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雪巖
【摘要】從培養學生的物理興趣、示范性習題、例題演練、基礎訓練、模型演練、試題中的“小題大做”等幾方面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小題大做”進行深入分析,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有效幫助。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物理?模型演練?基礎訓練?示范性習題
在物理的學習過程中,可以適當地采用“小題大做”的方式,在新課程的大環境下,運用新的教育標準,秉持“以人為本”的核心要義去指導學生學習物理。老師要時刻對學生學習的過程予以關心,從試題入手,將小試題分開,依據其中龐雜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
一、培養學生的物理興趣
在教師教學物理的過程中,只有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才能使學生對學習物理有更好的動力。而對于興趣點的激發,一定要“小題大做”。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老師普遍會為了年級的學習進度而主動放棄一些有趣的物理實驗,學生在課堂上主要學習枯燥的理論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會降低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還能因此讓學生對學習物理產生很大的抵觸心理,以至于降低物理的學習成績。所以在新課程背景下的物理課堂授課過程中,教師應當盡可能地多采用一些生動的例子,多組織學生參加物理實驗,培養學生的興趣,將生活實際與物理原理有效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能夠積極學習一些新物理原理。例如,物理實驗就能充分滿足這一點,物理實驗以其本身的生動性、形象性和直觀性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以實際的自由落體實驗為例,老師事先可以讓學生準備相同的兩張白紙,將其中一張放平,另一張團成一團,然后將兩張紙同時無初速地釋放,并與學生及時探討實驗的最終結果,以此種實驗性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興趣點。
二、重視解題訓練
1.示范性習題。高中課題上有很多的練習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和代表性,利用對其的想象進行適當地延展,完全可以有效地發揮試題中系統性和整體性方面上的潛能,以方便實現各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實現練一題、帶一類,方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從整體上對于物理的學習產生架構上的理解,同時學生思維的延展性能夠提到提升。學生可以在平時的課題練習中,及時地整理和分析自己常犯的錯誤,不能出現懶惰心理,同時結合試題回歸于書本,對照書中的各項知識點進行重新梳理,并結合自身對模糊的知識點有針對性地選擇試題,尋找一些“質同形不同”和“質不同形同”的練習題進行練習。
2.基礎訓練。老師可以利用基礎訓練以達到實現學生深化物理學理論的目的,此方法是有效提升學生思維運轉能力的重要方法,關鍵性就在于對試題的精準把握,著重挑選一些有示范作用的試題,并進行練習,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這種方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能通過對重點知識的劃分和學生的整體提升進行連接。同時,也具備一定的啟發功能,有效地激發學生思維的運轉能力,以便于學生對物理知識有一個質的提升,幫助學生在實際答題過程中要弄清楚答題正確和錯誤性思路,并靈活地運用物理知識進行不同方式的解答,引導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進行思維上的多變和開發。(1)例題演練。對于試題教學,主要在于思維上的延展,督促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嘗試一題多種方法的解答,一種題型上的多種思考,以便于形成長期的記憶。在單元試題的教學之后,老師應定期地安排模擬考試,將例題進行精挑細選,主要選擇較為新意的試題。同時,要求學生在固定的時間內進行答卷,老師也應在學生答完試卷的第一時間對卷紙進行及時評分,根據試題的總體反饋,有針對性地評講。對于難度較大的試題爭取不在課堂上講,因為通常此類試題較為復雜,涵蓋的知識點較多,針對性弱,可以讓有能力的學生在課下進行反復地鉆研;在課堂上要主要評講一些學生經常犯錯、難度也相對較低的經典例題。(2)模型演練。通過物理模型可以幫助學生增強對物理知識點的理解能力,引導學生針對不同的問題進行研究,采用不同的應用物理模型、構建物理模型的實際方法。例如,在教學動量守恒的過程中,利用小球從圓弧槽中的滑落,不參考摩擦力的試題進行分析,構建了此類試題的模型:第一,不參加摩擦力,在水平的方向上刨除多余的外力,實現系統的動能守恒;第二,小球與圓弧槽只借助重力的作用,無機械能和其余形式能量上的轉化,以實現機械能的守恒。老師在課堂上應主要根據模型進行講課,模型是解題的關鍵所在。另外,老師在挑選模型時,應選用最符合試題的模型,因為模型的適配度影響最終的試題結果,如果老師在選用模型上沒有找到與試題適配的模型,便會大大降低學生對于物理原理的理解能力,從而影響學生對于試題的解答。
3.綜合串講。對于綜合性試題,可依據試題的關鍵程度和實際的考試狀況將答案分成詳解和略解,適當的例題可以進行一題多解,充分地為學生提供多種理論依據,并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在此方法上,還可以采用“以練帶講”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整個物理體系,梳理物理結構,幫助學生對于力的線索、能的線索和動量的思路進行有效的整合,將知識點進行串聯,利用知識的跨度對綜合性試題進行深入分析,以提升學生對于綜合知識的掌握能力。另外,老師在課堂上授課時,應對物理試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對于班級中多數學生已經掌握的,但是少數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還沒有掌握的情況,老師可以對于極個別的學生進行單獨輔導。
4.試題中的“小題大做”。在試題的選擇上應注重“小題大做”,對于理科的學習,不借助大量的練習是不可能提升學生的實際運算能力、速度和對理論知識點運用的靈活性,少量的練習只能導致學生的思維應變能力的降低。所以在平時老師向學生推薦試題時,應利用“小題大做”的形式,比如可以將一些“小題”有針對性地借題發揮,對于題型進行整理,不斷對于解題思路進行選擇,以求在學生正確解答試題的基礎上還能簡化其步驟,運用最合適的方法對試題進行巧妙的解答,在會中求美,在實際的求解過程中要采用性價比最高的方法。此類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試題的更多解法,也能增強學生對于試題的解題合理性和適配性,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探索欲和創新能力。
三、重視師生關系的培養
老師和學生之間只有保持著密切的聯系,才能實現引導學生學習的最佳效果。教師只有在學生學習期間頻繁地跟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多溝通、多聯系,熱情地幫助學生,才能有效地增強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在精神層面上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在學習上多加指導,幫助落后學生的學生成績逐漸趕上其他學生的步伐。適當地關心學生的生活,提醒學生勞逸結合,以防止出現學習疲勞的情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一些內部或者外部的原因導致注意力渙散、學習狀態松懈、態度上散漫的情況出現,老師應給予適當的心理上的關心,并幫助學生及時調整狀態,逐漸培養和學生之間的情感。
在整個高中的物理教學中,采用多種方式讓學生重新樹立對物理的認識,培養學生的興趣點,利用相關的道具模型幫助學生理解有關的物理知識,均可以促進學生對于物理知識點的理解能力,以實現學生物理水平提高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龔卿.高中物理教學中引用形成性評價的方法和途徑[J].科學大眾,2019,(04):14.
[2]楊詠泉.高中物理項目式學習設計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9,(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