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汝福
摘要: 輸變電工程的建設對優化資源配置,均衡區域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但其對線路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也不可忽視。隨著公眾環保意識的提高和我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日趨完善,輸變電工程帶來的生態環境影響愈發受到重視。尤其是長距離的輸電線路工程,在選址選線階段由于要考慮避讓城市建成區、規劃區、居民分布密集區等,導致工程極易進入生態環境復雜區域,導致工程帶來的生態環境影響愈發受到廣泛關注。
關鍵詞:高壓輸電線路;生態環境;保護
引言
輸電線路建設或多或少會對當地環境造成影響,輸電線路有其自身的特點,那就是經過的區域廣、呈線狀分布,塔基呈點狀分布,且一般各點土石方及占地都較小。按階段來分,工程對環境的影響主要包括設計階段、施工階段、運行階段的影響。設計階段起主導作用,施工期的影響則相對時間較短,當然如果環保措施不到位也可能會對環境造成難以補救的長期影響,而運行期的影響是持續、長久的。
1設計階段的環保措施
設計對工程的環境保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應該在設計階段仔細、充分分析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把好設計關。工程設計規程、規范中本身有一些環保方面的條款( 如導線對地、房屋、通信線等距離的要求) ,設計中已遵守并從嚴執行。除此之外,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從工程的宏觀規劃( 如路徑走向、導線布置等方面) 到細部設計( 如基礎選型、基面治理、護坡植被恢復等) 進行細致地優化設計。設計過程中要始終貫徹環保意識和以人為本的原則,深入了解線路所經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礦藏情況,充分收集相關資料,與地方政府、環保、水利、林業、軍事、通信、地礦、文物等部門進行充分地溝通與協商,依據有關規范、規程及規定優化設計,并在設計文件中對環保方面的施工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說明。因此,充分吸收前期環評、水土保持方案以及其他各類生態專題中提出的環境保護措施、水土保持措施的相關要求,將其融入工程的初步設計以及施工圖設計中,針對重點措施或設施開展必要的專項設計,并在工程投資中列出必須的環水保措施實施費用是工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落實的基礎。
在確定工程具體走線方案后,建設單位及時組織開展了項目的環評、水保方案等專題的編制工作,并結合工程涉及敏感區的特點,單獨組織開展了涉及各類生態敏感區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專題、生物多樣性專題以及景觀專題等,及時征求環保、林業、規劃、國土、水利、農業、文物、旅游等主管部門意見及建議,并將其納入相關專題論證工作中,為項目的合法合規落地提供了必要的程序保障。
2施工階段環境保護措施
在開工前,由建設單位組織,召集設計單位、環水保及生態等專題承擔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開展工程的環保、水保技術交底工作,梳理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環水保措施要求,并重點對施工單位進行培訓,加強施工人員的生態環保意識及保護動植物的宣傳教育,向下傳遞生態環保理念及管理要求、工程施工要點。
施工期生態保護重點是生態保護教育、施工生態管理、塔基施工場地周邊的生態防護、受保護植物的生態圍擋及施工后期的生態恢復。線路施工中,避讓林木密集區與成片關鍵物種分布區,嚴格控制沿線林木的砍伐數量,對于無法避讓的地段,可采取加高塔身、縮小輸電走廊寬度等措施,以減少運營期“控高”措施導致的生物量損失; 征地范圍之外及不影響施工的林木與植被應嚴禁破壞。材料運輸過程中對施工道路進行合理的選擇,施工運輸道路一般為單行道,盡量避免過多擾動原始地面,避免在植被完好的地段進行道路修筑工作。對運至塔位的塔材,選擇合適的位置進行堆放,減少場地的占用。
依據項目環評文件及其批復、水土保持方案及其批復等文件,充分落實環境監理、水土保持監測等工作,在工程開工前及時完成相關監理、監測單位的招標工作,保障施工過程環水保管控單位的及時進場以及相關工作有序展開;另外,以項目為管控對象,發布針對性的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管理辦法,從制度上約束各參與單位的職責與義務,明確責任劃分以及工作獎懲機制,對各施工參與方進行有效管理,并保障工程環水保措施的充分落實。重點關注施工過程中環保隱蔽工程、臨時防護措施的落實以及查驗,相關監測季報、監理季報材料的編制及報送等。
施工時應在工期安排上合理有序,先設置攔擋措施,后進行工程建設,盡量減少對地表和植被的破壞,除施工必須不得不鏟除或碾壓植被外,不允許以其他任何理由鏟除植被,以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塔基開挖時要將表層土分裝在編織袋內,堆放在臨時堆土場的周圍,用于施工結束后基坑回填,臨時堆土采取四周攔擋、上鋪下蓋的措施,回填后及時整平。施工中要嚴格控制臨時占地,減少破壞原地貌、植被的面積?;娱_挖盡量保持坑壁成型完好,并做好臨時堆土的擋護及苫蓋,基坑開挖好后應盡快澆筑混凝土。工程周邊植被恢復除考慮水土保持外,還應適當考慮景觀及環保作用,使水保、綠化、美化、環保有機結合為一體。在塔基及塔基施工區、臨時施工道路區采取撒播種草的方式恢復植被,并采用根植土進行表面覆蓋,以利于保水保墑,促進草籽發芽生長,提高其成活率。
3運行階段的環保措施
輸電線路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施工期,其在運行管理階段的環水保工作重點在于塔基以及臨時占地區的生態恢復措施的后續維護、野生動植物監測計劃實施以及工程驗收手續完善等。輸電線路運行階段不產生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運行期的環境影響主要為工頻電磁場強度及噪聲對人、動物的影響。線路建成后,應進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工作,結合環保驗收監測數據,對工頻電磁場強度及噪聲超過標準限值的居民點應采取有效環保措施,確保居民生活環境滿足相關標準要求。加強對當地群眾進行有關高壓送電線路和設備方面的環境宣傳工作。建立各種警告、防護標識,避免意外事故發生。依法進行運行期的環境管理和環境監測工作。
結束語
隨著高壓輸電技術的不斷進步,長距離的高壓、特高壓以及超高壓輸電線路工程將會越來越多的付諸實施,考慮其安全性以及鄰避效應,輸電線路通道的選擇可能會進一步向生態復雜區域深入,因此對其在實施過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將收到日趨嚴格的限制以及監管。目前水利部正在推行“天地一體化”監督執法工作,將水土保持監管工作提升至新的高度;生態環境部也在逐漸引入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新技術開展環境監督檢查,使得監管面更廣、時效性更強,效率更高,數據獲得更為便捷和準確,執法力度更強。在環水保監管新常態背景下,電網建設企業通過進一步細化項目實施過程中環水保措施的設計、針對環水保管理過程中的漏洞,有的放矢地進行精細化管理制度建設以及管控,可有效提升自身環保管理工作水平,切實履行企業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
參考文獻:
[1]李全,王蘭貞.環保水保監理在特高壓輸電線路工程中的工作實踐及模式探討[J].建設監理,2016(01):73-76.
[2]王兆權. 特高壓電網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及風險防范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5.
[3]廖建紅.論特高壓輸電線路工程建設中的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J].中國電力教育,2013(27):236-237.
[4]殷曉紅,金鎮山,張金麗.運行高壓輸電線路的環境保護[J].黑龍江電力,2010,32(05):373-376.
[5]李震宇.交流特高壓線路工程建設中的環境保護措施[J].電力建設,2010,31(09):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