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錦林
2020年春節(jié),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給節(jié)日披上了灰色的外衣,也給每個人心上罩上了一片陰影。面對疫情,全國上下一心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保障我校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落實上級文件精神和要求,以開展“停課不停學”教學模式加入到這場戰(zhàn)斗中來。3月2日上午學校舉辦了線上開學典禮、線上升旗儀式。生活需要儀式感,即使在特殊時期,我們也可以用特殊的儀式延續(xù)美好。學校希望通過這個莊重嚴肅的儀式讓全體師生堅定信心、凝聚力量,砥礪前行、眾志成城,戰(zhàn)勝前路所有困難。
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促進教育信息化。
疫情來臨,成立領導小組、制訂方案,有序開展線上教育的新征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備課是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條件,準備工作做好了,才能有序可循,有備無患,有的放矢。各學科組長帶領本組教師研讀大綱和教材、分析學情、分配任務。集眾人智慧,取長補短。特殊時期,教師變主播,學生變愛粉。這是一次應急教學,一次新的嘗試,更是一次推動。網(wǎng)絡教育是實現(xiàn)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平時,我們習慣了傳統(tǒng)教學,總是不想嘗試、改變;此時,直播教學促進了學校及師生邁向信息化、多元化的進程。
二、利用網(wǎng)絡優(yōu)勢,集思廣益。
一是利用視頻會議碰撞創(chuàng)新。“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網(wǎng)絡教研和集體備課讓老師們形成了一種交流、合作、研究的學術氛圍,努力實現(xiàn)工具撬動和平臺互動,為讓孩子們進入規(guī)范學習的軌道而甘為孺子牛。
其次是教師主要依托“學優(yōu)平臺”“小程序”等系列網(wǎng)絡教育平臺向學生開展同步教學或輔導,同時預留相應的練習作業(yè),學生通過班級“學優(yōu)平臺”上傳由教師在線查閱。也就是說按照“教學—指導—答疑—作業(yè)—檢測”的流程進行工作。面對如此功能齊全的教學平臺,我感到非常興奮、激動,但怎樣才能利用好這個平臺成了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我主動進行嘗試,不懂的地方積極向技術指導員請教或在網(wǎng)上查找解決,努力發(fā)揮好網(wǎng)絡的優(yōu)勢服務于線上教學。
開展“線上教學”以來,面對嚴峻形勢,平小全體教職工在全方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教育教學,切實做到了停課不停學。讓學生勞逸結合,成長不停,靜待花開!
三、關注學生,不忘安全。
我校做好線上教育新課前完善工作以及線上教育準備,細化要求,做好線上、線下相銜接。自律是線上教育的必備條件,相信成長不停腳步的平小學子,會自覺做好每日學習要求,實現(xiàn)每日的點滴進步。
“希望與困難同在,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在這段特殊的日子里,關心學生更顯得尤為重要,每位班主任老師、課任老師,不厭其煩地每天對班級中每個同學的狀況進行視頻電話詢問,特別對預防疾病這一方面一再叮囑,一再督促、安排。此舉拉近了師生之間的感情,讓家長實實在在看到了老師對孩子無私的愛。做好疫情防控和線上教育工作,為師生筑牢生命安全防線。相信我們的學子定會收獲成長,我們一起靜待花開。
四、主題實踐,促進健康成長。
學校有心,學生有愛。實現(xiàn)學生更有價值的自主成長,豐富學生線上學習內容,積極倡導以身心健康為核心的系列主題教育,依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及學生作息規(guī)律,精心制定了線上實踐活動指南。如錄制抗疫小視頻、制作抗疫小抄報、學剪紙、學做兩個拿手菜、學和面、學包餃子、和家人做游戲、學衣、學釘扣、制作口罩、教學中的小實驗、發(fā)明科技小制作……
同學們雖然不能走進校園,不能坐進教室,不能一起玩耍,卻仍然可以感受到學校的關懷,仍然可以傾聽老師的教誨,仍然可以感受同學們的共同努力。
“平小少年,盡顯愛心。”假期中開展的“用繪畫致敬逆行者”“錄制視頻助力武漢”等活動,使同學們在熟知病毒危害的同時,為不顧個人安危奔赴武漢,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們所感動,充分顯示了平小學子的家國情懷!
不論前方有多少風雨,有黨和政府的領導與重視,有學校和老師的關愛與守候,同學們定能乘風破浪。
2020,讓我們從新出發(fā),去造就更加優(yōu)秀、強大的自己。新學期,歸來時,你已成長!成長不停,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