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嘉
摘 要 現代企業管理中,全面預算管理已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模式。全面預算管理可以通過整合企業內部業務、資金、信息等各種資源,全面考核、控制、評價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和企業價值最大化。然而,當前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還存在戰略意識薄弱、預算編制不準確、預算管理不到位、預算工作量大等方面的問題。據此,本文從構建科學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采取不同方法提高預算的準確度、建立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措施建議,以期為我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貫徹和實施提供借鑒。
關鍵詞 全面預算管理 困境 解決對策
近幾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許多企業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也在逐步地提升,學習和引進了許多國外知名企業有效的管理理論和方法,全面預算管理就是其中之一。該制度有效地貫穿在企業發展、生產的各個環節。相較于傳統的預算管理方法,該模式變得更加科學合理,編制方式多樣,注重企業發展的各種指標,有效地推動了企業的良好發展和運作。
一、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概述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根據自身的戰略發展目標,對今后企業發展情況的預估和籌劃,將未來可能進行的一系列經營活動所需的財務和非財務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使企業的經營、投資、發展在一定的標準范圍內進行。其需要對執行過程進行全面的監督、把控,以及科學的分析評價,并將分析結果上報給企業管理層。由企業管理層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干預與調整,從而使企業的經營發展方向在正確的軌道上進行,使企業的發展更加接近戰略目標的管理過程。
全面預算管理就是要“全面”,全過程、全方位控制,要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全過程控制即對企業各種經營活動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一條線,編制、執行、調整、考核過程要完備,缺一不可。全方位控制是指全面預算管理的內容,將公司所有的生產經營活動都納入預算管理并協調統一。全員參與即要使能引起經濟事項發生的所有人員均參與到預算管理過程中,要包括投資中心、利潤中心、費用中心、成本中心等所有單元的人員。全面覆蓋即所有的經濟事項、業務單元均納入預算管理,銷售、生產采購、費用報銷、薪資支出、納稅行為、企業文化建設、營業外收支、黨團建設等活動都屬于經濟事項,采購、生產、銷售、管理、研發、計劃、投資、黨眾工團等部門都屬于業務單元,預算管理要深入其中。
二、現代企業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控制企業的成本
在現階段的企業發展中,各項成本的有效控制有助于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增強。因此,在現代企業中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能從整體上進行各個預算表之間的統籌和平衡,降低了不良預算投資的發生率,為企業降低了投資風險,促進了各項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有助于提高企業勞動生產效率
在全面預算管理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很多部門的溝通與協調,這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達成全面預算的統一。在現代企業中進行全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從整體上進行統籌和規劃,樹立了全員的戰略目標意識和大局意識,這樣就有效節約了溝通時間,提高了企業的勞動生產效率。
(三)有助于企業管理機制的有效完善
在評價企業管理機制的過程中,是通過各項關鍵性考核指標來體現的。而全面預算管理又是開展績效考核的基礎。在現代企業中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能進一步深化績效考核體系,從而有助于企業管理機制的有效完善。
(四)有助于企業資源的統籌優化
在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實施的過程中,對企業內部資源進行優化分配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內容。而在現代企業中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會將各個系統的資源需求進行整體的表現,并根據企業經營日標的制定,對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和調用,以此達到資源共享效用的最大化,實現企業資源的統籌優化。
三、目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全面預算管理集計劃、組織、控制、協調等功能于一身,是企業不可或缺的管控工具,是戰略實施的基本形式。但在實際工作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一)預算管理機制、制度體系不健全
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企業的預算管理較松散,沒有結合到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去,沒有起到指導作用。具體體現有:第一,預算編制方式很大程度上采用權威式,上級主管部門或最高管理層直接下達目標,如與基層或下級單位之間缺乏了解,有時候數據嚴重脫離實際。第二,不懂財務或不熟悉業務,無法正確判斷企業產品市場及外部環境,閉門造車,做出來的預算偏離實際。第三,企業未建立系統、完善的預算組織體系與相關考核、監督制度,預算沒有結合考評,超不超、準不準無所謂,缺乏激勵機制,不能與企業從業人員的切身利益結合在一起,導致人員沒有主動性和積極性。第四,預算部門與業務、職能部門之間相互推諉,搶占資源配置。站在本部門立場去爭取對自己有用的預算指標,推卸責任指標,有時甚至會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造成企業預算整體性或執行性不強,預算目標無法實現,預算管理流于形式,無法發揮實際作用。
(二)員工對全面預算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認識不足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種新型的預算管理理念,在企業經營實踐中的積極作用已得到了各界的廣泛認可。這就需要企業熟練掌握全面預算管理相關的專業知識。在大部分企業的預算管理活動中,對全面預算管理的認識是相當有局限性的,他們誤認為全面預算僅僅是財務部門的工作,片面地認為全面預算管理僅為財務部門負責,由財務部門來進行全面預算管理。這樣可能最終演變為:全面預算=財務預算=財務部門的預算,業務部門的參與度低,全面預算的作用和功能難以有效發揮。沒有體現全面預算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全程跟蹤,也就不能合理保證預算目標的實現。
(三)預算編制方法落后,過于僵硬
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深重,所以導致我國在應用預算管理時,很多情況下都是照搬西方的管理模式,對我國本身的發展情況并不適用。過于僵硬化的預算模式,缺乏實際情況的參考,無法發揮實際作用。而且當前使用的預算編制方法過于落后,只存在普通的減量或增量預算法,只是簡單地將過去的預算作為起點,在過去的預算基礎上,添加一個增量或減量。沒有考慮企業經營活動的變化,對于基期數據等其他因素更是無從考慮,這也就導致我國預算編制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學性,且太過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