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衛玲


【摘要】目的 分析整體護理在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 隨機將我院收治的55例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分成兩組,給予A組27例患者實施基礎護理干預,給予B組28例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 B組護理后的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護理滿意度、ST段壓低減少次數、下移減少量、Q-T間期、P-R間期明顯優于A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實施整體護理的護理效果顯著,利于患者心臟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整體護理;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5..02
冠心病主要是指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血管病變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出現缺氧或缺血現象導致的心臟病,經常發生在老年群體[1]。較為常見的類型為無痛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絞痛、缺血性心力衰竭及猝死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2]。在針對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有效的護理措施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分析整體護理對于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療效,我院針對收治的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55例進行了分析。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55例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分成兩組,A組27例患者中男16例,女11例,年齡60~81歲,平均(72.15±3.46)歲;B組28例患者中男18例,女10例,年齡61~80歲,平均(72.17±3.45)歲。兩組老年患者的資料不存在明顯的差異,具有較高的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A組27例患者實施基礎護理干預,主要包括為患者實施遵醫囑的對癥處理、生命體征指標的監測、叮囑家屬相應的注意事項等基礎性的護理措施。
給予B組28例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整體的個性化宣教: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年齡、文化程度及對疾病了解程度等為患者實施個性化的健康宣教,采用PPT教學、講座宣傳及一對一問答等多元化的宣教方式提高患者對于自身疾病、治療護理及預后等的認識,促進患者及家屬全身心的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及護理,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2)整體性的心理疏導:多數老年患者由于疾病帶來的不適、擔心治療效果、擔心治療費用或給子女添負擔等因素的影響均會在緊張、易怒、焦慮、害怕等狀態中,甚至部分老年患者會出現放棄治療或不堪疾病痛苦自殺的行為,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應定期為患者實施心理評估,結合患者心理測評結果給予合適的心理疏導緩解患者內心壓力及負面情緒。在日常護理過程中指導患者深呼吸、精神轉移、視覺及聽覺轉移等方式轉移自己對于疾病的關注程度,保證換證身心健康。(3)整體性的飲食指導: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對患者日常的飲食習慣進行了解,結合患者病情程度及飲食喜好等為其制定動態變化的飲食計劃,與營養師共同制定科學的飲食搭配,多給予患者富含維生素、纖維素及蛋白質的食物,忌食用煎炒油炸、油膩、辛辣刺激等食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4)整體性的運動干預:在為患者實施護理過程中應結合患者病情的變化、年齡及身體素質等為其實施階段性的運動干預,注意運動量、運動強度及運動時間,指導老年患者打太極拳、上下樓梯、快走等運動,避免劇烈運動,減少患者心臟負荷及心臟不良事件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護理后的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護理滿意度、ST段壓低減少次數、下移減少量、Q-T間期、P-R間期等指標的差異。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對兩組老年患者的各項觀察指標情況進行統計學處理。
2 結 果
2.1? 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護理滿意度
兩組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護理后的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2.2? ST段壓低減少次數、下移減少量、Q-T間期、P-R間期
兩組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護理后的ST段壓低減少次數、下移減少量、Q-T間期、P-R間期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
3 討 論
整體護理屬于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護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在實施護理操作過程中將注意力集中在患者所處的環境、心理狀態及物理因素等對于疾病康復產生的影響方面去,將現代化護理作為指導與標準,將護理程序作為中心,將護理及護理管理中的各個環節系統化的一種護理手段[3]。以患者為中心,一切從患者的疾病出發,針對患者實際情況給予全面、整體、綜合的護理措施。針對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實施整體護理主要包括實施疾病的健康宣教護理,提高患者及家屬對于疾病的認知及了解程度,促進患者配合度的提高。實施心理護理干預,有效緩解患者由于疾病產生的不良情緒及心理壓力。實施飲食及運動等方面的護理能規范患者的生活習慣,提高患者身體的免疫力及抵抗力,促進患者預后,減少心臟不良事件的發生,促進患者預后[4]。本研究結果發現,針對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實施整體護理能顯著改善患者ST段壓低減少次數、下移減少量、Q-T間期、P-R間期等指標,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促進患者預后及康復。整體護理后的臨床各項指標明顯優于實施基礎護理的A組患者。
參考文獻
[1] 陳世紅.整體護理在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22-23.
[2] 丁文萍,岳曉莉.整體護理對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護理中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2(54):260.
[3] 劉華英.整體護理在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健康之路,2018,22(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