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明代募兵制發展中的衛所舍余

2020-06-04 09:07:20王慧明
古代文明 2020年2期

王慧明

DOI:10.16758/j.cnki.1004-9371.2020.02.012

明初以衛所為軍隊主體。衛所軍人被納入專門戶籍——軍戶并世代承襲,人身束縛較強且喪失職業選擇權。這種具有強制性的世襲為軍的制度自洪武時起就開始面臨日趨嚴重的軍人逃亡問題。這種情形到明中葉更為惡化,構成衛所體制走向廢弛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補足軍隊數量,朝廷除了在軍戶原籍勾補人丁人軍外,還開始招募兵員。募兵是以有償方式召集自愿者參加軍隊的制度,所募兵員與被強制世代為軍的衛所軍人相比,人身束縛較弱。募兵的主體對象按正統元年(1436年)《陜西募兵敕》:“各衛俱有精壯余丁,民間多有能武藝者,應合挑選操習弓馬調用等因。此策固善,但不可逼抑擾人,惟其情愿來者,可以選取。敕至,爾等即照依先次原降榜文事例,于都司衛所官下舍人、家人并民間子弟人等,果有精壯余丁,能武藝者、情愿出力報效者,聽爾等招選……”其中包括身處強制性衛所體制內的舍余。舍余是舍人和余丁的統稱。舍人指衛所武官戶內除武官以外其他人丁的統稱;余丁指衛所軍戶之家內正軍以外的其他人丁,亦稱軍余。學術界對明代兵制、衛所制已有大量研究,但對于明代募兵制發展過程中招募衛所舍余的背景、過程,以及此類招募在明代兵制演變整體過程中的意義研究尚未充分,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對之做進一步考察。

一、土木之變前舍余的自由空間

募兵有兩個基本要素,一是招募者以特定方式對應募者給以報酬,一是應募方具有決定應募的自由身份。身處國家控制較強的衛所體制內的舍余是否滿足應募方的條件呢?明初軍戶的戶籍管理及其賦役履行是理解募兵制大規模展開前,也就是土木之變前舍余所擁有自由空間的關鍵。

衛所軍戶按軍隊內的階層可以分為軍官的武官戶和軍士的普通軍戶,兩者除了世襲和負擔相應軍役外,武官擁有軍士所沒有的種種特權,這造成了與軍士日漸逃亡相反的日益冗濫的結果。明人批評武官特權,“國家之酬功也,章之以物采,優之以祿給,申之以世胤,厚矣,而必日其子姓咸復焉,則前代未聞也……今不問其功之重輕,階之崇卑,子姓之賢不肖,貧富眾寡,悉舉而復之,非古也?!笨梢姡涔賾粝碌纳崛耸艿轿涔偬貦嗟氖a庇享有賦役優免,在組織內處于相對自由的狀態。相較舍人而言,出身普通軍戶的余丁的人身狀態較為復雜。

明代為保證役皆永充的軍戶等戶籍能提供足夠的人丁應役,是不許分戶的,“如人丁數少,及有軍匠等項役占窒礙,仍照舊不許分居?!钡趯嶋H管理中,軍戶人口分屬于軍事和行政兩個系統,形成三種戶籍,在衛所者可稱為衛所軍戶,留在來源州縣者是原籍軍戶,歸屬非來源州縣管理者可稱為寄籍軍戶或附籍軍戶。洪武二十年(1387年),軍戶在衛所人口數量過多影響原籍州縣賦役完納的情況已經發生,“上以京衛將士多山東、河南人,一人在官則闔門皆從,鄉里田園遂致蕪廢。因詔五軍都督府核遣其疏屬還鄉,惟留其父母妻子于京師?!庇谥炯螕送茰y《明會典》中三十一年(1398年)的軍戶隨軍在衛規定“令各都司衛所在營軍士,除正軍并當房家小,其余盡數當差”中的“其余盡數當差”不是在營當差,而是發回原籍承擔賦役。可見,軍戶在衛是有利于他們規避原籍州縣賦役的,這一點在下文也得到進一步證明。寄籍軍戶較早的記載是二十五年(1392年)陜西行都司請將衛所余丁“聽于黃河以南,直抵陜州以北地曠州縣寄籍屯種,每歲供給正軍,俟三年后與土著軍戶一體輸租應役。若軍伍有缺,就于幼丁內選壯者補役為便”。余丁寄籍州縣既能保證軍役補替,又能擴充州縣賦役的承擔者。余丁不論原籍還是寄籍,屬于州縣管理時要履行賦役,在衛所時則沒有賦役上的制度規定。

