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巖麗
(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 肝膽外科,北京 100088)
胰十二指腸切除是治療胰腺癌的主要外科手術,但由于手術時間較長,且具有一定的創傷性,術后易發生并發癥,延緩患者恢復[1]。因此,減少術后并發癥,加快患者康復十分必要。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2007 年引入我國,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醫生提出,是依照一套循證醫學證據,在患者圍手術期實施術前、術中、術后管理措施,使手術更加精細化和微創化,有效減少生理及心理創傷,促進患者術后早日恢復[2]。因此,本文旨在探討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圍手術期管理中的可行性,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 年5 月至2018 年5 月醫院收治的70 例胰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 例。觀察組中男19 例,女16 例;年齡20-62 歲,平均(40.21±4.13)歲。對照中男20 例,女15 例,年齡20-61 歲,平均(40.25±4.21)歲。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符合疾病診斷標準者;②術前增強CT 掃描提示可切除者。排除標準:①存在溝通障礙者;②并發心肺肝腎等功能障礙者;③合并精神疾病者。去除標準:①年齡高于80 歲的患者和年齡低于18 歲的患者;②患有慢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患者;③在腹部曾經做過外科手術或微創手術的患者;④曾在就診過程中出現心肺功能障礙的患者。必須告知被納入研究范圍的患者以及他們的家屬,并在醫院倫理委員會備案。
1.2 方法。對照組圍手術期實施傳統術期管理,術前常規宣教,禁食禁飲,行腸道準備;密切監測患者體征變化,術后予以飲食干預及鎮痛泵鎮痛,根據患者意愿進行床上、下床活動;患者無胰瘺、膽瘺癥狀,且連續數日引流量在20 mL以下時可將腹引管拔除。觀察組圍手術期實施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管理,包括:①術前護理:①予以患者及其家屬術前宣教,耐心告知患者圍術期間易出現的問題及相應處理措施,以促進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療;②與低血糖,年老體虛患者溝通好,做好耐受空腹過久的準備;③臨床實際還是術前腸道準備和備皮。尤其腹腔鏡下行whipple 的肚臍眼需要清理干凈。②術中護理:①限制性補液,避免出現輸液過多或輸液不足等現象;②做好保溫措施。③術后護理:①采用多模式鎮痛,包括自控鎮痛泵及非甾體類鎮痛藥物等,若患者的止痛效果不佳時,可使用弱阿片類藥物進行止痛;②根據患者身體恢復情況盡早將胃管、尿管拔除,并盡早恢復患者進食;③鼓勵并輔助患者于術后第1d 進行床上翻身及四肢活動訓練,若患者無不適癥狀,應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④密切監測腹腔引流管的引流液情況,準確記錄患者的淀粉酶、膽紅素等生化指標,若患者未出現膽瘺或胰瘺等高危因素時,可盡早將腹引管拔除。
1.3 觀察指標。記錄兩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首次下地活動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術后胃管拔除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數據均采用SPSS 17.0 統計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通過率來表示,并實施χ2檢驗;計量資料通過(±s)來表示,并實施 t 檢驗;以P<0.05 為存在顯著差異。
2.1 兩組術后的并發癥對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更低,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的并發癥對比
2.2 兩組首次下地活動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術后胃管拔除時間比較。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首次下地活動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術后胃管拔除時間更短,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從傳統醫學的角度,外科手術會引起患者的機體產生應激反應,部分應激反應較為嚴重,可能會產生全身的過敏發炎、代謝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從而會引起多種術后并發癥,干擾患者術后痊愈。因此,現代外科醫學亟需研討的一個命題是如何有效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傳統的康復外科理念無法縮短患者康復時間,加速康復外科理念提出多途徑的方法減少患者術后應激反應和并發癥的出現。
表2 兩組首次下地活動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術后胃管拔除時間比較
組別 首次下地活動時間/d 術后住院時間/d 術后胃管拔除時間/d觀察組(n=35) 1.91±0.52 12.41±2.13 2.24±0.31對照組(n=35) 3.28±1.17 19.68±3.45 5.46±1.78 t 6.420 10.758 10.693 P 0.000 0.000 0.000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術后并發癥較多,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3]。因此,減少術后并發癥是促進患者康復的必要措施。加速康復外科理念通過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以減少患者手術的應激反應,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加速患者的康復[4]。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且首次下地活動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術后胃管拔除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 <0.05)。結果說明:加速康復外科理念能夠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縮短外科手術患者臨床恢復用時。分析原因可能為:①加速康復外科理念提倡更加細致且完善的術前準備,可有效減少患者術前焦慮情緒,減少心理應激,以更好的配合治療,達到更好的手術效果。②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強調手術中主刀醫生精確操作,減少術中出血和創傷,控制補液量,關注體溫變化,減少患者應激反應,利于分解代謝,促進患者快速康復[5]。③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強調早期將各類引流管拔除、早期進食及下床活動,加快患者康復速度,促進患者免疫能力恢復。
綜上所述,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圍手術期管理中具有可行性,能夠有效消退患者炎癥、恢復免疫力,可明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加速患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