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高中課程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從學生的智育和德育層面上來說,語文對于高中生三觀的形成發揮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不僅能穩固其三觀的形成,還能促進高中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本文對于高中語文教材中文言文的德育價值進行了分析,筆者認為,創造富有傳統文化氛圍的課堂環境、進行傳統文化的專題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傳統倫理道德觀念,是對于現代語文文言文課堂進行優化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文言文;德育價值;策略探究
一、引言
語文是學生高中學習過程中的一門必修課,而文言文是高中語文的學習中的核心部分。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文言文的教學時,應當立足于文言文課堂教學實踐經驗,充分了解學生的對于文言文學習的真實情況,培養學生自覺學習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審美感知能力。高中文言文教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感知并掌握文言文中的德育價值,并且隨著課程的改革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文言文教學的課堂效率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
二、高中文言文德育價值現狀分析
(一)仁愛為懷
“仁”在中國古代的是一種含義非常廣泛的概念,其中包括孝、悌、忠、禮、知、仁義、恭、寬、信等內容。在高中的文言文課文中,十分著重的體現了“仁愛”這一重要思想觀念。仁愛思想的傳承發展貫穿在中國倫理道德發展進程的整個過程。比如文言文篇目《寡人之于國也》,孟子與梁惠王的討論:“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正是“仁愛”思想的體現。
(二)義理為先
“義”的含義廣泛指道義及道德準則,也可以解釋為道義維護下的公共利益。義利問題同時涉及到了道德層面和物質層面上的利益相關問題。站在不同的視角或立場之下,不同的角度形成了眾多的主張和看法。其中,重義輕利,尚義去利;重利輕義,尚利去義;義利兼顧,義利并重,這三種觀點概括了大部分人的主張。在中國古代傳統的倫理道德背景下,大力提倡的是重義輕利,尚義去利。從孟子的《魚我所欲也》中,“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看法就是此觀點的體現。
(三)國家至上
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每位公民的基本道德。“舍生取義”是儒家傳統文化中強調的重要思想,其深刻理解是在國家利益之前,不顧惜自己的生命捍衛國家主權。在傳統的中國文化背景下,愛國與忠君是密切相關的兩個方面,旨在告訴人們愛國需忠君,其本質是為了維護古代封建統治。偉大的詩人屈原以自身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愛國忠君”的含義。在高中文言文篇目中,《屈原列傳》講述了這位詩人悲壯而偉大的一生。
三、利用文言文開展高中思想品德教育的課堂優化策略
(一)營造富有傳統文化氛圍的課堂環境
在新課改背景下,要充分挖掘文言文的德育價值和作用,首先,應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營造一個富有傳統文化氣息的課堂氛圍。這一氛圍的營造離不開高中語文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只有師生齊心,雙方都充分融入在課堂之中才有利于高效課堂的打造。其次,語文教師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主導作用,不僅僅在課堂中,還可以在課后向學生們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例如,語文教師在進行習作教學過程中,可以向學生布置與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知識相關的聯系。在進行課后作業講評時,教師也應該根據自身的教學計劃,引導學生向傳統文化方向靠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能動性。例如在《燭之武退秦師》中,教師可以靈活變動教學方式,嘗試采用課本劇的教學形式進行授課,使文言文更加生動、靈活,學生學習過程中興致更高。這種方法使學生可以在傳統文化氛圍的課堂之中更容易理解文言文中的德育價值。
(二)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的專題性學習
高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在新課程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在進行設計教學方案時,應根據學生的真實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進行傳統文化專題學習設計。例如,在進行秦漢歷史散文單元教學時,教師也應將秦漢時期的思想文化背景和歷史背景作為教學的重點學習內容教學。讓學生深入了解傳統文化背景,才可以充分學習文言文的德育價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儒家思想的德育價值,以充分理解文言文的深刻內容。在進行傳統文化的專題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在各個專題單元學習之間的聯系,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建立合理的知識體系,進行有計劃、有條理的教學方案,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將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引入班級思想建設工作
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過程離不開對于傳統倫理道德的學習,而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對于班級的思想建設工作十分重要。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的思想和教育價值在日常高中班級思想建設中并沒有完全體現出來。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日常文言文教學時,應當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言文中的傳統倫理道德思想的德育思想,引導學生積極挖掘文言文中的傳統德育價值,并在日常的班級建設工作中進行傳統道德觀念的實踐,正確引導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
結束語: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中中文言文成為了核心部分,而充分利用好文言文篇目中蘊含的德育價值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成為了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文分析了高中語文文言文篇目中所體現出來的德育價值,剖析了文言文教學課堂中的優化策略,以提高語文教學課堂效率。語文教育工作者也應該加強自身的教育理論學習,增強教學方案的創新性和高效性,以打造更高效的文言文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李麗君.淺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及改革策略[J].才智,2020(07):7.
[2]魏超.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現狀及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17(02):67.
[3]周春燕.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有效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0):206.
[4]唐金俠. 語文核心素養視閾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學策略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
作者簡介:
顏凈?出生年月:1985年10月?性別:女 民族:漢族 學歷:本科 研究方向:指向學科德育的高中文言文教學策略研究 單位: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海陽市第二中學?地址: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海陽市第二中學?郵編:26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