舍余從軍征戰和余丁的臨時性差遣從永樂時期開始。永樂元年(1403年)所定的軍功襲職例所定人群便是“或自愿報效,或選令征進,曾歷戰功,升授職役”的舍余。這是對靖難之役中追隨朱棣的官軍舍余的報功之典,也為舍余通過報效獲得世襲的武職職位提供了制度上的依據。明成祖設立京營,其中有殫忠、效義二營,“掌操練京衛報效舍人余丁,舍人營日殫忠,余丁營日效義”,通過報效的方式將京衛中自愿從軍的舍余組織起來。對于他們來說,報效從軍,立功進入擁有特權的世襲武職階層是有利的選擇?!斑x令征進”有十一年(1413年)調恭順伯吳允誠、都指揮脫歡臺所部官軍舍余,十三年(1415年)調岷州、西寧、臨洮各衛土官舍余和遼東女真官軍舍余往北京操練等。余丁的臨時性差遣如十九年(1421年)參與營建北京的余丁得到差徭上的寬免。此后,余丁臨時從事操守、工役、屯種等現象不斷出現,但并未形成正式的制度。

宣德元年(1426年),西寧衛余丁三丁選一操練于蘭縣,兵部認為“月給糧餉,往復千里,既妨農作,又不得及時受糧”,命停止歸農。這是衛所以抽選強制余丁當兵的較早記錄,時間上早于召募,募兵制開始后,二者并行。四年(1429年),朝廷正式對軍戶余丁作出規定,“令每軍一名,優免原籍戶丁差役。若在營余丁,亦免一丁差使,令其供給軍士盤纏?!庇喽≡谠托l所各優免一丁以幫貼正軍,在原籍的其他余丁繼續負擔賦役。然而,由于軍戶不能分戶和明初社會經濟的恢復、人口繁衍,許多衛所軍戶的余丁數量不止一人,這些在優免規定之外的衛所余丁問題在此時日益凸顯。

宣德五年(1430年),行在兵部尚書張本請求核實衛所余丁的數量,“內外衛所旗軍例免余丁一人以供正軍,其有三五丁、十丁以上者宜覆實,令隨營差遣,隱漏及托故者罪之?!贝藭r,兵部已經意識到衛所余丁數量眾多,但并未實際掌握,需要進行查核以便臨時差遣。六年(1432年),四川成都前衛、雅州千戶所等衛所余丁“自洪武間從軍,子孫多有不知鄉貫者,亦有原籍無戶名者。今但正軍余丁一二人在營,其余老幼有五七人至二三十人者,各置田莊,散處他所,軍民糧差俱不應辦。乞行四川都司及撫民官勘實,就令各于所在有司附籍辦納糧差,聽繼軍役,庶丁糧增益,版籍清明”。這些衛所余丁利用特殊身份置辦田莊,卻不承擔賦役,地方政府對他們管理缺失,必須使之寄籍以便控制。七年(1433年),江南巡撫周忱列舉蘇松一帶規避賦役的七種方法,其中兩種與衛所有關,即軍囚牽引和屯營隱占:

