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英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城市土地的集約利用一直是社會各層人士所關注的焦點問題,由于我國的人口基數大,而可利用的土地資源比較有限,特別是在城市用地方面比較緊張,因此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續利用是當代亟待解決問題。本文首先闡述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的含義,其次分析城市土地集約過程中合理利用和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性,然后著重探討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的評價方法,并給出相關的建議,以供社會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城市土地集約利用;合理利用;可持續利用
我國的自然資源在人口的壓力之下變得越來越緊缺,在土地資源的利用重,城市用地的發展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對土地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而且出現城市土地集約利用存在一定問題。因此在社會發展的要求之下,社會各層人士要求對城市土地集約利用必須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堅持在城市土地集約利用重堅持可持續化的土地集約理念,保證城市土地在緊缺的情況下,也能發揮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間,充分利用到每一寸城市土地。
1、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的內涵
城市土地集約具有多樣化和特殊性等特點,因此在對城市土地進行集約利用時要綜合考慮到各個方面的影響因素,不能根據一個因素就對判斷出城市土地節約利用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因此城市土地集約利用內涵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第一個是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最為直觀的就是高產出、高投入,因此在對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的同時,要兼顧社會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因為根據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的可持續利用的原則,基于生態效應的同時,要兼顧社會經濟效應,做到兩者的和諧發展。第二個是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的中心理念就是為構建合理的城市布局和優化人們的生存環境,在目前的城市土地發展中,還是比較重視一切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因人民群眾是社會經濟的主力軍,因此在城市土地集約利用倡導以人為本的理念[1]。因為在以往的城市土地集約利用中,造成很嚴重的土地資源的浪費,主要表現在有些房地產生產商大量的購買城市土地建設,沒有根據社會所需來建設房子,導致建設完成之后存在很多房子的閑置,可是社會市場上有存在買不到合適房子的現象。第三個就是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此在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行的同時,城市土地集約利用也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來做出相對應的改革,不能一成不變的堅持原本的集約利用原則,應該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來做出適當的調整,使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與時俱進。第四個就是城市土地集約利用具有一定的區域性,因為每一個城市的發展程度使不一樣的,因此在城市土地具有利用方面上也是有一定的區別的,比如在一些比較發達的一線城市土地的利用上,土地集約利用主要表現在第三產業的用地上,因此要根據不同城市經濟實力來考慮該城市土地集約利用[2]。第五個是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發展具有階段性,在一個城市的發展程度不同的情況下,對土地集約利用的分化也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比如在一個城市發展的初期,城市的經濟主要是依賴大規模的生產來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城市土地集約利用主要在城市化工廠的建設方面,利用生產推動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2、城市土地集約利用中合理利用于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性
城市土地集約利用中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續利用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個方面就是經濟效應,從宏觀的角度出發,我國的現在土地資源很是緊缺,因此國家出臺最為嚴格的土地管理方案,讓每一寸土地都能充分發揮其作用。特別是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的規劃,要體現合理性的同時,充分利用城市的土地,其生產的經濟效應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要在合理的城市布局中,體現出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就是從生態效應上進行分析,實現城市土地的可持續利用,對于可持續利用是國家一直強調發展的理念,體現在對城市土地集約利用上要有長遠的眼光,不能貪戀一時的經濟效應而破壞生態環境[3]。在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的可持續利用上,如果能堅持落實到位,那將為未來的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方面提供一個發展的依據,而國家領導人也曾說是過,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以謀求社會經濟效應的增長,這樣是比較落后的發展理念,在這個科學技術和經濟發達的情況下,應該尋求兩者的穩態、和諧的共同發展。
3、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方法
3.1客觀賦權法
在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的評價方法中,客觀賦權法可以避免因為人為的誤差,其中應用比較多就是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具有三個優點,首先是可以消除城市土地具有利用評價指標之間的相關影響,因為主成分分析法每一個變量都是獨立的不相互影響的[4]。其次是可以減少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指標選擇的工作量,因為指標選擇過程是一個需要耗費大量研究的工程,因此在選擇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的評價方法的使用,要優先選擇那些工作量比較少而且達到的效果比較好的評價方法。最后是主成分分析法是按照方差大小順序進行有序的排列,在對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的分析過程中,可以優先考慮一些比較重要的因素,也可以忽視一些不重要的因素,不會因為那些次要的因素增加評價過程的工作量。
3.2主觀賦權法
主管賦權法在城市土地集約利用中比較常用的就是層次分析法,因為層次分析法主要是將比較復雜的問題分解。比如通過人們的主觀判斷,對每一個層次的因素進行比較排列,確定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最后將這些影響因素聯系起來,做一個綜合性的排序,作為最后決策的依據。
結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中,人們對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的重視度非常高,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續利用方面。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續利用是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而制定的發展戰略,因為我國的資源比較緊缺,所以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是當前比較熱議的話題。
參考文獻:
[1]高惠君.南昌市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及其環境響應研究[J].2010.
[2]尹君,謝俊奇,王力.基于RS的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方法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2007(05):105-112+185.
[3]喬偉峰,孫在宏.GIS輔助下的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潛力評價方法研究——以江蘇省蘇州市為例[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4(01):36-39.
[4]張念,肖榮閣.當前國內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研究現狀及趨勢展望[J].中國礦業,2013(S1):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