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海
摘要: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當前工業企業的發展中,要克服的難點在于將技術應用和維護保養等加以密切聯系,例如做好機電設備安裝之后的維護工作。機電設備安裝和維護技術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機電設備在工業生產的應用中,如果長期運行不可避免地會導致磨損、變形等問題,因此企業越來越重視機電設備的安裝維護技術。
關鍵詞:機電設備;安裝和維修;設備管理;要點探析
一、機電設備安裝、管理和維修概述
機電設備安裝過程分為安裝前的技術準備和材料準備、機械開箱檢查、基礎驗收、設備到位、線形、高度和找平、基礎二次灌漿和試運行。設備維修管理是以設備為研究對象,運用現代維修技術和管理理論和方法,對機械設備的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以提高設備的綜合利用效率和使用壽命。通過定期檢查和日常維護,在技術和經濟方面做到科學及時。在分析事故原因的基礎上,采取相應的維護措施,解決設備運行中發現的問題。在設備使用過程中,由于設計、材料、工藝和裝配工藝的原因,機械零件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故障,無法繼續工作。具體表現為磨損、老化、變形、斷裂、腐蝕等疾病。此外,在操作過程中,由于操作錯誤,會發生機械故障,這不僅會影響操作。設備的服務質量和正常的生產活動也降低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利用機械故障診斷與維修技術對設備進行檢修是十分必要的。具體方法包括主觀外觀檢查、振動試驗、噪聲測量、溫度測量、聲發射檢測、無損探傷、射線探傷等。此外,機械設備的維修技術還包括換位法、鑲嵌法、焊接法、電鍍法等。
二、機電設備安裝和維修現狀分析
1、機電設備安裝和維修理念
(1)在維修時應以可靠的理論為依據,結合工程實際和機電設備具體故障制定合理的維修方案,在方案中應該明確維修的方法、維修周期、維修范圍和維修標準等。
(2)從設計、制造和應用三個階段著手,每一個階段都要加強質量控制,保證機械設備的設計合理、制造工藝完善以及應用得到,避免因為設計的可靠性缺失、制作工藝粗糙或操作不符合規范而引起故障問題。
(3)在維修體制的改革創新下,維修行業目前要做的是成立專門的責權統一的管理部門,負責整個工業生產機械設備維修的宏觀調控與規劃,加大行業的立法和執法力度,使各種管理制度和措施得以有效落實。當然還要加快各種技術的發展,使機械設備的維修朝著集成化、資源共享、智能化等方向發展。
2、機電設備安裝維護情況
機電設備安裝技術還處于較低水平。另外,對機電設備的管理重視不夠,沒有對機電設備的安裝和使用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使設備的安裝和使用受到各種影響。例如,技術人員安裝時,不嚴格按照安裝步驟進行安裝調試工作。非標準操作會在設備使用前造成一些損壞。另外,由于后期管理不善,導致機電設備損耗進一步增加,影響了企業的生產和發展。隨著維修業的發展,機械設備維修市場相對穩定。維修理論、技術方法和設備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和成果。但是,管理標準沒有統一和標準化,專業化管理機構的職權不明確。問題是,維修管理中可能存在管理混亂。維修人員不知道這些現象。此外,由于維修企業的性質很單一,缺乏競爭意識,沒有完善的內部監督和激勵機制,沒有完善的標準和管理制度,無法保證機電設備的維修質量。
三、機電設備安裝和維修技術的關系
做好維修工作。對于機械設備的結構要予以熟悉,同時技術人員也要相應提高機器設備的安裝質量。對于維修工作人員來說,無論是大的機械結構,還是小的零部件,在檢測的過程中都要注重技巧,防止技術不熟練帶來了維修保養不到位的問題。機械設備安裝與維修保養兩者的關系是非常緊密的。機械設備一旦出現故障,就要進行維修。但是維修的過程中并不是馬上進行新的機械的更換,這種方式對于機械設備制造成本來說會造成比較大的負擔,而是要對故障原因進行檢測,目標是讓機械設備能夠繼續運作。