其所謂軍囚牽引者。蘇松奇技工巧者多,所至之處屠沽販賣,莫不能之。故其為事之人,充軍于中外衛所者,輒誘鄉里貧民為之余丁……如淮安二衛,蘇州充軍者不過數名,今者填街塞巷,開鋪買賣,皆軍人之家屬矣……官府不問其來歷,里胥莫究其所從,由是軍囚之生計日盛,而南畝之農夫日以消矣。其所謂屯營隱占者。太倉、鎮海、金山等衛,青村、南匯、吳松江等所,棋列于蘇松之境,皆為邊海城池,官旗犯罪,例不調伍,因有所恃,愈肆豪強。遂使避役奸氓,轉相依附,或入屯堡而為之布種,或入軍營而給其使令,或竄名而冒頂軍伍,或更姓而假作余丁,遺下糧差負累鄉里。為有司者常欲挨究矣,文書數數行移,衛所堅然不答。為里甲者,常欲根尋矣,足跡稍稍及門,已遭官旗之毒手。由是屯營之藏聚日多,而南畝之農夫日以耗矣。

該處衛所余丁數量較多不僅是軍戶自然繁衍的結果,也有民戶利用衛所和行政兩個系統互不統屬的漏洞,利用衛所余丁身份規避里甲賦役,甚至自由選擇部分職業。這反映出政府對衛所余丁的控制相對寬松,使得這個身份有利可圖,原籍軍戶隨軍在衛和民戶投充為余丁從經濟上來說更為有利。

宣德八年(1433年)三月,“詔減軍衛余丁之在營者”,起因是“興州衛軍有挈其全籍丁男二十余人在營避免賦役”,余丁隨軍在衛規避原籍里甲賦役,朝廷會議后認為此種情況內外衛所相類,要求按舊制“除正軍家屬外,每軍選留一丁協助,余悉遣歸有司以供賦役……禁約軍丁在營不得過二人,如有怙終不遣,及遣而不歸者,御史按察司治其罪”。舊制應該就是上文洪武年問遣返除“當房家小”外其余軍戶人口的規定,此時增加一名幫貼正軍的余丁。朝廷是從保證賦役和財政的角度出發的,而對于衛所余丁來說,隨軍在衛意味著人身束縛的相對松弛。四月,朝廷會議在京衛抽選余丁進行操練,“今京師諸衛軍士在營有三丁以上至七八丁者,止一丁當軍,余皆無役,不肯還本鄉。宜于三丁以上者選一丁,余聽在營生理,供給軍裝,亦軍民兩便。上從之,命正軍有故,就令補伍,不得再勾?!边@說明遣返余丁的政策在京衛并未實現,“余皆無役”說明除了幫貼正軍的余丁外其他余丁在制度上是沒有差役的。結果是繼承正軍的余丁被提前納入操練,以便于正軍死亡后補替,其他余丁以供給軍裝的理由準許留在衛所。這只是增加了衛所軍戶的經濟負擔,余丁沒有涉及人身的差役。

到了正統七年(1442年),對衛所舍余的核實造冊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該本部奏準,令在京在外各該衛所,將官軍隨營舍人、余丁逐一取勘造冊,送部備照,遇有警急,官軍調遣不敷,令其相兼守城?!边@是朝廷為大規模使用舍余所做的統計準備,但并未將余丁的役制度化。然而,于謙在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請求清查舍余數量和更改寄籍政策的奏疏中指出了軍戶余丁的隱匿情況:

在京在外各該衛所官軍戶下多余人等,比先年間有例,除存留幫貼正軍外,其余俱于附近有司寄籍,納糧當差。其意蓋欲人無游惰,糧無侵欺。奈何中間有等奸詐之徒,一家或三五人、十余人,止用三人寄籍有司,其余俱各隱蔽在家不當差役。衛所拘役,執稱寄籍有司;有司拘役,卻稱上冊軍伍。及至正軍缺役,買囑該管官吏,朦朧造冊,原籍清勾,似此兩相影射,籍貫不明,年久愈難查考。

