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東良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學校要發展,教師是關鍵;教師要發展,應走教師專業化發展之路;而培養名師,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筆者所在校在教學實踐中把教師專業發展分為“站上講臺——站穩講臺——站好講臺——超越講臺”四階段,呈階梯式培養,層級式發展,為教師鋪就成長之路。
第一階段:站上講臺
“站上講臺”指教齡1年至5年的新手型教師。階段特點:教師要適應角色轉換,要面對生活環境和節奏的變化,年輕人有朝氣和活力,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但這個階段的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經驗還很缺乏,對教學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還不夠熟練。
個人發展策略:多傾聽、多借鑒、多模仿。
學校培養方式:實施“青藍工程”——把青年教師快速培養成學校骨干力量。“青藍工程”就是通過師徒結對的方式,以老帶新,以新促老,以共同提高為目的,為青年教師搭建成長平臺。學校要為青藍雙方制訂具體的教育教學指導任務和學習要求,開展骨干教師示范課、青年教師創優課、新教師過關課、教學基本功大賽等系列活動,充分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和示范引領作用,培養和指導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為學校的教學骨干。
第二階段:站穩講臺
“站穩講臺”指教齡5年至10年的勝任型教師。階段特點:教師能勝任學校的教育教學,不斷改進和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教學目標明確,課堂思路清晰;但很多教師會面臨一個最初的高原期,教學水平停滯不前,教學激情明顯下降。
個人發展策略:進行多種教學方式的比較與研究,多自我反思以促進全方位的提升。
學校培養方式:實施名師工程——把學校骨干教師培養成校級學科名師。名師工程的目的就是先培養一批師德高尚、精于教學、擅長科研、業績突出的校級名師,發揮名師在教育教學、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示范帶頭作用。學校制訂名師工程實施方案,按照具體條件和辦法來評選校級名師;明確名師職責,當好學科教學的示范者,當好青年教師的培養者,當好先進理念的實踐者,當好課題研究的探索者,當好教研活動的設計者;制訂名師管理辦法,促使名師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同時注重自身專業成長。
第三階段:站好講臺
“站好講臺”指教齡10年至20年的成熟型教師。階段特點:教師有自己獨特的教育方法和教學策略,形成了自己的技能;但很多教師會出現第二次高原反應,有進一步發展的需求和愿望,然而由于所處環境不具備相應的提升條件,導致一些教師不再追求專業發展。
個人發展策略:通過加強讀書學習、進行深度反思、積極參與教育教學和課題研究等多種路徑,實現由經驗型教師向科研型專家的蛻變。
學校培養方式:建立名師工作室——從學校名師中培養出一批省市級名師和骨干。名師工作室是名師工程的重要運行載體,以名師為引領,以學科為紐帶,以研究為核心,以先進教育思想為指導,為促進同學科教師專業成長以及名師自我提升,搭建相應的發展平臺。它旨在打造一支在教育教學領域中有成就、有影響的高層次教師團隊。
學校名師工作室建設一般包括工作室的性質與宗旨、組成與選拔、職責與任務、組織與管理、考核與評估。其中,工作室主要職責包括帶好團隊發展、做好示范引領、抓好課題研究、出好研究成果、建好交流平臺。主持人可從市級以上骨干教師或校級名師中選拔,成員從同學科骨干教師中選拔,學員一般指學校“青藍工程”中的青年教師。主持人與成員的職責要明確幾項具體的任務指標,通過任務引領教師專業成長。名師工作室的組建與運行,要能夠促使名師引領團隊發展,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努力培養出省市級名師和骨干。
第四階段:超越講臺
“超越講臺”指教齡20年至30年的卓越型教師。階段特點:教師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教育思想日臻完善,能很好地指導其他教師提高教學技能;但是要成為專家型名師、教育教學的領軍人物,還需要有更高的教學理想和教學追求。
個人發展策略:追求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學主張,追求形成教育大師風范,成為影響學生終生發展的重要人物。
學校培養方式:啟動“特級培養計劃”——從省市級名師骨干中培養出教學的專家。特級教師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學的專家。特級教師需要具備幾個硬性條件:高級教師職稱;省級骨干教師;承擔市縣范圍優質課;主持省級以上課題并結題;公開發表3篇以上較高水平的專業論文或1部編著等。這對于一般教師來說其實很難,正因為如此,學校應將特級教師培養作為發展規劃中的一個重要目標,有計劃地造就一批真正的教學名師和領軍人物。特級教師的成長途徑主要是學、思、行、著四個方面,要始于知、重于思、達于行,做到知行合一。最直接發展途徑就是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走教育科研之路;同時要有著述,要有理念構建,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學主張,通過教學主張的提煉和形成來實現由優秀教師到知名教師的跨越。
在學校發展規劃中,學校為教師鋪設階梯式成長、層級式發展的道路:站上講臺(“青藍工程”,培養學校骨干);站穩講臺(名師工程,培養校級名師);站好講臺(名師工作室,培養省市骨干);超越講臺(“特級培養計劃”,培養教學專家)。一位普通教師要想成為名師,在每個成長階段都離不開講臺,因為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體是教學,而讀書和寫作就是教師騰飛的兩翼。閱讀滋潤精神,思考孕育智慧,教研結合是途徑,寫作是必經之路。期待更多的教師走專業發展之路,爭做名師。
(作者單位:河北省保定市物探中心學校第三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