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煥玲
【摘要】功能對等理論在英語文本翻譯中的應用,將有助于提高英語文本的翻譯質量,豐富英語文本翻譯的理論內涵。奈達功能對等理論要求在翻譯過程中,保留原文的內涵及語義,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基于此,簡要論述奈達功能對等理論的基本內容,并分析奈達功能對等理論在英語文本翻譯的主要應用原則,詳細論述奈達功能對等理論的應用策略。希望通過本次分析及研究,旨在加強奈達功能理論在英語文本翻譯中的適用性。
【關鍵詞】功能對等理論 英語文本翻譯 應用策略
功能對等理論由著名的美國語言學家尤金·A·奈達提出:在翻譯中應堅持翻譯內容的功能對等,即翻譯不能過分追求語法的準確性及文字對應,而是應在兩種語言之間實現功能對等。奈達功能對等理論的提出,有效地減少了源語與目的語之間的轉換客觀標準,能夠降低翻譯差異出現的次數。翻譯活動中,恰當、自然及對等的方式,是體現源語信息及內涵的主要方式,在具體的翻譯過程中,應從詞匯、語句等方面實現翻譯對等。基于奈達功能對等理論,可保證英語文本翻譯的準確性,再現翻譯源語的文化內涵。
一、功能對等理論的基本論述
奈達功能對等理論中,形式對等主張在翻譯過程中,將兩種語言形式及翻譯內容作為重點。首先,基于形式維度進行分析,翻譯工作者在翻譯過程中,需保證英語翻譯文本信息與源語中的對應信息相吻合,主張將源語作為翻譯的根本,翻譯形式為重點內容,而翻譯內容則處于次要位置。其次,奈達功能對等理論中,翻譯形式對等需要注意以下三個要素,即語法單位、詞匯用法的連貫性、尊重原文文本的意義。具體包含:名詞翻譯為名詞,動詞翻譯為動詞;短語及句子應具有完整性,不能重新排列及重組句式;保留穩重的標點符號、段落劃分及總體格式。
二、功能對等理論在英語文本翻譯的應用原則
(一)保留原文特色
奈達功能對等理論主要作用為,再現源語中的文化內涵,消除兩種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性。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保留原文的特色,努力創造出符合原文的語義的內涵及原文文化特色的翻譯作品。基于奈達功能對等理論僅從翻譯,將提高翻譯內容的準確性與整體性。兩種語言之間的互相轉換,由于代表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內涵,文化之間具有差異性與相似屬性,在文本翻譯過程中,無法完全呈現出與原文文化內涵相同的翻譯作品。翻譯活動需要最大程度再現源語文化,確保翻譯內容保留原文的特色。
(二)再現原文語義
翻譯過程中,若意義與文化之間不能同時兼顧,翻譯者需要舍棄形式之中的對等,借助轉變譯文原文的形式,在相處原文語義及文化的目的性。例如,在英語俗語中“white as snow”,普通的漢語翻譯中,可譯為“白的像雪”,但是在熱帶地區生活的人們全年無雪,因此,在其文化知識背景中,對于雪的純白及潔凈概念不夠了解。借助奈達功能對等理論,通過改變翻譯中詞匯的形式消除文化中的差異性,針對不同的文化背景,翻譯中的比喻對象可進行變化,如“白如云彩”“白如鷺毛”等。
三、功能對等理論在英語文本翻譯的應用策略
(一)功能對等理論指導下的詞匯翻譯
奈達功能對等理論指導下,英語文本的詞匯翻譯。首先,詞匯翻譯將使用到詞性轉換法,英語與漢語中在詞匯的語義不完全對應,并且詞性的對應性較低。詞性轉換是中英翻譯中常見的方式,即針對原文中的詞性進行變換,例如將名詞轉換為動詞,介詞轉換為副詞等。詞性的轉換有利于實現原文再現,實現功能對等的翻譯目的。例如:“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萎縮,未來只有一線希望。蘋果也無法幸免。目前,蘋果iPhone營收占到其全部營收的61%。蘋果公司將通過創新,解決此問題。”這應翻譯為:“The global smartphone market is shrinking and there is only a glimmer of hope for the future. Apple is not immune. Currently, Apple's iPhone accounts for 61% of its total revenue. Apple will solve this problem through innovation.”其中“through”能夠增強翻譯的流暢性及可讀性,提高閱讀體驗。其次,意譯法是指在形式及意義對等沖突時,譯者應優先考慮意譯對等,采用意譯方式更好地傳達原文意思。例如“Seed dispersal”為“散播種子”的意思,在政治中通常翻譯為“實施新政策”。
(二)功能對等理論指導下的語句翻譯
英語與漢語的差異性較大,英語為屈折語,而漢語并非屈折語,在翻譯的過程中,英語較為重視形合,句法的結構嚴謹,具有表達精準的特征。因此,在奈達功能對等理論指引之下,英漢翻譯應選擇適合的翻譯技巧。首先,奈達功能對等理論指導下的語句翻譯,順序翻譯法較為常見。采用順序翻譯法,翻譯者能最大程度上實現翻譯的內容與形式的對等。例如,“對于經濟增長速度來說,很多人認為越快越好。但是如果增長速度過快的話,過快的經濟發展會隱藏很多弊端。”在順序翻譯法指導下,將翻譯為:“For the speed of economic growth, many people think that the faster the better. But if the growth rate is too fast, too f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hide many drawbacks.”其次,換序翻譯法難度較大,需要翻譯者厘清句子中內在的邏輯層次,按照目的語的語言表達習慣進行順序調換,實現翻譯功能對等。例如,在英語中“November 1,2018”為“2018年,11月1日”的表達,但是與中國的日期表達習慣不符,這時翻譯者可進行順序調換,確保翻譯內容的流暢性。
(三)功能對等理論指導下的語篇翻譯
功能對等理論指引下,語篇層間功能對等翻譯,銜接與連貫是主要的要求。語篇的翻譯銜接是基礎,將展現出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邏輯性,提高譯文讀者的閱讀流暢感。連貫性是展現語篇深層結構的組織形式,將為譯文讀者呈現出整篇文章的關系網絡。基于功能對等理論的指引,翻譯基于整體的框架進行研究,深層次的連貫性十分重要。因此,翻譯者需要堅持奈達功能對等理論,在英漢互譯過程中,將英語明顯的連接詞翻譯出來,便于能夠準確地理解原文。例如,and、when、as soon as possible、which、however等。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之間的經濟合作及文化交流更為密切,因此,世界范圍內對于翻譯的需求數量及質量要求不斷提高。奈達功能對等理論對翻譯實踐活動影響較大,有利于實現譯文與語言文的內容及意義對應,堅持“讀者反映論”,通過詞性轉換法、換序翻譯法等,減少翻譯內容的理解障礙。
參考文獻:
[1]鄭嵐.交際翻譯理論與動態功能對等理論在醫學英語翻譯中的應用[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4,(04):142.
[2]黃林娟,劉芹.淺談功能對等理論在科技英語翻譯中的應用——以科技英語長句漢譯為例[J].語文學刊,2013,(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