寄籍軍戶余丁依然利用衛所、州縣兩不統屬的漏洞,在衛所和有司之間兩相隱瞞,同時擺脫了兩者對他們在制度上的人身控制。從此亦可以看出,正統七年(1442年)對衛所余丁的普查可能效果欠佳。

綜上可見,明代募兵制大規模開始之前,軍戶中的衛所舍余在國家的制度設計和軍役實踐中能在衛所有限的空間內保持相對自由狀態,并且利用軍事、行政兩個管理系統互不統屬的漏洞來擴大這種自由,擁有一定程度的職業選擇權。跟隨父兄久居行伍的部分舍余有獲得世襲武職及經濟報酬的愿望,報效和募兵制為他們提供了這樣的途徑。

二、土木之變后召募舍余為兵的推進

正統二年(1437年),鎮守陜西都督同知鄭銘奉《陜西募兵敕》,“募軍余、民壯愿自效者四千二百人分隸操練?!狈吨辛x和張金奎另據《明史》中該年“始募所在軍余、民壯愿自效者”,將此視為募兵制之始。這是明代首次有確切數量的募兵。大規模募兵施行于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土木之變后,兵部尚書于謙在北京保衛戰中所行集結兵力方法包括抽選和召募舍余。兵敗當月,賞賜新選舍余、舊操舍人及報效者銀一兩、布二匹,新選者口糧每月三斗。于謙何以在抽選舍余之外再行召募呢?一是京師兵源潛力巨大,召募可以迅速獲得精壯。當時主持募兵工作的石亨言“京師官旗、軍民、匠作人等不下百萬,豈無才智出眾,勇力過人者伏于其間,許令自報,俾臣試驗,果中式者,授以冠帶,賞銀三兩,仍給與器械、鞍馬,月糧一石,隨軍操用,有功之日,不次升賞”,開列的待遇超過新選舍余。二是雖然于謙知道已抽選京衛舍余之外還有數量眾多的舍余,但是迫于緊張的局勢,不能立刻核實數量,否則可能激化矛盾,故準許石亨以超過抽選舍余待遇的條件進行召募。到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石亨召募衛所子弟920人。二年(1451年)二月有詔“存留召募達官舍人操練”。所謂達官,指的是歸附明朝后被安置于衛所內的蒙古、女真等北方少數民族的軍人。為管理召募的舍余、民壯,設敢勇、報效二營。在邊募兵則以戰爭的焦點大同為典型,“或于山西腹里,或于大同所屬召募勇敢精壯,或一萬,或二三萬,分布各城守備殺賊,每人賞銀一兩,布絹各二疋,就于山西并大同官庫內給與,仍按月支口糧。每十人立一小甲,五十人立一總甲,管百人者為百長,管千人者為千長,千長、百長俱與冠帶。若殺賊有功,總小甲俱升冠帶總旗,百長升試所鎮撫,千長升實授百戶,其余民人、余丁有功俱升冠帶小旗,舍人雖不系千百長,亦照例升所鎮撫?!鄙嵊嗪兔袢送谡倌贾?,并按照類似于衛所千戶—百戶—總旗—小旗的編制,按千長—百長—總甲—小甲的層級進行管理,其中舍人的立功賞賜高于余丁、民人。土木之變使得明廷加快了召募衛所舍余為兵的速度。

到天順元年(1457年)八月,明英宗將募兵制全面推廣于九邊:

戶部尚書沈固奏:“沿邊民丁多者,宜選三丁朋當土兵,一名衛所帶管,二丁供給。及先年發腹里衛充軍事故勾丁者,乞就留邊衛入伍,原發衛軍伍開豁。如此則緩急得用,比之遠調客兵戍邊者不同。”上然其言,命兵部臣曰:“朕念遼東至甘肅一帶邊境人民每被虜寇侵擾,不得安業,雖常調腹里官軍更番操備,然不熟邊情,用之無益。今思近邊人民稟氣強勁,膂力過人,邊鄙利害、戎虜情偽素所諳曉。不分軍民、舍余人等,有愿與朝廷效力者,許其自報,收附近邊衛寄管,令作土兵名色,賞銀一兩,給與鞍馬器械,秋冬操練,支與口糧,春夏務農住支,本戶有稅糧者免征五石,仍除二丁供給,免其雜泛差徭。該管頭目務加優恤,如有事故,不許勾補,軍還為軍,民還為民,糧差照舊。后有長成壯丁,照例告報,有功者一體升賞,爾兵部其即出榜沿邊各處曉諭。”

