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獻
摘 要:留守兒童已經成為當前社會上的一大問題,特別是如何對他們進行教育管理更是受到廣泛關注。在文中,筆者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探討了對留守兒童的管理。
關鍵詞:留守兒童; 管理; 正確引導; 正確對待
中圖分類號:G639.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0)2-067-001
大家知道,新時期留守兒童是一大社會問題。我們學校的學生有相當一部分是留守兒童。他們大都來自農村,十五六歲,其父母都很年輕,一般三四十歲。因此,學生家長出門打工的比較多。有相當比例學生的雙親同時常年出門在外,把這些學生留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看管,甚至有的一個人在家,成了留守兒童。我初步算了一下,我們班的留守兒童就比較多,達15人之多。這些留守兒童由于家庭教育缺失、父愛母愛的缺失,造成了他們性格有缺陷,各方面的正常成長受到影響。因此,留守兒童一般負面問題較多,成了班級管理的難點。
例如留守兒童往往紀律觀念不強,我行我素,主要表現在,性格孤僻,時常無故曠課、遲到,雙休日更不好管理,周日不按時到校的居多。寒假結束學期開學,沒有按時到校的大多是留守兒童。他們中一部分在外地沒回來,一部分想留在家多陪陪父母。當然,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在外地不回來或在家過了年跟著父母也去外地了,盡管班主任作了大量的勸返工作,但仍有流失現象。
再如我班學生梁亞芳是個留守兒童,她父母都在廣東打工,今年春節沒回來,梁亞芳放寒假就去廣東過年。開學時沒按時回校,請了一周假,不錯,到期按時回到學校。可是,3月3日星期日晚上,我到班清查人數時發現梁亞芳沒有來,就打電話告訴梁亞芳家長說他女兒沒來學校,讓家長聯系學生。不一會兒,梁亞芳給我打來電話,聽聲音很生氣,二話不說,厲聲斥責我:你又在向我爸告狀,你咋不給我打電話?我說:按規定學生請假一律家長先打電話說明。她說:我家長離家這么遠,電話是長途不方便。我也很生氣,就說,這不是理由。到第二天下午梁亞芳回到了學校。她到班里有說有笑,好像什么也沒發生似的。我倒是還在生著氣。后來想想還是算了吧,來了就好,以觀后效。這幾個月來梁亞芳大有好轉,規矩多了,我想她應該知道錯了,勿需說教,班主任對于學生某些言行的不計較,或許能夠感化她。
諸如留守兒童的特殊性,我想在教育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對癥下藥,缺什么補什么
缺父愛母愛,班主任雖然代替不了學生的父母親,但在學校,在班里我們要對這些留守兒童要特別關照。要從生活上、學習上多關心愛護,使她們感到班主任對他們高看一眼,增加親近感。例如,對班里的留守兒童經常詢問他們最近有什么事沒有,錢夠花不,遇到家長回來想見一下學生,要主動給她批假等等。
二、正確引導
使留守兒童們認識到父母并不是不陪伴他們,而是生活所迫。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則漫畫:畫的是一位老人手拉一名小孩站在路旁,小孩手指向車上,小孩說“爸爸別走!”公交車上站著小孩的爸爸面向車外招手說:“爸爸在家陪你,但不能養活你;爸爸在外雖不能陪你,但能養活你?!蔽铱催@幅漫畫很有教育意義,就把這幅漫畫分享到班級微信群里,利用網絡的力量進行教育。
三、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
學生犯錯誤是很正常的,尤其是留守兒童,他們的不良習氣是長時間形成的。因此,教育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個過程。有個別學生不排除故意撒嬌,不是存心犯錯。所以班主任要多理解,在對班級管理影響不嚴重的前提下應原諒他們,給他們感悟、改錯的機會。
四、不生氣
留守兒童或輕或重多少有一些心理問題,積到一定程度無處發泄,有時候頂撞班主任和老師,實際也是一種發泄方式,我想總比對班里的其他同學發泄要好些。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忍耐,不要計較,就當成學生的出氣筒吧。以前一遇到學生違紀我就好發脾氣,后來想想何必呢,他們畢竟是學生,做教師不能與學生一般見識。發脾氣害處多多,容易沖動,不理智,也更傷身體。
我對全班學生說,以前老師愛發脾氣是我的不對,從今天開始,我決心不論遇到何種情況都要做到鎮定,不發脾氣,請同學們監督我。幾個月來,我做到了不發脾氣。遇到問題做到冷靜處理。到班里看到誰的座位上有垃圾,就笑著指給他們看,他們也心領神會地笑笑主動撿起放進垃圾桶里;衛生工具擺放不整齊,就把值日生叫到跟前,笑著說,這樣不美觀吧,隨即他們會重新擺好;晚上哪個宿舍秩序差被通報批評了,就對這個宿舍的同學們說,這樣不行,是你們宿舍的事,你們自行解決吧,過后,這個宿舍改觀很大。實踐證明,遇到問題不發脾氣同樣能夠解決好,并且在處理過程中學生心服口服,師生關系也非常和諧。
參考文獻:
[1]張清,李樹清.在班級管理中注重對留守兒童的關愛[J]基礎教育論壇,2019(19):78-79
[2]呂文慧,蘇華山,黃姍姍.被忽視的潛在貧困者:農村留守兒童多維貧困分析[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8,33(11):90-99
[3]王奶珍.留守兒童德育體系的構建與完善[J]教學與管理,2018(27):71-73
[4]楊華.城市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比較研究[D]西安工業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