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思政課教育教學的終極目標。針對當前中小學思政課程教學中存在的教師隊伍建設專業化程度不高,教師課堂教學觀念比較落后,教學評價機制不夠健全等問題,本文從教師隊伍建設和課堂教育教學兩方面探討了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的培養策略。
一、加強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
第一,提高對于思政課重要性的認識。全體教師應認真學習和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的講話精神,充分認識到思政課的重要性,真正把思政課教學落到實處。
第二,配齊配強思政課教師。教育主管部門要統籌解決好思政課教師數量不足和教科研能力不強等問題,確保中小學校思政課課程落地;注重優化教師隊伍,補充年輕化、專業化、優質化的思政課教師;通過組織培訓學習、提高工作待遇等,努力提高思政課教師的存在感和職業幸福感;建立中小學思政課教研機制,提升思政課教師的教研能力。
第三,全面提升思政教師專業素養。學校應加強思政課教師培養力度,組織思政課教師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學校應加強骨干教師引領,利用名師帶動等,提升思政課教師的政治素養和專業能力,建設一支意識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真正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
第四,完善思政課教師激勵機制。學校可以通過每年定期評選,表彰一批優秀思政課教師和教研人員,集中宣傳一批學校思政課建設的好經驗和好做法,宣傳一批優秀思政課教師典型,以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二、提升中小學思政課課堂教育教學質量
第一,加強校本研修,探索思政教學新模式。學校應引導教師加強學習、更新知識、不斷積累、勇于創新,把育人目標有機滲透到學科教學實踐中,促進教師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提高單位課時的教學效率。
第二,創新實踐教學,豐富教育內涵。學校應積極推進新時代思政課實踐教學,每年開展一次各學段思政課優質課大賽,以賽促教,不斷提高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技能。
第三,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的育人功能。教師應變“教教材”為“用教材”,厚植愛國情懷,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聯系生活實際,關注時政和社會熱點,用生動的教學案例,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實現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
第四,傳承紅色基因,做好學科融合。教師可以充分挖掘地方紅色文化資源的教育價值,設立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激發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懷。深度挖掘各門課程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全面推進“學科德育”“課程思政”建設,做好學科融合,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學科育人”。
第五,發揮名師效應,引領學科教學。學校應充分發揮名師帶動作用,積極開設主題論壇,組織主題研討,發揮名師效應,擴大示范輻射范圍。
開好思政課的關鍵在于教師,因此要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新時代的思政課教師要遵循思政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練就高質量辦好思政課的“十八般武藝”,使思政課真正成為讓學生“真心喜歡、誠心接受、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金課”。
(朱文余,金寨縣蓮花學校,安徽 六安237300)
(實習編輯:劉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