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蕓
【摘要】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融資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問題,對企業后續的生產經營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表外融資作為一種全新的融資方式,不但可以擴大企業的融資力度,還能輕易避免監管風險有可能帶來的損害會計信息質量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文章通過對表外融資的概念進行闡述,深入了解表外融資對企業財務造成的影響,并根據風險提出了有效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表外融資 ?風險控制 ?規范化
引言:表外融資在美國安然事件后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安然公司經過建立特殊目的實體(SPE)而并非在合并報表中反映的做法,隱瞞了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債務,導致投資人員的重大虧損,使得表外融資這一方式出現在人們面前,并且被各個行業的人所關注與運用。因此,希望通過文章對表外融資手段具有的風險以及對風險的控制進行分析,實現深入了解表外融資的目的,提出有效的建議。
一、表外融資的概述
表外融資主要是在新經濟崛起、會計創新和衍生金融工具發展的環境下出現與發展的,它的重要特點是形成的投資與債務不反映在企業財務負債報表中,并且形成的利益與費用計入收益表的會計范圍。從全面的角度來看,中國多數企業表外融資會被外部環境與內部管理的影響和限制:(1)融資環境惡劣。我國一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正處于限制自身發展的“融資瓶頸”期,表外融資屬于一種全新的融資方式,能夠有效處理企業融資難、降低資金成本的現象,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如:資產證券化,將企業優質資產進行盤活;(2)公司的管理問題。其最為明顯的地方在于大股東頻繁的侵占中小股東的利益,這種狀況經常發生,公司不規范使用表外融資損害中小股東與其他利益關系人的利益;然后就是最近幾年來中國上市公司不斷增加,經營者完全取代了股東的地位,這種現象十分怪異,經營者通過表外融資來掩護公司的財務報表,以此來提高自身效益,并對抗公司大股東。(3)信息質量的影響。表外融資自身具有的隱匿性同樣為信息質量帶來了潛在的風險,并且可能對企業其他利益關系人造成傷害,還有可能對企業帶來極大的損失。所以,企業有必要認真使用和強化監督管理。金融工作者有必要認真審視世界金融自由化浪潮與衍生出現的金融工具,合理選擇表外融資手段。
二、表外融資中出現的風險
(一)籌資風險
結合現行的會計制度能夠看出,雖然表外融資形成的負債資產不會在資產負債表進行反應,但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它構成了當前企業的實時義務,需要企業在將來的某一段時間內進行清償,形成融資風險。比如:美國安然公司的案例。
(二)長時間資金成本上升的風險
在經濟學的角度來講,表外融資和企業財務真實狀況具有差異性,有可能造成企業管理者在長期的博弈中制定更高要求的預期收益率,因此不斷提升資金成本。但是企業的市場價值是根據投資者與債權人的預期收益率折現的現值,由企業預期的未來現金流量確定的,因此,制定的預期收益率越高,企業在后續的現金流中的現值則會越低,即企業的市場價值也會越來越低。
(三)稅收風險
我國稅收的政策直接確定了表外融資的成本與可行性,由于過高的稅收壓力會讓表外融資失去與其他融資相比較的成本優勢,所以,大部分企業會陷入困境,利用表外融資對財務報表進行遮掩,夸大企業的生產業績,使得自身承擔的所得稅負擔越來越重,反而讓企業中的問題明顯暴露出來。
三、控制表外融資方式風險的建議
(一)遵守國家規定,避免風險積累
表外融資業務本質上是一種融資業務,是為企業的生產和發展籌集所需資金,是企業綜合授信系統管理和整體風險控制的范圍,有關部門應該按照企業的信用等級使用有效的監管措施和政策。企業應該按照各項監督管理機制,自覺根據表外融資的有關政策,消除表外融資業務中的僥幸和監管漏洞,避免財務風險積聚。我國應該將安然事件作為警示,強化政府機構對會計制度的宏觀監督,以此來保證信息的真實披。通過立法創建良好的表外融資監管機制,若限制表外融資的發展,不利于表外融資的管理。企業應該強化會計準則制度,不斷讓會計準則的建立與表外融資的發展形成一致,降低因會計處理和靈活解釋的范圍。嚴厲披露財務報表,盡量降低表外融資對企業財務報表真實性與完整性產生的影響。
(二)優化法律規定,確保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
中國在新會計標準中添加了與衍生金融工具有關的會計準則,并對合并企業財務報表中披露有關聯方交易的許多規定進行精細化,但是依舊沒有具體的標準對SPE相關的會計問題供應具有權威性的指導。所以,我國應該不斷建立健全的相關法律制度,特別是對于和SPE有關的關聯交易確定與披露,快速建立指導實務的準則,確保會計信息披露具有真實性與有效性。并經過法律規定,將具有較大損害的表外融資納入表內管理,合理控制其發展。監管機構經過指引企業正確使用表外融資,在節約融資成本、調整資產結構等各個方面對表外融資進行限制,并且和企業自身承擔的能力進行適應,以此來有效完善企業的財務狀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優化經營者獎勵和約束的制度
企業制度的主要內容是創建具有效果的獎勵和約束制度,這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障。在美國企業公司高層管理者往往會利用股票期權來對員工進行獎勵,但是股票收益在資薪中占據的比例太高,有可能引起企業高層管理者的財務舞弊現象。
四、結論
總之,表外融資是一種較為新型、積極、靈活的融資手段。它不僅能使企業迅速籌集到所需的資金,并且不用在企業財務負債報表的負債項目中反映出來;它在為企業帶來一定的效益的同時,還會給企業形成一定的風險。所以,無論是經營者、所有者或者債權人都應對其謹慎對待,并正確使用。
參考文獻:
[1]孫建麗. 淺析企業表外融資業務[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2(11):62-63.
[2]陳玉秀. 淺議表外融資方式存在的風險和披露規范化障礙[J]. 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 2012(01):78-80.
[3]池昭梅. 淺析表外融資的成因及方式[J]. 廣西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1(0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