明英宗將戶部在民戶抽丁“朋當”的政策改為召募民人及軍戶舍余,其內容反映了九邊募兵的基本信息。首先是募兵的原因,土木之變后明朝對蒙古處于被動防御的態勢,邊境不安,召募自愿者當兵比強制民戶“朋當”易于安撫民眾;使用諳曉情況的本地人要優于遠調不熟悉的客兵,此策為戶部所奏,其中包含節省軍費的意思;召募能夠選出優秀的兵源。其次是募兵的報酬包括賞銀、口糧、優免賦役,相當于以軍役代替賦役。再次是管理上由衛所帶管,服役時間以農時為定,反映了朝廷維持衛所舊制和寓兵于農的意愿。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不許勾補”說明召募的“土兵”不是衛所軍,舍余和民人應募的待遇和管理并無差別,各還本戶籍則說明朝廷無意改變軍民戶籍的分別。成化年間,隨著蒙古各部南移,尤其是進入河套,九邊出榜募兵頻仍。成化三年(1467年),武靖伯趙輔因蒙古毛里孩部入河套及建州女真侵犯遼東,奏請募兵,“大同、宣府、延綏、甘肅、寧夏等處衛所官軍戶丁多有精壯舍余,其人生長邊方、慣習戰斗、熟知地理、諳曉虜情,乞敕鎮守總兵都御史等官照遼東事例召募揀選,”。明確指定舍余為募兵對象。

邊境募兵政策在弘治十四年(1501年)發生了新的變化,朝廷因陜西募兵“久未有應募者”,遣大理寺寺丞劉憲、太仆寺少卿王質前往處置,敕曰:

出榜曉諭一應人等,有能召募舍余、漢土丁者,不為常例,各照所議名數升職,就令管領所招募土兵,聽調殺賊。每鎮務及五千名以上。如無為首招募之人,查各衛所戶口文冊,每三丁內招選一丁,其應募者每名給與銀伍兩,抽選者三兩五錢,就與關支糧賞及軍器馬匹,仍免戶內空閑一丁幫貼,有功照例升賞,一戶三四丁獲功者并功升賞,舍余仍照先年事例升用。邊事寧息,即便放回生業,不許拘留失信。此次募兵所用辦法叫做“招首法”,即按募兵數量多寡作為賞賜招首的標準;如果應募數量不足,朝廷將在衛所軍戶內強制抽取舍余。召募給與的賞賜比抽選優厚,這是朝廷以半強迫的方式迫使舍余應募,同時也說明了舍余的應募意愿在此時大為降低。正德四年(1509年)對衛所空閑余丁進行召募,“令各該衛所空閑余丁情愿投軍者,準收充補伍,不許抑勒并將有司民籍、別衛軍丁、外方流寓之人收補,致生奸弊。”朝廷繼續召募衛所剩余余丁,并強調不準以強迫的方式施行。嘉靖時,趙伸言陜西官軍“為因下戶正軍不敷,兼取先年召募、抽選、常操、寄名、武備新軍充補,其最苦者惟是寄名軍余……以此正軍不足,必欲抽選,抽選不足,必欲召募。臣以為曰常操、曰寄名、曰武備,名雖不一,總為抽選”。此時軍隊的補伍順序是先抽選、次召募,常操、寄名、武備皆是抽選的具體名目。

