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美娟
摘 要:在思想品德課中應用情感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情感教學模式具有工具性與目的性統一、科學性與藝術性結合、現實性與超越性融合的特點。教師在思想品德課中應用情感教學模式時,應讓學生在情感教育中學會珍愛生命、感念親情、珍視友情、熱愛祖國、善待自然。
關鍵詞:思想品德;情感教學;內涵;運用策略;生命;親情;友情;愛國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4-0023-02
在教育改革的新時代背景下,廣大教育工作者正不斷探索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之路。而情感教學模式在思想品德課中的運用,便是教學改革中的一項突出表現,其具有拉近師生距離、培養(yǎng)學生正確學習觀和道德素養(yǎng)的作用。因此,思想品德教師需重視情感教學模式的運用,探尋情感教學模式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途徑,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一、情感教學模式的內涵與特征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tài)度體驗,與認知教育有密切的關系。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情感教育逐漸成為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教育內容,其能夠在潛移默化中促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下發(fā)生質變,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社會情感品質、獨立健全人格等。情感教學模式就是利用了情感教育的理念與特征,通過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情感因素,推動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聯系自身的情感體驗,進而更好地理解思想品德知識。情感教學模式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知情意行的發(fā)展,以及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情感教學模式具有以下三點特征:其一,工具性與目的性統一。情感教學模式在思想品德課中的運用,可以通過調動學生情感因素的方式達到某種目的。因此,在情感教學模式下,教師需要在將情感教學模式作為教學工具的同時,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素養(yǎng)、情感潛能作為重要教學目標之一,以情感教學的工具性與目的性的結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其二,科學性與藝術性結合。情感教學模式以科學的情感教育理論為指導,將科學性作為情感教學模式在學科教學中實施的基礎,強調人的理性與感性協同發(fā)展,遵循學科特點與人的情感發(fā)展規(guī)律,在動態(tài)生成中促進學生情感、人格、素養(yǎng)的發(fā)展,體現出教師的教育藝術。其三,現實性與超越性融合。情感教學以滿足學生現階段的發(fā)展需求為基礎,以促進學生終身發(fā)展為目標,通過情感教學的現實性與超越性融合的方式,讓處于叛逆期的初中生能夠積極面對現實生活,并以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未來。
二、情感教學模式在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
1.珍愛生命的熱情
在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能夠讓學生產生珍愛生命的情感,并在感悟生命價值的同時學會關懷生命、保護生命,進而在保護自身生命、保護他人生命的過程中感受到生命煥發(fā)出的光彩。因此,思想品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注重生命教育的滲透,讓學生在生命教育中學會愛,學會尊重身邊的每一個生命。比如,教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中的“珍愛生命”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情感教育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獨特、美麗與不可挽回,學會尊重、維護、坦然面對生命。同時,要讓學生認識到生命可貴,不要因為生活中的小事而進行自我傷害或者傷害他人,讓學生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價值與珍貴。
2.感念父母的親情
親情作為情感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真誠、質樸、無私的特點,是人類情感中亙古不變的一種情感。教師要通過情感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到父母的恩情,學會愛與被愛,產生孝敬父母、回報他人的心理。親情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比如,教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中的“愛在屋檐下”“我與父母交朋友”等內容時,教師要在教學中滲透敬重父母、愛戴父母、孝順父母的傳統美德,讓學生在親情的感召下學會調適逆反、叛逆心理,處理好自己與家長之間的矛盾與沖突。同時,教師可以結合這部分教學內容,組織“難報三春暉”的主題活動,讓學生發(fā)現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愛,在感受父母親情的同時,豐富學生的親情情感內涵,讓學生學會以真摯的情感回饋父母無私的愛。
3.珍視友誼的真情
友情是人際交往中的潤滑劑。擁有正確的友誼觀、學會友善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學生信任他人、尊重他人、合作互動、寬容友善等良好習慣和品格的養(yǎng)成。比如,教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中的“同儕攜手共進”“老師伴我成長”“我們的朋友遍天下”“交往藝術新思維”等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情感教學模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思考和探討“我與同學的關系如何”“如何與老師成為朋友”等問題,并引導學生學會多交益友,不為“江湖義氣”而善惡不分。
4.熱愛祖國的深情
熱愛祖國的情感教育能夠讓學生對祖國產生濃厚的情感,并且樹立民族自豪感,為身為中國人而驕傲,愿意為保衛(wèi)祖國而努力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愛國情感的內容在人教版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占據較大比重。比如,人教版九年級教材中的“了解祖國 愛我中華”“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融入社會 肩負使命”等內容,都可以作為教師進行愛國情感教育的媒介。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教師可以借助歷史英雄人物為保衛(wèi)祖國而奮不顧身、無私奉獻的事例,如林則徐虎門銷煙,又如岳飛、屈原等歷史人物的經典故事等,為學生樹立榜樣。愛國情感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讓學生從內心產生熱愛祖國的濃濃深情。
5.善待自然的溫情
當前,保護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全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教師在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教育,讓學生認識到維護人類生存環(huán)境、維持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持續(xù)發(fā)展是每一位公民需承擔的責任。教師應善于從思想品德教學內容中發(fā)現善待自然的因素,比如在“了解基本國策與發(fā)展戰(zhàn)略”的內容中提到了保護環(huán)境、制定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教師就可以借此喚醒學生善待自然的溫情。
三、結語
綜上所述,情感教學模式在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能夠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感受到真情實感,做到明事理、曉情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中要以情感教育的方式,讓學生學會珍愛生命、感念親情、珍視友情、熱愛祖國、善待自然,為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郭帆.情感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8.
[2]楊芳.情感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09).
[3]廖麗青.情感教育模式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運用[D].四川師范大學,2013.
[4]王丹.情感教學在初中思想品德中的實施策略[J].教書育人,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