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慶雷
摘要:現階段,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以致遍布全球,新媒體時代已然到來。高校學生進行意見表達以及參與公共事件的途徑也逐漸變得多元化。本文主要圍繞現階段大學生選擇意見表達的渠道進行探討,分析其原因,并為新媒體時代高校引導大學生正確進行意見表達以及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借鑒經驗。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 意見表達 渠道偏好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向前發展以及新媒體技術的更新換代,高校大學生的信息接受面不斷擴大,與此同時,參與社會治理的意識也逐漸增強,他們迫切地需要通過各種渠道來進行意見表達。據調查資料顯示,當代大學生意見表達的渠道大多為人際、網絡以及組織三個選擇。校園活動或者社會參與性越高的大學生,越樂于通過人際或者組織渠道表達意見;而互聯網使用頻率高的大學生則更樂于利用網絡渠道表達意見。本文就其原因以及高校引導機制展開探討。
一、大學生進行意見表達渠道偏好的原因分析
據研究發現,大學生在發表有關社區公共事件的意見上首要選擇的渠道是人際渠道,其次是利用互聯網媒介,第三則是通過組織渠道表達意見。由于每個人都有自身的獨特性,因此在意見表達渠道的選擇上也存在一定的偏好差異,展現了人際傳播的關鍵性。人的社會屬性是與生俱來的,因此人際交往在人們生活學習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即便現階段新媒體技術迅速發展,但個體在進行意見表達時仍會首先選擇人際渠道。與此同時,在查找資料過程中,筆者發現組織渠道是多種渠道中較為落后的。下文筆者就影響大學生選擇渠道偏好的因素進行簡單闡述。
(一)影響渠道偏好的資源以及心理因素分析
據研究發現,當代大學生校園社區的參與程度和其選擇意見表達的渠道偏好緊密相關。大學生如若在校園社區方面的參與程度較高,其選擇傾向上則會更樂于通過人際渠道或者是組織渠道實施意見表達;而同樣的,使用互聯網頻率較高的大學生則更樂于利用網絡平臺而不是人際、組織渠道表達意見。經過調查研究分析,在使用互聯網或者手機等網絡媒體進行意見表達時,有關政治以及社會公共問題的討論較少,參與度較低。但是相較于其他發展中國家而言,在我國,公眾則更傾向于利用互聯網平臺來討論政治與參與社會事件。上述渠道偏好不僅與社會環境有關,還與其他渠道的有效性以及擴散、順暢程度有密切聯系。除此之外,大學生使用互聯網的時間越長,其在現實生活中參與的意愿也會逐漸降低,這主要是由于互聯網的特性造成的,與此同時,公民的社會冷漠感也悄然出現。大學生如若對民主抱有很強的信心,就會偏好于通過組織渠道進行意見表達,這也體現了大學生對于組織渠道的信任。
除此之外,越具有維權意識的大學生,在渠道選擇時就會越偏向人際渠道。這主要是由于當代大學生對于維護自我權益以及表達公共建議的低效能感,部分學生一般都選擇不維權或者對于公共事件默不作聲。這也為我們作出了警醒,高校需要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增強其心理效能感以及社會關注度等。現階段社會正處于轉型的重要階段,隨著社會階層以及利益的逐漸分化,不同的社會階層在其關注的問題上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他們在意見的表達上所圍繞的問題也是不相同的。因此,現階段的重要問題在于怎樣讓社會不同階層都能夠發表自己的意見,從而促進社會共識的形成。與此同時,社會問題的嚴重程度也對意見表達有十分重要的影響,這對于現階段高校怎樣做好大學生的輿情引導工作與相關研究提出了相應的挑戰。高校需要思考怎樣利用意見表達來獲得社會輿情以及輿論,從而推動社會現實問題的解決。
(二)影響渠道偏好的人口學因素
在當代社會人口學變量里,地域、收入、支出等等因素都和人際、網絡成反比趨勢,這就表明了基本所有來自發達城市以及月支出較高的大學生都更樂于通過互聯網渠道而不是人際渠道表達自身意見與見解。選擇網絡渠道既可能是由于信息資源不平等從而導致的后果,同時也可能是公民在參與過程中遇到的權利以及其他方面的不平等。其次,大學生的專業如果是理工農醫,那么在意見表達時也會更傾向于組織渠道;而在性別差異上,女大學生相較于男大學生而言更樂于使用人際渠道表達意見。
二、高校引導大學生正確表達意見的對策分析
據上述分析,影響大學生意見表達渠道選擇的因素較多,高校應該根據本校大學生意見表達的實際作出相應對策,引導大學生正確進行意見表達。
(一)拓寬大學生意見表達渠道
在當代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比較容易引發大學生進行意見表達的,大多是與其自身利益切身相連的,例如評選助學獎金、選拔黨員班干部、認定貧困資格等等問題。倘若學生們在這些評選活動中,認為自身利益受到了損害或者不公平對待,他們必然產生意見表達的相應訴求,此時就需要有效的渠道來進行表達。因此,在新媒體時代,高校必須要保障大學生的信息知情權,做到信息透明化,嚴格參照有關政策進行公示。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做到實時公布信息,完善監督機制,組織交流會或者創設網絡服務平臺等,鼓勵學生進行意見表達,拓寬其反映渠道。可以公布監督電話以及郵箱,負責人在收到投訴意見之后要及時展開核實并作出相應處理,將結果及時告知舉報人,并采取一定措施減輕事件帶來的影響。
(二)輔導員要注重工作開展的細致性