在京營,召募舍余的政策也進一步發展。成化二年(1466年)八月,京營出榜召募達官及衛所空閑舍余,“在京番將及軍多有空閑舍余,善于騎射,樂于效用者,合出榜招募,送營操備。”弘治十三年(1500年)奏定收軍事例,“除順天府所屬人民并騰驤左等四衛、牧馬所軍余,及各處逃移不知下落之人并正軍、正匠外。其余在京不分官員、軍民、匠役、校尉之家,舍人、余丁,愿投軍役者,造送兵部勘明,收充軍役,編入府軍前衛各所食糧,俱送團營操練,止充一輩。愿當者聽。”這里的舍余并不是說各種人戶都有舍余,而是武官舍人、軍戶余丁以及匠戶余丁。在明代戶籍中,匠戶和灶戶除正丁外,其余人丁也被稱為余丁,此次的收軍事例將匠戶余丁也納入其中。而在《明實錄》同年的記載中,“近奉旨召募在京軍余,應募者少”,不得不抽選舍余、僉派民壯來補充兵力。這說明此時京營募兵舍余的實施并不順利。嘉靖三年(1524年),京營補充軍士是通過抽選實現的,“各衛所官軍舍人、余丁三丁以上,及京城在外原無身役壯丁,準抽選招收二萬四千名,以實營伍,止終本身?!睆纳峡梢?,京營和邊境的募兵在弘治年間幾乎同時發生舍余應募者少的情況,朝廷轉而采用抽選的方式獲取兵源。

召募舍余除了“止終本身”、“止充一輩”外,也有成為衛所世襲正軍的,方式有募補正軍和頂種軍屯兩種。成化三年(1467年)甘州五衛“生齒日繁,各家戶下正軍之一,余六七丁或一二十丁者有之,除供給聽繼外,中間多有愿投軍者,招集四五千名亦可編成一衛”,于是抽取甘州五衛各一所設涼州中衛,原衛所缺額“于五衛官軍戶下丁多之家招選精壯余丁,編收正軍,仍補各所原伍名缺”。十年(1474年),福建召募愿意成為軍戶的舍余,“查審衛所官舍、余丁,除老弱不堪及軍戶丁少者改正革退外,其余年力精壯許收充正軍,仍查各衛旗軍有三丁以上愿投軍者,所司試驗年力,相應別作一戶,以補原額之缺?!毙l所軍人升職、調衛有時并不能完全帶走戶下全部人丁,離開戶主的余丁成為了無籍之人。為了控制這部分人口,十三年(1477年)題準這部分舍余可于附近衛所自愿投軍,“各處衛所軍人升職調衛等項,遺下弟侄、義男、女婿及迷失鄉貫人等,有情愿于附近衛所投軍者,??睙o礙,準令著役?!闭倌忌嵊酁樾l所正軍在這種情況下起到了安置無籍人口,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

弘治十年(1497年),宣府巡撫馬中錫召募舍余為軍,“乞以召募舍余別當一軍,不與其祖籍相干,月給米一石,不必給銀。后有事故,止取本身子孫補役。”兵部答復,“今始召募舍余,遽令永充一軍,又不給銀,恐人不樂從,請如初擬便。其余人等有愿應募別籍充軍、子孫補役者,就令編入缺軍衛所,與所募舍余俱支月米一石、銀二兩,布花如例所請。”所募舍余為衛所世襲正軍,“不與其祖籍相干”相當于另立一個軍役世襲單位,但并未明言分戶。馬中錫和兵部的分歧在于是否給予賞銀,兵部怕舍余不愿應募,請給賞銀,并將募軍的政策擴大到舍余以外的人群。同月,大同威遠衛亦以召募舍余補充正軍,“就召募舍余數內有愿充當一軍者,陸續編入,足一千五百名而止?!奔尉溉辏?553年)題準,“一應官下舍余軍丁有愿應軍者,就開除本身尖丁銀,仍發本戶夫丁二名,永為供丁。各衛屯軍有愿應軍者,就將原納屯糧六石,準作本身月糧,余六個月關支月糧六石,遇閏加一石。”召募舍余另外成為一戶以補正軍,改變了祖制不許軍戶分戶的規定;福建裁革老弱少丁軍戶而招募精壯多丁軍戶舍余并予以分戶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衛所軍戶一戶一軍導致強弱老幼不齊的問題,這都使得衛所制度獲得了一定的彈性。嘉靖事例說明召募舍余以補正軍成為正式制度,舍余的尖丁銀轉變為軍役,以本戶二丁為供丁與正軍優免則例相同。舍余應募屯軍可以頂補軍伍,以屯糧為月糧,這在屯糧無法承擔養軍任務的情況下有利于節約財政開支。

