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若荷 韋鈺瑩 李露 朱亦然
(西北民族大學,甘肅 蘭州 730000)
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本文通過對甘肅省居民消費詳細分析,研究養老保險對城鎮居民消費影響,旨在進一步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水平,從而為甘肅省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社會保障體系也日趨完善。縱觀社會保障的諸多方面,如養老問題,在學術研究中占有重要席位,相關主題的研究大量涌現。大多基于以下兩個視角:
第一,一些學者認為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會抑制居民儲蓄,增加居民消費。李建英等(2018)基于生命周期理論,使用我國宏觀面板數據分析得出養老保險基金支出與城鎮居民消費存在正相關關系[1]。張青枝等(2017)通過運用OLS回歸模型對山西省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對公眾開支具有明顯的正效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消費增長[2]。
第二,一些學者并不贊同上述觀點,他們認為盡管增加養老保險支出,但居民當期儲蓄只增不降,引致當期消費的減少。楊燕綏等(2016) 運用系統廣義矩估計法(SYS-GMM) 對我國1997-2012 年的宏觀經濟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當前的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抑制了城鎮居民的消費[3]。
通過梳理文獻可知:國內學者對現有研究所對應的具體數值關系、各指標關聯度的研究不夠詳細。基于此,本文以甘肅省為研究對象,選取多個指標,基于多元回歸模型,探究養老保險對消費的影響,并針對性的提出建議,對更好的推進養老保險實施,具有較好的現實指導意義和實踐參考價值。
本文通過國家統計局和《甘肅省統計年鑒》提供的官方數據,選取相關因子,并對其統計信息檢測,如下圖:
能夠看出四組指標除CPI外基本符合正態概率分布,且數據波動幅度較小,故將其排出后,可選取回歸方式對其關系進行擬合。設yi為各指標的回歸值故設:
根據統計局數據,我們可以知道yi的真實值,記為yi',則預測值與真實值之差的平方和記如下:
依照回歸定義根據如下公式:
由結果所示,在養老保險制度的影響下,甘肅省城鎮居民消費有了顯著的增加。人均養老保險金每增加1個單位,人均消費增加0.491%。但甘肅省受到經濟發展水平、勞動力流動空間、人口流動不均衡等因素的影響,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依然存在缺陷,消費水平和能力受到制約。為進一步促進居民消費,推動甘肅省經濟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1、擴大養老保險覆蓋范圍,提高消費水平
當前我國養老保險覆蓋面較窄,很多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并不了解我國保險制度。所以擴大養老保險覆蓋范圍,讓更多的人了解養老保險制度,降低預防性儲蓄,從而提高消費水平。
2、政府提高養老保險投入,適當調整養老金待遇水平
在不影響政府財政狀況下,適當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養老保險補貼力度。結合實時物價變動和工資的增減對養老保險的繳納金額進行調整。
3、延遲退休年齡,減少退休人數
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嚴重。老齡化的快速發展也意味著退休人員的增多,而養老金缺口很大。為了應對老齡化問題,延遲退休年齡,減少退休人數,可以稍微緩解養老金的支付問題,同時也增加了相應的繳納年限,提高了養老金給付水平。
4、轉型期政府應負起相應的責任
在現有的養老保險制度下,不斷根據人民的需要,完善相關政策,提供相應的財政支持,各個部門互相監督,組織好實施好養老保險制度,提高人民對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滿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