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法 李鳳英 焦瑞超 王锃
關鍵詞 大學生 朋輩心理輔導 工作模式 構建
基金項目:2019年度河北省高等學校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工作模式構建研究》,項目編號:SQ191037。
作者簡介:李同法,河北經貿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李鳳英、焦瑞超、王锃,河北經貿大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09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的學校核心價值觀培育就是從理念、環境、課程和制度四個層面入手,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步步踐行于學校發展之中。
朋輩心理輔導與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不同,傳統的心理健康輔導是由專業的心理咨詢師進行,而朋輩心理輔導主要是由與求助者年齡相近的學生作為朋輩心理輔導員與同學們進行心靈上的溝通,進而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決,作為助人者的朋輩心理輔導員也能夠在幫助同學的過程中學到相關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達到自助的效果。因而,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工作模式是一種積極的人際互動過程。
(一)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實際心理需求
一般情況下,大部分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和問題時,更傾向于向朋友尋求解決辦法,同齡人的想法和觀點更容易引起共鳴。而朋輩心理輔導的輔導人員正是與學生有共同話題的同齡人。這樣,輔導人員與被輔導者有一種親近感,在心理上比較容易溝通理解,表述的內容也更容易被學生認同。
此外,朋輩心理輔導不需要固定的時間地點,更加便捷,能夠根據學生自身狀況隨時隨地進行輔導,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引導,防止大學生在面對問題時有不良心理現象或行為。
(二)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能夠彌補專業咨詢師不足的現狀
目前我國高校的心理咨詢師數量尚為稀少,師資力量較薄弱,不能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朋輩心理輔導改變了這一現狀,它使數量眾多的學生群體積極參與進來,主動幫助同學們解決心理健康問題。這種工作模式改變了只有專業心理咨詢師或者與學生具有一定年齡差距的老師才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現狀,讓更多學生參與到其中,充分發揮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動性,彌補了學校心理輔導力量不足的劣勢。
(三)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當代大學生在學習、就業、交友、戀愛等一系列生活事件中常常會遇到困難,由此出現心理困擾。由于大學生自我調節能力并不完善,心理困擾在一段時間后可能會變為心理健康問題。朋輩心理輔導可以及時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困擾,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朋輩心理輔導不僅使被輔導者得到了有效的幫助,對于輔導人員,通過專業的心理知識、輔導技巧的培訓,在輔導過程中也提高了他們的心理素質和自我調節能力,真正做到“助人自助”。
朋輩心理輔導在我國發展時間較短,通過不斷的研究與探索,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雖然在我國已經初具規模,但在探索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工作模式尚未被學生廣泛認知
朋輩心理輔導在我國起步較晚,在部分高校沒有廣泛普及,導致一部分學生對朋輩心理輔導了解較少,對其缺乏正確的認知。在調查中發現,53%的同學對朋輩心理輔導有一些了解,26%的同學對朋輩心理輔導比較了解,13%的同學對朋輩心理輔導完全不清楚,非常了解的同學只占到8%。各高校應該加大對朋輩心理輔導的宣傳力度,定期進行全面系統的科普,讓更多的學生對朋輩心理輔導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這樣才會有更多學生選擇朋輩心理輔導。
(二)學生對朋輩心理輔導人員認同度不高
朋輩心理輔導有別于傳統的心理輔導,一般情況下,心理輔導是由專業人員對學生進行輔導,但朋輩心理輔導人員并不是專業的輔導人員,而是與被輔導者同齡的學生。一部分學生不選擇朋輩心理輔導的原因是認為朋輩心理輔導人員沒有接受正規的培訓,不夠專業,不能幫助學生解決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實際上,朋輩心理輔導人員是經過嚴格的選拔選出來的,有能力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健康問題。改變學生對朋輩心理輔導人員的非專業性看法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工作模式未能及時避免傳統心理咨詢的弊端
除了以上兩點原因,一些學生不選擇朋輩心理輔導是對輔導人員缺乏信任感,擔心自己的隱私會被泄露。還有一些同學出于自身的某種原因,不愿意被人知道自己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所以不愿與朋輩心理輔導人員進行面談。這些境況是目前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工作模式面臨的問題,也是傳統心理咨詢一直存在的弊端,面對面的交談終究會使來訪者擔心自己隱私遭到泄露,而且也會使很多內向自卑的來訪者望而卻步。因此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工作模式理應及時避免傳統心理咨詢的弊端。
(一)各大高校要積極宣傳并深入落實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工作模式
部分學生在遇到心理問題時沒有進行朋輩心理輔導的原因是不了解朋輩心理輔導。學校可以定期進行朋輩心理科普、心理危機干預、心理知識競賽等一系列活動,寓教于樂,通過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同學們正確認識朋輩心理輔導。這是高校開展心理健康輔導工作的一個重要途徑。
(二)加強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員隊伍建設
高校朋輩心理輔導有別于大學生之間一般的人際交往,輔導人員需要幫助大學生解決一般性心理問題,這對朋輩心理輔導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素質教育非常重要。因此要經過一定的專業培訓,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詢理論和技術技巧。培訓結束后再通過嚴格的選拔初步確定輔導人員,最后對輔導效果進行測評,確定最終的輔導人員。只有通過對學生評估督導,才能做到有效的心理輔導。
(三)各大高校要積極借助互聯網優勢建立心理健康網絡平臺
網絡平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動朋輩心理輔導工作的發展。一方面,學校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向同學們宣傳更多心理健康的知識,定期舉辦網絡朋輩心理知識競賽,幫助同學們對朋輩心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同學們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更加便捷的心理咨詢,沒有時間、地點的限制,個人隱私也可以得到保護。此外,部分學生不愿意被別人知道自己的困擾,所以網絡平臺就成為了這些學生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途徑。有效利用網絡平臺,能夠有效提高朋輩心理輔導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成靜.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12.
[2]姜楠.高校開展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工作的探析[J].知識經濟,2019(16).
[3]宋月強.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朋輩心理輔導的模式探究[J].傳播力研究,2019(34).
[4]李欣,徐浩,李博,劉宏偉,孫磊,胡靈佳.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的模式與效果探析[J].心理月刊,2018(7).
[5]宋文娟,張艷,王有鴻.大學生朋輩教育模式探索與實踐[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
[6]鮮于樂嬌.朋輩心理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