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媚 張毅

[摘要]企業管理課程是經貿類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在1+X證書制度改革背景下,對企業管理課程進行創新創業教學改革,避免人才培養滯后于產業發展需求。針對高職高專存在的固定的教學制度、定位趨同化、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分開、教師實踐能力不足以及考核方式固化等問題,提出改革課程標準和考核方式、構建校企協作的創業教育體系、結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開展課程創新創業教育和編制具有行業地域特色的教材等措施,適應產業發展需求。
[關鍵詞] 1+X;高職高專;企業管理課程;創新創業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5-3283(2020)05-0120-03
Abstract: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urse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economic and trade majo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1+X certificate system refor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eaching reform should be carried out for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urse to avoid talents training lagging behind the need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ch as fixed teaching system, convergence of orientation, separ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fro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lack of practical ability of teachers, and solidification of assessment method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meet the need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uch as reforming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constructing enterprise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arrying out curriculu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compiling teaching material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1+X; Higher Vocational Eeducation; Business Management Cours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Reform
解決“三農”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村農業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應用型人才,是鄉村振興持續發展的根本之計,也是農林職業院校的責任所在。
2019年開始,職業院校試行的1+X證書制度是職業教育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如何結合1+X證書制度進行企業管理課程創新創業教學改革,是本文要討論的內容。提高高職高專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要有一個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在這一體系里至少包括政府、企業、高校和家庭參與等因素。
一、1+X證書制度在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中的指導意義
從創新創業的人才培養角度看,2019年開始,職業院校試行的1+X證書制度對職業教育的發展至少有以下幾點意義:
(一)1+X制度促進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提高
1+X試點本身就是教育改革創新,它由政府組織,企業和高校共同參與執行,因此整個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都融入里面,必定效率更高。“1”是“學歷證書”,“X”是“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X”與過去的職業資格考試又不同,內容上更加注重融入行業的職業標準。這一制度的出現,改變了部分學生只為拿本畢業文憑在學校混日子的思想。要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必須融入企業的職業標準,提高實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和創新創業能力。短暫的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并不能滿足其職業生涯發展的長期需求,長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才是技術技能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二)1+X證書制度為人才培養模式和評價模式改革指明方向
1+X證書制度中“1”重視理論基礎和基礎技能學習,“X”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側重于技術技能人才的最新需求,實行動態評價制度,這充分體現了職業培訓內容的時效性、針對性。職業教育在進行人才培養方案中,根據高職教育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總體目標,在專業調研和對崗位群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進行分析的基礎上,以高職各專業的學生就業為導向,以實體企業為背景,緊密聯系企業的崗位群要求,培養具備一人多崗、多崗兼顧的能力的人才。因此,人才培養方案要以企業的職業標準為基礎,做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1+X證書制度對技術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術技能人才不僅需要熟悉不同專業的崗位群,還需要了解生產和服務對象的需求及其發展動態,需要掌握生產組織形式和技術手段發展動態。這顛覆了傳統的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打破了傳統、靜態的結果評價,更加重視不斷學習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避免人才培養和社會培養滯后于產業發展的需求。
二、1+X視覺下林業院校企業管理課程創新創業教育沖突分析
(一)現代技術與現有教育創新思想沖突
1+X證書制度旨在培養適應當前企業需求的人才。當前,我國正處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艱難時期,結構性失業問題突出,包括智能制造(銷售)代替人工,出現無人銀行、無人餐廳、無人超市、無人車間和智能物流等,傳統貿易向跨境電商發展,知識更新難以適應技術變化,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大大沖擊了傳統的課堂教學。為此國家發布的職業教育標準體系里加入了人工智能課程。人工智能不但是工業技術上智能代替人工操作,在學習上機器也能代替人腦甚至超越人腦,學生需要大量記憶和計算的知識機器都能做到。因此人們應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法,適應現代技術的發展。
(二)固定的教育制度和短期功利主義價值取向與創新思維沖突
在固定框架的教育制度里,學生按固定模式進教室學習,按固定制度管理,約束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壓制了學生好奇心和創造力。
1+X證書制度尋求的是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職業技術人才,而不是只能適應短期發展的需要。短期功利思想者,在教育上創新則表現為盡快多發論文、創造利潤,缺乏更高的追求和可持續發展的理想。哲學告訴我們矛盾時時存在處處存在,創新的本質,就是找到萬事萬物內含的那個矛盾,然后把它轉化成別的矛盾。蘇聯發明家阿奇舒勒創立了“問題解決通用技術(TRIZ)”,阿奇舒勒認為:解決一個現實中的麻煩,首先應該明確的是這個麻煩背后的核心矛盾是什么。他認為“創造力就是正確表述問題的技能?!币虼藙撔戮褪遣粩鄬ふ颐?,然后不斷尋找答案,而不是固步自封。