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技術對于機械設備的使用和壽命的延長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在生產進程中,企業的運營成本與機電設備的運營和機械設備的維修安裝,有著緊密的關系,一旦機械設備出現小問題,就容易造成整體的機械設備的運行出現故障,不得不停止,甚至要重新購置新設備,這樣不僅耽誤生產進度,同時也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四、機電設備安裝和維修管理措施
1、安裝之前的準備工作
在機電設備安裝前應做好一系列的技術準備和物質,比如首先要保證各項材料設備的質量,對設備的配件進行檢查,保證各個配件之間沒有松動,外表沒有損壞,焊接件之間沒有縫隙。另外對機電設備安裝施工要使用到的工具和材料做好質量檢測工作,使其所有工具和材料滿足施工要求。
2、安裝施工中的監督檢查
在機電設備正式安裝過程中,首先根據技術要求布置安裝點,通過找平和固定的方式使設備實際安裝和要求一致。在安裝中注意及時發現圖紙中出現的問題并改正,可安排相關人員協助監理人員做好對安裝工序、安裝工藝和實際安裝質量的檢查。在安裝機電設備的零部件時,一般按照組裝程序進行,不能隨意拆除已安裝好的零部件;其次因為對設備安裝技術要求和零部件安裝精確度要求很高,所以要提前對零部件做好表面清理和補修工作,避免零部件出現損壞。
3、儀器診斷技術
儀器診斷技術需要通過儀器檢測、顯示和計算機操作,利用診斷儀器來確定設備故障的原因和具體位置。通過對設備運行參數的檢測,并與正常工作參數進行比較,進行故障診斷。一般儀表診斷中需要測試的參數包括工作設備的溫度、壓力、聲音和振動頻率。儀器診斷操作簡單可靠,廣泛應用于機電設備的維護保養,大大降低了機電設備故障的概率。
4、主觀診斷技術
主觀診斷技術是在現場進行主觀初步檢查和判斷。具體檢查步驟如下:了解現場操作人員的情況,了解故障發生時機械設備的聲音和狀態等。然后,通過對設備系統結構和故障發生部位的比較,初步分析了故障產生的原因。在找到具體的故障位置和原因后,進行必要的現場操作,檢查油的質量和數量,檢查各種濾芯,為進一步的故障分析和解決提供依據。主觀檢測方法是通過肉眼觀察判斷確定故障的具體位置,然后分析故障原因。該方法操作簡單,但可靠性低。它只適用于小故障分析。在診斷時,必須使用維修人員的視覺、聽覺和觸覺,如聽覺設備的電機聲音,來判斷軟管是否異常。
5、加強對機電設備的檢修管理
為保證機電設備安裝維修工作的有效開展,應建立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這是確保安裝維修管理工作有序開展的基礎。例如,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標準化的機電設備管理流程。根據機電設備安裝維修人員的要求,必須嚴格按照正確的工藝和方法進行施工。所有機電設備安裝完畢后,在投入使用前必須進行嚴格的檢查,包括檢查連接是否正確,設備內部是否有雜質,電源電壓和頻率是否一致,電源是否正常、設備是否齊全等等。當機電設備發生故障時,必須及時采取維護措施,但在維護設計中應采用正確的維護技術和測試設備。應按照正確的步驟進行相應的維護和保護。在進行維修時,應首先檢查故障的具體位置,然后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維修措施,做好操作調試。
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進行設備的安裝和維護,要提高生產效率就要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企業有必要加強機電設備安裝維修技術和管理的研究。完善監測和維修體系,做好技術改造工作,切實落實機電設備的維修和管理,保障機電設備能夠長期穩定有效運行。
參考文獻
[1] 徐本志.機 電 設 備 安 裝 及 調 試 技 術 探 討 [J]. 低 碳 世界 ,2015(17):282-283.
[2]鄭宇鵬 . 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技術應用研究 [J]. 信息記錄材料 ,2018,19(4):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