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海東
[摘要]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教學成功的關鍵是高質量的實驗教學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信息化教學已然成為趨勢,微課順應潮流而生。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用微課,可以豐富課堂教學方式,可以補充實物演示不能及時呈現的實驗現象,可以重復實驗教學過程,可以復現實驗情境,等等。
[關鍵詞]微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 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0)17-0044-02
一、研究背景
2010年后,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從而掀起了一股微課浪潮,這個微課浪潮通過“微傳播”“微信息”“微交流”等形式滲透到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方方面面。微課的提出與形成是符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政策要求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國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各級各類學校的數字化教育服務體系,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要加快基礎教育信息化進程,全面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
二、微課的定義
微課也稱“微型課程”,它是以教學視頻和音頻等為核心內容的課堂教學活動,同時該教學活動主要以教學設計、教學素材、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學習反饋、教師點評等為主要內容。微課作為一項教學手段,可以有效輔助教師進行教學。微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l)“短”。時間短,一般5-10分鐘。(2)“小”。選題“小”,主要是針對某方面的知識點或某類題目、某個教學環節等進行講解。(3)“精”。設計緊湊、內容簡潔、主題突出。(4)“悍”。由優秀教師直接為學生授課,效果強悍。
三、微課的應用
1.應用微課呈現所需時間較長無法在課堂上展示的實驗。部分實驗由于探究時間長,在課堂中無法通過一節課完全展示出來。對此,教師往往會提前做好實驗,在課堂上直接展示實驗結果,同時口述實驗過程,并不做實際操作演示。這樣的教學,學生很難對實驗的操作和原理完全理解和掌握。對此,教師可將實驗過程制作成微課視頻,精選實驗操作步驟和實驗過程的重要部分,即使是用時很長的實驗過程也可以濃縮在5分鐘左右完整呈現,這樣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提高了教學效率。
例如,“觀察水沸騰”和“固體熔化”實驗,無法在1課時內完成實驗演示,對此,教師可提前一周做好實驗,將實驗過程制成微課視頻,1個小時的實驗可以濃縮在5分鐘左右完整呈現,既大大縮短了實驗展示的時間,又能更清晰地將實驗過程和現象展示給所有學生觀看,其教學效果比實物實驗要好得多。 2.將不具備實物演示條件的實驗制成微課視頻。在課堂上不具備條件演示的實驗雖然可以通過觀看配套實驗視頻完成,但是往往存在實驗視頻資源不足和現有的實驗視頻不夠精練和完整的問題,不能滿足教師的實際教學需求。因此,教師可根據自身的教學需要,將實驗制成微課視頻,這樣會使課堂教學更加緊湊和有效。
例如,“分子的熱運動”教學中,由于無法通過肉眼觀察到物質內部的分子及其運動的狀態,我們可以提前通過白創動畫的方式將分子碰撞和運動的狀態錄制成微課,在課前播放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便于學生理解分子熱運動的知識體系;又如,天體運動由于過于龐大復雜,課堂中無法將其運動過程以實驗的方式直觀地向學生展示,因此可將收集到的天體運動視頻進行剪輯加工,制作出短小精彩的微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將一些分組實驗制成微課,隨時反復使用。分組實驗教學一般是教師給出實驗日的,提醒學生實驗操作注意事項,然后由學生練習操作繼而完成實驗任務。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分組實驗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在練習操作時不熟悉操作步驟,忘記操作注意事項,不敢大膽動手做實驗。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提前將實驗過程制成微課視頻,在課堂上循環播放。這樣學生可先學習后操作,或者邊看視頻邊做實驗,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操作中加以理解,沒有記住的操作注意事項可以及時發現,而且還能及時糾正不規范的操作。
例如,物理實驗中物質質量的稱量、壓強的測量、電路的連接和伏安法測量電阻等實驗,均適用傳統實驗教學與微課結合的教學方式。
4.習題講解中應用微課方便快捷地復現實驗背景。解物理題常以實驗情境作為依托,如凸透鏡成像規律、摩擦力、天平的使用等知識作為考查點的習題,只要知道與習題相應知識點關聯的實驗過程、實驗操作和實驗結論,就可以找到解題的辦法。講解題目時,教師若再次進行實物操作或演示實驗,學生既沒有新鮮感,也會多消耗時間。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利用微課重現實驗,讓學生快速溫習模糊的知識點,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這樣可促進學生快速輕松地解決問題。
5.應用微課實現實驗教學的信息化。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是教師先演示實驗,講解實驗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再讓學生動手操作完成實驗。這種教學模式在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已經略顯單調和乏味。實踐證明,微課視頻深受學生喜愛。教師可將微課運用于實驗教學。課前將實驗內容錄制成微視頻,課上重復播放,讓學生自主學習,邊學習邊操作,自主動手進行實驗探究;教師巡回給做實驗的學生現場錄像,當堂以微視頻的形式播放,供學生觀看討論,形成生生和師生互動的生動場面,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提高能力。這樣的教學,還能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的能力,為實現信息化教學打下基礎。
筆者在微課內容的選擇、制作和應用的過程中,發現了利用微課輔助教學的一些優勢和問題,總結了幾點反思:(1)制作微課的內容應選擇學生理解的難點或者易錯點,這樣的微課才更有針對性。(2)微課應用于實驗教學是輔助性的,它不能替代傳統的實驗教學。(3)微課應由使用教師參與制作,這樣才能更適用于教師或是本校的課堂教學實際。
總之,單一的實驗演示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微課的出現并靈活應用于物理實驗教學深受現代學生的喜愛,同時可實現實驗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傳統的實驗教學與微課教學有機結合,有利于教師調節課堂氣氛,有助于學生對實驗難點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補充課堂不能演示的實驗教學,同時,微課時間短、針對性強,有利于教師在課堂上靈活運用,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l]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陳明玉.基于微課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7(10):67.
[3]楊德龍.微課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魅力中國2016(24):98-99.
[4]淮安市教育技術裝備中心.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指導[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 陳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