在大學生活中,輔導員擔負著指導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等方面重要責任,是學生發表意見的第一接觸者,與此同時輔導員也是最易讓學生產生意見的人員。因此,大學生意見的表達與解決和輔導員的工作質量有著不可或缺的聯系。但是由于在實際的工作中,輔導員需要兼顧的事情較多,工作任務重、負擔大,分身乏術,因此大多數工作一般都會交由學生干部統一完成,這也是目前多數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要正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引導,輔導員應該明確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對自身角色有清晰地認知,不能一昧的依靠學生干部完成工作,在大多數問題上輔導員的作用是無法代替的。特別是在關乎學生切身利益方面,輔導員應該做到親力親為,可以組建班級討論組與微信群,或者定期開展班會,及時對學生的問題與疑慮進行解答,從而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渠道進行意見表達。
(三)重視學生價值觀培養,引導輿論正確發展
價值觀對于人們的學習生活實踐活動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與此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對人的行為具有調控作用。當今時代是新媒體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大學生與新媒體網絡技術頻繁接觸,較易受到網絡平臺中各種信息資源的影響,從而導致其缺乏主見,喪失自身的價值觀。部分網絡信息良莠不齊,涵蓋了暴力、色情、極端等等不良因素,這與目前我國高校在教育理念上是大相徑庭的。正因如此,高校更應該對大學生的意見表達加以適當的引導,特別是現今社會偏好互聯網渠道發表意見的人不在少數,高校應該時刻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全校范圍內倡導抵制網絡暴力,抵制不當言論以及色情低俗內容,始終堅持正確的價值觀為指導。高校應將德育以及思想品德教育滲透于學生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促使大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從而使其在利用互聯網渠道表達意見時,能夠獨立自主的闡述觀點,提高意志的自制與果斷性。要實時掌握學生群體的思想動向,就要加強對集體的把控和監督。可以在學生群體中選擇有先進思想以及有影響力的學生作為班干部,使其發揮在集體中的帶頭作用,以集體推動個人思想進步。學生的觀點有時會帶有盲目性,從眾心理較為嚴重,容易被他人所影響。而班干部的作用就是在某些會激發學生群體廣泛關注的事件上發揮帶頭作用,特別是當群體中出現消極懈怠意見時,能夠及時闡述積極科學的意見及看法,及時糾正消極思想的進一步擴散。
(四)增強服務意識
高校教職工應該時刻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己任,提高服務意識,特別是與學生密切接觸的教師,更需要始終堅持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可以增設咨詢處或者網上意見信息箱,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教師也應該認真細致地為學生答疑解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只有牢牢樹立服務學生的意識,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與認可。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意見表達的渠道也變得日益多元化,正因如此,對學生進行意見表達的科學引導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在新媒體時代下對學生加強意見表達的科學引導有利于國家以及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本文對當今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意見表達的渠道偏好進行分析,更深層的挖掘了學生在意見表達方面的特點與傾向性,并闡述了高校引導學生意見表達的相應對策,旨在促進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群體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對大學生的意見表達提供科學的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張蕾,楊國華,皮筱娟,羅瀅.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網絡意見表達的正向引導機制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35):63-64.
[2]黃龍,李小蘭,鄭淑君.新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網絡意見表達與正向引導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9(03):27-28.
[3]趙迎雪.新媒體語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9(16):54-56.
[4]陳嘉欣.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討[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8,34(0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