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海蓮,王彤華,唐麗麗,謝利勤,韋偉妮
(柳州市工人醫院,廣西 柳州 545005)
壓瘡又稱壓力性損傷(Pressure injury),2016 年4 月14 日美國國家壓瘡咨詢委員會(National Pree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將其定義更新為:骨隆突處、醫療或其他器械下的皮膚和(或)軟組織,在長期存在的壓力或壓力聯合剪切力作用下導致的局部損傷[1]。壓力性損傷在2 個小時內即可形成,但要治愈卻要花3-5 月甚至更長的時間;美國有約160 萬壓力性損傷患者,所需治療費高達上百億美元[2]。隨著濕性愈合理論(使傷口創面在密閉性或半密閉性敷料下,保持傷口創面適度濕潤的環境和適宜的溫度,以促進傷口的愈合)在壓瘡中的研究和臨床應用,濕性敷料的運用成為了壓瘡護理領域的一項新技術,而保持創面濕潤環境是標準的傷口處理方法[3],故敷料的粘貼固定顯得尤為重要。骶尾部是壓力性損傷最常見的部位,骶尾部解剖位置比較特殊,其靠近肛門及會陰部,容易受到大小便的污染而增加創口感染幾率,故有效的敷料粘貼在保證創口密閉、濕潤的基礎上,還可以降低傷口的感染率[4]。本研究采用無張力粘貼方法固定骶尾部壓力性損傷的傷口敷料,效果滿意,現將其臨床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 年1 月至6 月入住我科的骶尾部壓力性損傷病人120 例,采用完全隨機化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60 例,其中試驗組男35 例,女25 例,年齡28-88 歲,平均年齡64 歲。對照組男31 例,女29 例,年齡26-85 歲,平均年齡62 歲。兩組病人在性別,年齡,疾病種類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傷口外層均使用自粘敷貼進行粘貼,對照組采用常規張力粘貼法,試驗組采用無張力粘貼方法。根據傷口處理流程將骶尾部創面處理、清洗干凈并保持干燥后,根據壓力性損傷的分期選擇合適的濕性敷料,然后手持自粘外層敷料,撕掉襯底,無張力垂放,從傷口中心進行粘貼,用手輕輕的將敷料向四周撫平,邊撕襯邊,邊順方向按壓,最后使之與皮膚保持緊密粘貼而不留空隙,在操作過程中,不施加任何的張力,避免任何敷貼緊繃[3-6]。操作完畢后,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有針對性地宣教,告知其保護措施及注意事項,同時加強巡視,詢問患者感受,盡早發現敷料卷邊、漏氣及脫落等異常情況,并及時處理。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傷口敷料的固定效果、患者舒適度及患者對粘貼方法的滿意度。固定效果評價指標包括敷料卷邊和敷料松脫情況;患者舒適度評價指標包括是否擔心脫落和感到周圍皮膚緊繃;患者對粘貼方法滿意度則主要通過詢問患者感受、填寫患者對傷口粘貼效果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7.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 X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種不同粘貼方法的固定效果比較。試驗組患者敷料卷邊和松脫情況發生例數均低于對照組,試驗組兩種情況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極顯著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1),說明敷料采用無張力粘貼方法較常規的粘貼方法可顯著減少卷邊、松脫情況發生。

表1 兩組自粘敷料卷邊、脫落情況的比較[n(%)]
2.2 兩種不同粘貼方法舒適影響度比較。通過觀察及問詢患者,試驗組60 例患者中,有6 例出現擔心敷料脫落情況,有4 例患者感到周圍皮膚緊繃;而對照組60 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出現擔心敷料脫落情況,高達28 例患者感到周圍皮膚緊繃。對照組中出現擔心脫落與感到皮膚緊繃情況顯著高于試驗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和P<0.001,見表2)。說明敷料采用無張力粘貼方法較常規的粘貼方法可顯著減少脫落狀況,減輕周圍皮膚緊繃感。
2.3 患者滿意度的比較。通過問詢患者、填寫患者對傷口粘貼效果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試驗組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極顯著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對不同粘貼方法舒適影響度比較[n(%)]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的比較[n(%)]
3.1 骶尾部是壓力性損傷的好發部位,由于其位置比較特殊,傷口敷料固定比較困難,臨床傷口護理使用張力粘貼固定外層敷料,在病人躁動不安或活動時傷口敷料容易脫落,增加病人的治療費用和護理時數;同時,病人擔心傷口敷料脫落而不敢進行翻身或下床活動,影響傷口和疾病的康復[7]。
3.2 應用濕性敷料是治療和護理壓力性損傷的重要方法之一,使壓瘡創口形成有效的、連續的、濕潤的密閉式環境是關鍵,那么敷料的粘貼則是壓瘡治療的關鍵環節。在壓力性損傷的治療過程中,有效的敷料粘貼可以加速傷口的愈合、降低創口的感染幾率;可以提高病人對創口處理的疼痛的耐受程度,降低病人治療壓力性損傷的經濟支出。
3.3 無張力粘貼可使外層敷料與皮膚間不存在任何張力,外層敷料與皮膚更牢固地結合,而且使皮膚處于最貼近自然的狀態,降低敷貼卷邊、漏氣或脫落的發生率,同時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