衛所舍余和寄籍舍余的清查制度日趨嚴密而細致,差操也從臨時性變為常態化。但是,作為衛所特權階層的武官舍人與下層的軍戶余丁畢竟不同,政府對前者的人身控制因父兄的蔭庇主要是文冊登記和軍役,后者還面臨多樣化的差徭。余丁規避差徭的途徑之一就是托庇于武官戶下,“各邊衛所操守軍士多以余丁與官豪之家為家人,一得更易姓名,即稱官舍,以此人多仿效,軍因消乏?!边@就促進了衛所內私人依附關系的發展。嘉靖七年(1528年),貴州巡撫袁宗儒召募舍人而抽選余丁的補充兵力方式也可以說明,舍人“不拘疏遠傍枝,但愿從軍者,審果精壯,即收伍食糧以備操練”;余丁則“宜將諸衛所見在正軍戶內余丁,盡籍報抽選,充實營伍”。到了嘉靖年間,余丁應募只是將本身的差徭轉換為正式的軍役,也就是從無正軍編制變為有正軍編制,已經不是職業的自由選擇了。所以,在衛所組織內,舍人相較余丁而言,還是保持了一定的自由空間。自土木之變后,政府對舍余的人身支配日趨強化,對舍余而言,他們在衛所內的自由空間被壓縮了,差操成為他們的正式負擔,舍余尤其是余丁作為應募方的相對自由身份喪失了;對朝廷而言能夠在衛所正軍逃亡數量日趨增加情況下從舍余中獲取一定的人力補充,以抽選為主是因為該方式與召募和清勾相比兼有省費和實用優點,“以費計則召募不如清勾,以措用計則清勾不如召募,兩計之,則清勾、召募皆不及抽丁也。”

(2)部分應募舍余的管理趨近于衛所正軍。明代的募兵并不全然是雇傭兵,李洵先生在討論當時軍事制度的演變時指出,兩者的差別在于距離軍戶制度的遠近,募兵離衛所軍越遠則人身自由越大,也越趨近于雇傭兵。筆者認為這是判斷募集士兵在軍隊管理中人身關系的主要標準,前節所述募軍是應募為世襲軍戶,不需贅言,而應募為非世襲兵的舍余在管理中也逐漸趨近于衛所軍。北京保衛戰時,朝廷京師募兵,為打消軍民事后充為世襲正軍的疑慮,有“無功者事畢聽回”的承諾。但是到了景泰五年,離戰爭已過4年之久,朝廷并未遵守約定,且逃者論罪,謫發充軍,“往者虜寇侵犯京師,朝廷召募義勇,其間生員、吏典多以竦放,官舍、軍余、民壯至今未遣,及有逃者,兵部又論編發充軍,人心宜懼,怨讟頗興,在上者徒有賞賜之費,在下者全無報效之心,其由于失信也。”這在朝廷為失信,在舍余和民壯并無區別,都是因逃亡被法律制裁而謫發為衛所軍的。臨洮衛舍余李均保等280人的處境更為典型,“景泰四年調送寧夏操備,且均保原非正軍而與正軍一體差操,因關行糧,家屬又無月糧養贍,歲久逃亡,一例勾補”,陳子龍等編者按語“所以各鎮召一補軍額,多不肯應也”。他們在差操上如正軍,報酬上低于正軍,只有行糧而無月糧,逃亡勾補與軍戶相同,已經等同于世襲軍戶的清勾了,這自然影響后來者的應募意愿。成弘年間的募兵大抵只要應募者本身為兵,子孫并不世襲。但是成化十二年(1477年),馬文升請求將遼東應募余丁一概編入衛所以便勾補:

今既廩食在官而募者亦升受職役,然不轄以衛所,不籍其姓名,他日逃故,無從勾補。乞令山東管糧參政僉事稽二處募兵本貫,量遣所帶余丁眾多者還助舊軍,仍籍應募兵并所留余丁分編衛所,隸遼東者以五百人編入撫順,隸廣寧者以一千人增設一所。余則各照原募地方編入定遼、東寧、廣寧諸衛乏軍所分,有故一概勾補,庶軍有定伍,人無私役。

這將不世襲的兵改為世襲的軍,朝廷亦表示同意。余丁應募換來的卻是子孫世襲的軍役,完全等同于世襲軍戶。這些舍余在應募之后,不僅僅被編制于衛所之內,而且人身依附關系趨近甚至等同于衛所正軍,距離雇傭性質的募兵是漸趨漸遠的。此后,舍余是以原有的身份被抽選服役還是應募獲取正軍身份服役,后者就成為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選擇了。

綜上可見,在明代募兵制的發展過程中,衛所舍余是重要的應募群體之一。土木之變前,該群體在衛所組織內擁有相對自由的空間,通過報效的方式表達從軍以獲取世襲武職和報酬的意愿。土木之變后朝廷大規模募兵展開,衛所舍余應募為兵,九邊、京師等地皆有施行。隨著舍余的戶籍政策從寄籍州縣變為保證在衛數量,清查和文冊管理日趨嚴格,差役從臨時變為制度,他們的人身束縛日漸加強,失去了在衛所內的相對自由,不再具有應募的自由身份。這些政策至弘治年問逐漸完成,舍余的兵役政策從召募、抽選并行轉變為抽選為主。募兵制雖因土木之變得以大規模推行,但從長期來看是為了解決軍隊缺伍、戰斗力下降等衛所廢弛所表現的問題,尤其是軍隊缺伍。明初軍役有利于戶大丁多的軍戶,戶小丁少的軍戶則難以承擔,這是后者軍士成為逃軍的重要原因,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何獲取前者的剩余人力被提上日程,召募和抽選舍余從軍就是補充軍伍的有效方式。這些措施在明中期補充軍隊缺伍和穩固北部邊防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朝廷在明中期募兵制發展過程中依然堅持了衛所制寓兵于農、軍民戶籍分立的原則,對舍余人力的發掘也通過日趨強化的控制來實現,再加上召募舍余為衛所正軍和頂種軍屯的具體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段時間內緩解了衛所制的廢弛。這使得應募舍余的人身關系趨近于世襲軍戶,雇傭性質較弱,所以顯示人身依附關系松弛的雇傭兵制不能從以舍余為召募對象的募兵中發展出來。舍余的研究也使得我們認識到明代衛所制廢弛和募兵制發展的復雜性。

[收稿日期:2019年11月25日]

(責任編輯:李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国产女人爽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91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97在线免费|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1|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在线亚洲| 亚欧美国产综合| 91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日漫一区不卡|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天天综合亚洲| 国产99精品视频|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狠狠v日韩v欧美v|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日韩毛片基地| 国产午夜看片| 国产美女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天堂啪啪|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国产在线自揄拍揄视频网站| 秋霞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国产丝袜第一页|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四区|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亚洲性影院|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91网址在线播放|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欧美黄网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精品视频91| 免费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免费高清无需播放器 | 99伊人精品|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成人在线综合|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五月天久久婷婷|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2020国产在线视精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