(三)學校定位趨同化與創新思維沖突
千校一面,特色不鮮明。例如福建省高職院校同質化嚴重,60%以上高職院校設置計算機類、工商管理類專業,工科、醫科人才培養能力不足,有鮮明行業特色的院校少。財經類專業多、女生多、獨生子女多等特點,吸引力下降。比如林業院校的企業管理課程中,林業知識與該課程沒有深度融合,林業特色不明顯,不能很好體現林業服務和林業融入鄉村振興建設。
(四)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課程形成兩張皮
在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中,一是理論教學有余,實踐教學不足。雖然專業課有實踐教學課時比例規定,但主要形式在于安排實習周,許多做法相當于平時作業,實習周許多老師指導不到位,放任學生自己去網絡找答案,學生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有待于提高;二是學校雖然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但創新創業教育內容是單獨存在,主要也是理論介紹,課時只有16課時,沒有與專業課程教學設計關聯,從而導致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缺少協同性。這種互不干涉的教學模式不能系統提高學生專業的創新創業素質。
(五)企業管理課程未把創新創業教學作為重點
目前,高職院校的企業管理課程主要圍繞管理職能傳授管理工作需要的知識及技能要求,一般是設置在理想的狀態下進行管理,而當今世界瞬息萬變,飛速發展,唯有適應變化才能更好發展,管理課并沒有把創新創業作為教學重點。
(六)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落后
高校創新創業的師資力量匱乏,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多數教師還是從學校畢業生里招聘。而高校教師以科研水平論英雄的評價導向,導致對實踐性要求很好的職業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仍沿用大班制進行課堂授課,一些雙創教育只能紙上談兵。
三、1+X背景下企業管理課程創新創業改革探析
通過以上對管理學創新創業教育的反思,在1+X背景下企業管理課程創新創業教育應該進行改革。
(一)對企業管理課程標準和考核方式改革
第一,修改課程標準。課程標準里每一單元的教學目標都要有創新創業的綜合能力的要求,如喚醒雙創意識、培養雙創思維、制度創新等。具體在“創新與創業發展管理”這一單元設計模擬成立一個公司,包括選項、給自己的企業起名、制定企業標志與理念、進行團隊建設等程序、制定一份完整的創業計劃書,并積極參與學校的創新創業比賽;“組織管理”這一單元模擬設計組織的組織結構、進行組織CIS設計;戰略管理這一單元,設計觀看世界500強CEO采訪錄,加深學生對公司戰略管理的認知,并了解他們的創業經歷,撰寫學習心得。
第二,結合1+X證書制度考核要求優化課程內容。如根據物流1+X證書制度基本技能考核要求,將自我管理、5S現場管理方法、“魚骨圖”目標導向分析法、PDCA循環質量管理法、企業文化等內容納入企業管理課程教學內容體系里。
第三,結合林業院校特點優化課程內容。在企業管理課程的理論教學內容里,融入林業企業特點和林業企業管理的特點。根據企業管理課程的特點,將“創新管理和創業發展”作為一個單元專門講授,作為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來學習。
第四,課程考核方式改革。高職教育應該創造更加寬松且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的考核方式,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己朔绞娇砷]卷開卷相結合,理論實踐相結合,線上線下相結合。如將原來的考核比例5:5(平時作業成績:階段考核)改為3:3:4,其中30%是日??己顺煽儭?0%是管理知識的階段考核、40%是針對創新創業內容的考核。日常考核成績以作業、實訓報告、工作頁、課程平臺作業、匯報、演示等為主。工作任務評價采取自我評價、團隊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階段測試成績以技能測試、上機考試、課程平臺考試、撰寫小論文、課程設計等為主。創新創業教學環節的考核以實踐活動為主,鼓勵保持年輕人的好奇心,如在創新創業設計、參加實踐活動等具體活動中有管理思維、管理方法和管理能力的創新,考試答案應該是參考答案,而不是標準答案。
(二)構建校企協作的創業教育體系
構建校企協作的創業教育體系,需要學校層面力量的支撐,例如邀請企業家到校上課、開講座,尤其是校友企業家更有教育效果。在開發行業特色教材的時候邀請行業企業參與并提出有關創新創業方面的建議與意見,建立實訓基地加強與企業的對接等。暑假布置實踐任務,學生去企業實踐加分。
(三)提高教師實踐創新能力
教師應利用假期、課程實習等機會,下企業進行實踐學習,提高實踐教學能力。學院在相關的職稱評定制度中要對不同職稱評定都有教師下企業鍛煉的時間要求,以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從而激發教師實踐學習的動力。
(四)因地制宜開展課程創新創業教育
結合當地的主要經濟特點、資源優勢等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開展創業教育,探索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之路。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地處山區南平,具有中國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是全國重點林區,也是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非常適合進行林業院校特色的林業企業管理創新創業教育。
(五)編寫特色教材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綱,以問題為導向,從職業能力需求出發,把教材體系轉換成教學體系;根據創新創業建設要求,邀請林業企業管理人員參與編寫具有林業特色的校本教材,在專業需求調研的基礎上,整合教材內容,把創新創業內容融入專業教材,探索、凝練符合林業行業和服務區域經濟的,增加以創新創業為具體目標的理論教學專題的《單元8 林業企業創新發展與創業管理》,提升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如圖1)。
(六)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教學
充分利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現代手段,充分利用VR等技術,利用仿真模擬情境教學手段,增強理性與感性的聯系,提高教學效果。
四、結語
根據2019年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企業管理是經貿類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在高職高專實行1+X證書制度背景下,企業管理課程只有增強課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課程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才能適應這種長期可持續發展教育制度和社會的快速發展變化。
[參考文獻]
[1]朱姿諾.美國高校創業教育:歷史、經驗與啟示[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2]張瑞林.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管理學課程建設研究——以武昌首義學院為例[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2(2) :109-113.
[3]張鋒.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美術專業教育現狀及改革對策研究[D].河南:河南師范大學,2011.
[4]高娟 等.在VB教學中培養學習興趣并提升學生的編程能力[J].現代計算機,2018(11) :60-63.
[5]束靜.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業教育研究——以A大學實施創業教育為例[D]. 安徽:安徽師范大學,2017.
[6]李姝. X高職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 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4.
[7]孫國琴 等.電氣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初探[J].現代職業教育,2016(30) :51.
(責任編輯:郭麗春 董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