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崢 邵俊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睡覺時上氣道阻塞引起通氣不足、呼吸暫停等慢性病變,還伴有明顯打鼾、白天嗜睡、血氧飽和度下降等癥狀[1],目前西醫對OSAHS尚未形成規范的治療方案,但臨床療效參差不齊,僅能減輕臨床癥狀體征,無法徹底治愈該病[2]。近年來隨著中醫在OSAHS研究的深入,中西醫結合治療為OSAHS提供了新的途徑。針對OSAHS病機,中醫從整體入手,從痰瘀互結出發辨證施治[3],針灸為中醫重要的治療手段,具有操作簡便、療效確切、不良反應低等優勢,可為OSAHS的治療提供有效的治療方案[4]。本研究對47例OSAHS痰瘀互結證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針灸治療,為臨床研究提供參考。
將本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94例OSAHS患者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有47例。治療組中男性30例,女17例,年齡30~63歲,平均(49.72±5.34)歲,病程2~12年,平均(7.24±1.30)年,體重指數(25.83±2.40)kg/m2,病情程度輕度21例,中度26例。對照組中男性27例,女20例,年齡31~62歲,平均(49.52±5.19)歲,病程2~11年,平均(7.13±1.35)年,體重指數(25.60±2.52)kg/m2,病情程度輕度23例,中度24例。兩組的男女比、年齡、體重指數、病程、病情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西醫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診治指南》中OSAHS的診斷標準[5];(2)中醫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痰瘀互結證的診斷標準[6],包括:明顯打鼾,呼吸反復暫停或憋醒,嗜睡、日間困倦、乏力,肥胖,頭痛、口苦,胸悶脘痞等,舌紫苔膩,脈弦滑;(3)患者血尿常規、肝腎功能不明顯異常;(4)患者自愿參與本研究;(5)符合本院倫理委員會相關規定。
(1)妊娠、哺乳、備孕期婦女;(2)機體重要器官嚴重病變者;(3)上氣道解剖結構畸形;(4)單純鼾癥、慢性低通氣綜合征等其他病變引起的類似癥狀;(5)近3個月參與其他相關研究者;(6)精神異常或認知功能障礙者;(7)依從性差,不能配合治療者。
對照組:給予西醫常規治療,給予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起始壓力4 cm H2O,治療過程中逐漸增加壓力以至呼吸暫停消失,血氧飽和度保持>90%,每日治療持續時間≥6小時,每周至少治療5天,連續治療4周。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針灸治療,選取足三里、豐隆、肺俞、陽陵泉、血海、腎俞、脾俞等穴位,辨證加減,陰虛火旺者,加大陵、太溪;肝陽上亢者,加行間、太沖;運用不銹鋼毫針穿刺得氣后,采用平補平瀉手法治療,留針30分鐘,每日1次,連續治療5天,休息2天,7天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4個療程。
對患者的主要癥狀進行中醫癥狀評分,按照四級標準分別記為0~3分,分值越高則癥狀越嚴重,所有癥狀評分的總和為中醫證候評分[6],擬定:(1)顯效,癥狀、體征消失,中醫證候評分降低≥70%;(2)有效,癥狀、體征改善,中醫證候評分降低≥30%,但<70%;(3)無效,癥狀、體征無改變。總有效率為顯效和有效的總和。
運用便攜性多導睡眠分析診斷系統多導睡眠圖(polysomnography,PSG)對患者治療前后睡眠進行監測,主要指標包括最長呼吸暫停時間、低通氣指數(apnea hypopnea index,AHI)、睡眠效率、夜間最低血氧飽和度(minimum oxygen saturation at night,LSaO2)。
運用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評估患者的嗜睡程度,分值為0~24分,分值越高嗜睡程度越高。運用睡眠呼吸暫停生活質量評估量表(sleep apnea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scale,SAQLI)評估患者的生存質量,主要涉及日常生活、癥狀、情感、社交等四個方面,分值越高表明生存質量越好。
采集患者治療前后的肘正中靜脈血4 mL,運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白介素4(interleukin 4,IL-4)、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的水平。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62%,對照組為78.72%,兩組之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OSAHS患者的總有效率比較
注: 與對照組對比,aP<0.05。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最長呼吸暫停時間、AHI明顯降低,睡眠效率、LSaO2明顯升高(P<0.05),治療組治療后的上述指標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兩組治療后的IL-4、IL-6、TNF-α明顯降低(P<0.05),治療組治療后的IL-4、IL-6、TNF-α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OSAHS患者的IL-4、IL-6、TNF-α比較
注: 與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對比,bP<0.05。

表2 兩組OSAHS患者的最長呼吸暫停時間、AHI、睡眠效率、LSaO2比較
注: 與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對比,bP<0.05。
兩組OSAHS患者治療后ESS評分明顯降低,SAQLI評分明顯升高(P<0.05);治療組治療后的ESS評分比對照組低,SAQLI評分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OSAHS患者的ESS評分、SAQLI評分比較
注: 與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對比,bP<0.05。
OSAHS是臨床常見的睡眠障礙性病變,主要臨床特征為睡眠時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睡眠結構紊亂,若不及時診治,可引起肺、心血管等多臟器功能損害,甚至導致死亡[7]。中醫學認為,OSAHS屬于“嗜睡”“鼾眠”等范疇,肥人氣血陳厚,痰濕內聚,黏滯重濁,易阻塞氣道,呼氣不利,日久可導致氣血運行不足,脈絡痹阻,形成瘀血,痰瘀互結,發為此癥[8]。痰瘀是OSAHS主要的病理產物,包括痰濕和血瘀,其病因復雜多樣,與脾、肺、腎等功能失調密切相關[9],脾能運化水濕,也為生痰之源,水濕停運,痰濕內積;肺主氣,開竅于鼻,肺氣不利則鼻竅不暢[10];腎為先天之本,主納氣,腎氣不足,水濕上犯。針灸是中醫治療手段的組成部分,通過刺激個體經絡腧穴以發揮治療的目的。針灸可激活機體調節功能,糾正臟腑功能紊亂,達到祛痰除濕,扶正補虛的目的[11]。本研究選取足三里、豐隆、肺俞、陽陵泉、血海、腎俞、脾俞等腧穴:針刺足三里、豐隆能健脾和胃,補血益氣,祛濕化痰;針刺陽陵泉、血海能祛濕健脾,祛瘀通絡;針刺肺俞、腎俞、脾俞能健脾益腎,活血祛瘀,活血行氣[12]。本研究中治療組的臨床療效比對照組高,治療后睡眠狀態最長呼吸暫停時間、AHI、睡眠效率、LSaO2等指標改善呈明顯優于對照組,ESS評分比對照組低,SAQLI評分比對照組高。結果提示,針灸治療OSAHS的臨床療效確切,可有效改善睡眠狀態,減輕白天嗜睡狀態,提高生存質量。
本研究結果還發現,治療組治療后的IL-4、IL-6、TNF-α比對照組低。炎癥因子參與OSAHS的發生、發展,在并發癥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3]。IL-4是重要的炎癥因子,參與機體免疫應激反應,能加重組織損傷[14]。IL-6、TNF-α可作為睡眠的內源性調節因子,與睡眠結構紊亂相關[15]。結果表明,針灸可進一步減輕OSAHS患者的炎癥反應,有助于控制病情發展,提高臨床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