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為民 薛增蘭

目標多元、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像一個燈塔,指引著學生努力的方向,樹立學生成長的自信心,幫助教師進行總結與反思,調整和改進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體現全面發展理念的評價體系,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創新能力及自我認知能力的發展,有利于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鼓勵贊賞,評價語言更生動
教師充滿魅力的課堂評價語言,雖不是蜜,但可以黏住學生;雖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學生。為了提升數學教學中課堂評價的有效性,促進學生樂學會學,可采取以下方式。
發自內心的鼓勵 鼓勵性的語言,就是以尊重、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能夠真正地讓學生不斷努力、不斷獲得自信和自我價值感。教師在評價時要努力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多角度贊賞與鼓勵,不斷激勵學生參與數學學習中,如“你回答得真完整”“你觀察得真仔細”“你的想法似乎有些不妥,再想想會說得更好”……
明確具體的肯定 正確恰當地評價學生,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同時教師簡練準確的評價也是傳播知識的手段之一。因此,提倡評價學生要明確、有針對性,而不要過于籠統。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回答,筆者這樣評價:“從你的回答中,我知道了預習的重要”“你用畫圖的方法解答了這道題,這真是一種解題的好方法”……這樣明確具體的評價,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同時也不失時機地向學生傳播一些方法,可謂“一箭雙雕”。
主體多元,數學評價更全面
學生自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根據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每單元學習完之后讓學生根據表格內容進行自評(見表)。通過自評,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向積極主動學習知識,還能通過自我評價的反思,不斷改善數學學習方法,提升思維水平。
學生互評 為了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運用小組合作引領學生探討新知。因為只有制訂恰當的評價機制,才能更好地維持小組合作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為此,每次小組合作設計了相應的評價記錄單,用于小組合作后在學習積極性、動手操作、策略的選擇、數學表達、能否認真傾聽等方面進行互評。在民主平等的互評氛圍中,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及探索能力得以提高,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活起來了。
家長評價 家長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角色。研究表明:家長的參與對學生的學習有積極的影響。實際教學中,邀請家長參與數學課堂評價、作業評價、單元總結評價和數學實踐活動評價。家長參與,溝通聯系,增進了解,家校促成合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評價 教學中,教師的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發展和變化。每單元結束后,結合學生自評和家長點評,教師進行綜評。比如,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獨立思考問題;與他人合作交流;傾聽和理解別人的思路等。
方式多樣,數學評價更新穎
互聯網運用豐富評價手段 教學中,充分運用家長微信群、校訊通等互聯網通信手段,針對每天課堂上學生表現的閃光點,發表揚信和家長共同分享。家長們也可以把孩子在家里的優秀表現,及時反饋到群里,激勵自己的同時也提醒別人。例如,“今天康文洋同學在課堂上善于思考攻克難題,值得學習”“王起泰同學回答問題聲音很響亮,真棒”“今天李明紅同學聽講很專心”“小紅除法計算時數位對的非常整齊”……互聯網技術的運用,讓家校緊密結合,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激勵,讓學困生樹立自信心,更愿意學,也讓優秀生揚帆遠航,學得更有勁頭。
利用班會活動進行自評互評 每學期開始,利用班會,讓同學們進行自評互評,說說每人的長處和獨特的數學學習品質,教師作記錄,然后制成精美的卡片掛在教室外面,讓全校師生都能看到。學生們有機會聽到來自其他同學的真誠稱贊或認同,是多么令人鼓舞!到學期結束,學生可以將這些珍貴的卡片帶回家,和家人分享。在自評互評過程中更好地使學生認識自我,學習他人的長處,相互啟發,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期末測試多種評價手段結合 為了更全面、準確地了解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采取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的期末測評方式。其中,面試的實踐性強,包括口算、動手操作、口述解題思路等,注重學生的過程性學習。筆試面試結合的測試評價手段,不僅能全面客觀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達到了教學相長的效果。
基于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評價,應當是多元主體參與多樣化評價方式的多管齊下。在評價過程中,不僅要關注評價對象的過去與現實的表現,更要重視評價對象的未來發展;不僅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不僅要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掌握情況的評價,更要對學習能力、科學探究精神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進行評價,從而創造出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評價機制。
【本文系 2019 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高年級數學評價模式研究》(JCJYC19040754)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河南省新鄉市牧野區新飛大道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