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群麗,趙玉強,彭裕紅
(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雅安 625000)
醫用化學是高職醫衛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能培養醫學生必要的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對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等后續課程的學習非常重要[1]。近年來高職高專生源多樣化,主要有普高理科和文科生、單招生、對口高職生等,學生基礎參差不齊。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給教學帶來了一定挑戰。傳統醫用化學教學以教師講解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灌輸,學習難度大,枯燥的理論學習甚至會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因此醫用化學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云課堂—智慧職教平臺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設、運營的職教數字教學資源共享和在線教學服務平臺[2],應用于醫用化學教學中,可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校師生通過手機端下載安裝云課堂—智慧職教App,注冊之后即可在手機端和電腦端免費使用。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背景下,將云課堂—智慧職教平臺運用到醫用化學教學實踐中,以順應時代的發展,將現代先進技術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利用云課堂的優勢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筆者于2019年在我院三年制大專護理專業醫用化學教學中采用基于云課堂—智慧職教平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并與傳統教學法進行比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選取我院護理學院2019級4個班158名專科生為研究對象,年齡17~19歲,以班級為單位,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兩個班。其中實驗組80人,男生8人,女生72人,采用基于云課堂—智慧職教平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對照組78人,男生6人,女生72人,采用傳統教學法。兩組學生性別、年齡、教材、授課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
1.2.1 傳統教學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即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教學,以教師面對面講授為主,學生聽課、理解、記筆記、回答問題,課后布置作業,完成教學。如“溶液的滲透壓”這節內容,教師依次介紹滲透現象、滲透壓、滲透壓與溶液濃度和溫度的關系,再介紹滲透壓在醫學上的意義,最后布置習題作業,解答難題。
1.2.2 基于云課堂—智慧職教平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實驗組采用基于云課堂—智慧職教平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主要分為3個階段:課前學習、課中教學和課后評價[3]。現以醫用化學“溶液的滲透壓”為例,介紹基于云課堂—智慧職教平臺的混合式教學的實施過程(見表1)。

表1 “溶液的滲透壓”混合式教學實施過程
(1)課前:利用資源庫中醫用化學課程資源,教師將編輯好的學習資料以PPT、微課、視頻、圖片、3D動畫、試題庫等形式上傳至云課堂,學生自主學習,獲取豐富的知識,尤其是基礎差的學生提前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拓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發布課前學習任務:①完成問卷調查和討論,并給出理由;②預習第二節“溶液的滲透壓”,并劃出疑難點;③學習已上傳至云課堂的資源。根據教學內容,理論聯系實際設置問卷,內容如下:①平常在家做過什么菜(A炒菜;B涼拌菜;C泡菜;D湯菜;E不做菜)?②輸液的時候是否問過護士或自己觀察過輸的是什么液體以及濃度(A沒有問過,沒有意識到;B問過,忘記了;C問過且觀察過,知道是什么;D想問不好意思問)?根據教學重點,設置討論主題:①日常生活中涼拌黃瓜加鹽或涼拌番茄加糖之后會出水,為什么?還有哪些類似的現象?②為什么給病人大量補液時要用9.0 g/L生理鹽水和50 g/L葡萄糖溶液?
(2)課中:手勢簽到,改變傳統口頭點名方式,尤其是合班和公選課大課教學時省時、省力、高效。播放視頻,采取提問方式,請學生思考滲透現象產生的條件以及滲透的方向,通過搖一搖或搶答形式,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對積極參與的學生現場給予加分。根據教學難點,發布小組討論:①計算質量濃度為0.154 mol/L生理鹽水在37℃時的滲透壓;②計算質量濃度為50.0 g/L葡萄糖溶液在37℃時的滲透壓。計算結果通過拍照上傳展示,教師可直觀看到學生的學習動態,對快速保質完成任務的小組學生現場給予加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讓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榮譽感。隨后學生提問教師答疑,下課前約10分鐘左右進行測驗,發布試題,了解學生重難點掌握情況,及時對薄弱環節進行強化。
(3)課后:學生匿名對本次課堂教學情況進行反饋,真實評價教師授課情況,當堂打分并提出自己的要求,教師根據評價結果了解學生對自己和課堂的滿意程度。學生自評,查缺補漏,根據評價結果和自我總結知道自己的整體學習情況和不足之處。利用問卷調查學生對本次課重難點知識的掌握情況,根據反饋進行課后安排,實現課堂教學時間和空間上的延伸。對課堂教學過程實時記錄,師生可隨時查看。針對學生表現教師當堂打分,學生可參考課堂參與情況、得分情況、教師評分,從資源庫中導入具有代表性的習題作為作業上傳。
1.3.1 期末考試 學期結束后,由任課教師統一命題制卷,兩組在同一時間進行考核,并由任課教師統一閱卷。
1.3.2 教學效果評價 課程結束后,由授課教師在問卷星平臺編制教學滿意度調查問卷“云課堂使用效果學生評價”,內容包括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習興趣、增加師生互動、加強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提高自學能力等8項內容,每個內容設4個選項,分別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以此來了解實驗組學生對混合式教學的滿意情況[4]。問卷發布后有效回收率為100.00%。
采用SPSS 25.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5]。

表2 兩組期末考試成績比較[n(%)]

表3 實驗組對醫用化學教學效果的評價[n(%)]
從表2可知,實驗組考試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說明利用云課堂—智慧職教平臺進行醫用化學輔助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成績。混合式教學模式有效彌補了傳統課堂教學和單一在線學習的缺陷,課前學生主動學習,課中與老師、同學互動,課后評價反思,充分發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
從表3可知,經過一學期的混合式教學,實驗組80%以上的學生對教學效果滿意,且云課堂資源庫的教學資源豐富,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增加師生互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學生掌握教學內容等。
基于云課堂—智慧職教平臺的醫用化學混合式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更深層次地挖掘師生潛能,提高了學生學習主動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加了師生互動,尤其是讓基礎差的學生不再懼怕學習醫用化學,培養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對未知事物的求知欲,使教學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因此,該模式值得我們繼續探索和優化,并進一步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