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樺敏/梧州職業學院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新的發展契機,我院積極推動“互聯網+思政課”的模式,以融合謀發展,運用職教云平臺,創新思政課教育教學方法。
2015 年“互聯網+”概念推出,教育行業從創新的角度與互聯網相融合,全國各高校在思政課上積極推動“互聯網+思政課”的模式,突破思政課傳統教學的困境,“互聯網+”為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互聯網+”的引領下,創建了多個具有鮮明特色的示范模式,凸顯了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新趨勢。
目前高職思政課中除了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外,一些教學 App 也運用到了思政課教學中。目前在廣西高職院校中普遍使用超星學習通和職教云平臺授課。在移動終端+互聯網++云平臺相結合推動了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
“00后”的學生,使用手機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對于互聯網使用高度“早熟”,對高職思政課教學來說增加了難度。在實際教學中,既要引導學生增強“四個自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辨是非,求真務實,還要把這些內容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表現出來。據調查,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中,都普遍在教學內容呈現上用小故事、視聽元素、游戲互動、情景模擬等生動的形式展現。在表達方式上,許多思政課教師與時俱進,用新生代的語言,幽默風趣的上好思政課。
高職學生對理論學習的興趣不強,但是實踐動手能力強。所以,通過討論、分析、游戲、實踐為主要環節的教學模式,隨時發布課堂任務,提高學生參與度。據了解,廣西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思政課還是大班教學,一節思政課授課人數近100人,有的超過100人,傳統的教學手段無法很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也無法很好的管理學生,但是“互聯網+思政課”模式能夠解決這個難題。
教師在職教云平臺建課,是運用職教云平臺上課的首要前提。
(1)創建課程名稱和班級。教師開學前建立本學期課程,將授課學生納入班級管理,在實際操作中,多數高校采用的是由教務處管理員導入全院學生名單,教師自行導入本學期學生名單到班級管理中。授課時,讓學生通過邀請碼或掃碼加入。
(2)將課件、微視頻、情景案例、習題等學習資源上傳到平臺。我院思政課在建課過程中采用的是集體備課的形式,制作統一課件、統一教案,在課程設計中導入,讓學生在教室、宿舍、家里都能隨時通過手機APP或電腦終端登錄系統學習與測試,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模式,拓展了學習空間。
(3)設置成績權重。教師根據學院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成績權重,最后生成學生最終成績。通過平臺的數據統計,可以了解班級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以及反映出班級中積極學生與懶惰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思政課教師而言,在大班教學中能更好的了解學生。
(4)學生登錄平臺進行課前導學活動。學生可以利用手機端觀看教師上傳的授課課件,查看文本資料,音頻等。平臺將自動統計學生點擊率和學習時長,并且形成客觀數據。通過課前預習,讓學生初步了解下節課學習的知識點,有助于提高教師教學效果。
(5)提前設置課中學生任務。課前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 6到8 人。設置在講解過程中利用云課堂開展互動,分組討論,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感,避免教師“滿堂灌”。
(1)“手勢簽到”實時掌握學生出勤情況。通過職教云手機app或者用平板電腦進行課堂考勤。在課堂活動中簽到,有一鍵簽到、手勢簽到、二維碼簽到三種形式,在思政課合班上課的實際教學中,比較有效的是手勢簽到,能實時反映學生出勤,避免考勤作弊。
(2)“提問”環節受到學生歡迎。因為“提問”有“搖一搖、手選和搶答”三種形式可選,根據不同內容,選擇不同形式,且可以加分,加分范圍1-5分,通過加分讓學生有一種游戲的愉悅感、競賽的緊迫感。比如,在講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這個知識點時,就設計了“提問”環節,第一問:“請背誦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設計2分,用搖一搖的形式搖3位學生回答。第二問:“請回答教師指定其中一層面內容?”設計3分,用手選方式選2人。第三問:“請回答教師指定每個層面中其中一個詞內容?”設計5分,用搶答的方式選1人,通過該設定發現,越是分數高,學生越積極。
(3)“討論”環節讓學生積極發言。學生根據教師設置的討論活動在手機討論區討論,00后的學生成長于“互聯網+”的時代,對手機操作非常熟悉,對網絡語言也很敏感,在思政課的教學中發現高職學生課堂提問回答不積極,但是在手機上討論就很活躍,常會發表些新穎的觀點,在與學生的討論中,教師也收獲良多。
(4)“調查”環節幫助教師了解00后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比如在我院護理班講授“大學生戀愛誤區”這個知識點時,設置了題目為“你會為了什么談戀愛?”的課堂調查,如圖1所示。結束調查后,調查結果馬上在職教云平臺統計出來,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該班學生談戀愛并不都是為了愛,所以教師針對這個問題,及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避免進入戀愛誤區。

圖1 調查你會為了什么談戀愛?

圖2 護理班學生調查結果

表1 學生對基于職教云平臺的教學的評價

表2 思政課教師對基于職教云平臺的教學的評價
(1)學生可在平臺上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作品和測試,鞏固課堂學習成果。學生在手機端可以查看該平臺布置的作業,然后可以在平臺上直接提交,教師在教師端可以直接批改學生作業,給學生打分。教師還可以通過教師端統計了解作業未批、已批、未交數。
(2)學生有疑問可以通過職教云平臺在線提問老師,老師在教師端做出解答。
(3)教師還可以通過教師端統計學生課件學習進度,課堂活動參與度,作業成績,考試成績,學習時長等。教師端的個人統計模塊可以統計一學期共發起簽到次數,總平均簽到率,授課班級數,累計學生數,發布資源數,開展活動數。
(4)學生在課后可以對自己本節課表現進行1-5星好評。學生也可對教師教學效果進行1-5星好評。教師也可就本節課學生表現對學生部分學生進行加分。
利用職教云平臺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將教師、學生、智能設備等有機地結合起來,給學生心目中枯燥乏味的思政課帶來生機和活力,打破傳統教學思維,讓教師在課堂中動起來,讓學生在課堂中動起來,讓思政課在學生心中活起來。我院思政課在使用了職教云平臺授課一學期后,在學院19級學生和思政教師中進行了調查。如下,表1是學生對基于職教云平臺的教學的評價。表2是思政課教師對基于職教云平臺的教學的評價。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師生對于職教云平臺在高職思政課教學中的使用教學評價較高。職教云平臺作為信息化學習平臺,具有資源多樣化、互動實時化、評價體系全面化等特點。充分利用好這個平臺講好思政課,對于推動高職思政課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