 ?問題 ?企業
一、引言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各方各面成果顯著,而環境保護一直以來是與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息息相關的因素。化解環境保護和社會經濟提升之間的矛盾,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越來越受到重視。而環境會計將環境成本內在化,披露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為企業乃至社會提供周圍環境信息的變化的預警,對促進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有深遠的意義。
二、環境會計概述
20世紀70年代以來,環境會計開始成為會計科學一個新分支,西方發達國家的會計界積極開展對這一新興領域的研究,在環境會計應用方面取得了相應的成就[1]。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和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和1992年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使環境會計問題的研究和討論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和關注。我國對環境會計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1992年著名會計學者葛家澍和李若山發表了《九十年代西方會計理論的一個新思潮—綠色會計理論》,標志著我國開始系統研究環境會計。此后近二十年,我國的環境會計研究取得了極大的進步。
與傳統會計如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不同,環境會計經會計學、經濟學、生態學、環境學等多學科融合而產生,旨在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環境會計基于傳統會計,把傳統會計中有關環境發展的部分分離出來,做更系統、更深入的研究,其核算內容大多都是那些非交換、非人類勞動的物品,如環境資源消耗、環境破壞成本、環境效益等,估量一個經濟主體的活動給環境帶來的影響,計算環境開發的成本費用,估計對環境利用的績效,分析環境改變對企業財務的影響。也有學者簡潔地將環境會計表述為以自然資源耗費應如何補償為中心而展開的會計,這一說法是學者們在闡述環境會計的概念和本質時引用得最多的。
三、我國環境會計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環境會計理論研究有待完善
我國環境會計研究起步較晚,發展時間較短,環境會計理論研究方面有待完善。目前我國大多環境會計理論通過向西方國家學習、借鑒而來,雖在近年來有一定的發展,但尚未形成健全的環境會計理論體系。且一些向西方先進國家學習而來的理論不適合我國的國情,也影響了環境會計在國內推進的進度。相比于發達國家較完善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法律法規,我國尚未形成統一、規范的環境信息披露標準,目前相關法律法規僅在總則中涉及應建立關于環境信息等的共享制度而在具體實施方面并無具體細節規定。因此,在科學評估與環境考核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這給環境會計的實務操作和應用推廣帶來了許多不便。各企業間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名稱的差異性、披露內容的詳略和多樣性,均使得企業間的環境會計信息對比存在難度,難以準確反映環境會計信息。
(二)專業環境會計人才數量有限
目前,我國專業環境會計人才存在較大缺口。鑒于環境會計的復合學科性質,理論與實踐皆需要會計學、環境學、生態學等多學科專業知識技能做支撐。而我國會計人才培養仍以傳統會計為主,大多會計人員對環境會計的理論與應用并不熟識,工作中缺乏環境會計理念,難以對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實行合理有效的分析。相關人員要具備豐富的財務、會計知識與技能,還需了解與環境資源、環境保護相關的政策法規,這無疑對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專業人員的缺口也是推動我國環境會計發展的重難點。
(三)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參與度和監督力度有限
一方面,現有法律法規尚未對企業環境會計的執行做出全面、明確的規定,企業對于環境保護多為一種自發行為。除了法律法規中明確要求需按照要求向社會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部分企業外,缺乏約束使得企業為自身利益而放棄環境保護的現象并不少見,部分上市公司企業信息披露意識弱,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參與度有待提高,欺瞞環境污染信息等的現象也較為普遍。另一方面,這也體現出了各方監督力度的有限。社會公眾通常較少重視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情況,只有當出現嚴重環境事件或環境問題后,才對此加以關注;企業自身內部監管力度受自身利益影響,隱瞞信息、欺瞞信息時有出現;同時,政府的監督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各環保法律法規的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環境會計在企業內部得到重視的關鍵。
四、結語
綜上所述,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環境會計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企業環境會計理論研究的完善、專業環境會計人才數量的擴張、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參與度和監督力度的提高尤有必要,期待我國環境會計的不斷發展與完善。
參考文獻:
[1]許家林.環境會計:理論與實務的發展與創新[J].會計研究,2009(10):36-43+94-95.
[2]周守華,陶春華.環境會計:理論綜述與啟示[J].會計研究,2012(02):3-10+96.
[3]于閱閱.低碳經濟視角下環境會計探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05):175-177.
[4]許家林,蔡傳里.中國環境會計研究回顧與展望[J].會計研究,2004(04):87-92.
[5]沈穎.新時期環境會計在企業實施過程中的困境及其應對措施[J].福建茶葉,2020,42(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