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鑫斌 郭娜娜 連洪燕 馬可莉
(安徽科技學院建筑學院 安徽·蚌埠 233100)
美國學者威廉·斯科迪(William G Spady)于1994 年提出了一種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的教育理念,即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簡稱為OBE),亦稱之為能力導向教育或目標導向教育。[1]該教育理念目前已成為工程教育認證的核心理念,并逐漸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及推動高校專業教育質量提升的內在動力。
住區規劃承接控規、總規與建筑設計、景觀設計等內容,是城鄉規劃專業學習的重要綜合性教學階段,涵蓋規劃、建筑、景觀、工程等多個方面的知識,是對學生綜合設計能力的全方位訓練,在城鄉規劃人才培養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課程開展中,引入OBE 理念,更新培養目標和要求,重構課程教學體系,是國家新工科建設背景下對學科發展和課程設置的要求,也是提升人才培養效果的重要舉措。文章以住區規劃課程體系構建為契機,以期逐步實現專業教育以學生發展、學生學習、學習效果為中心的側重能力培養模式的全面轉變。
OBE 作為工程教育的核心理念,主要宗旨是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2]其注重課程體系的完整建構,從教育理念層面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和考核要求。住區規劃是城市(鎮)修建性詳細規劃層面的常見類型,涉及到工程建設的方方面面。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前置知識基礎,并可以將其融會貫通,很好的應用到規劃設計當中。為落實OBE教學理念,以原教學計劃為基礎,統籌與住區規劃相關的其他課程,形成以住區規劃為核心內容和終極目標的規劃課程體系,進一步明確考核要求及培養目標。通過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和考核方案的對應,形成指向明確環環相扣的課程培養體系。
工程教育認證制度中設定了12 條標準來體現OBE 理念中“學生中心、成果導向、持續學習”三大核心教育特色,具體包括:工程知識、問題分析、設計解決方案、調查研究、現代工具應用、工程師與社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道德操守、個人與團隊、溝通交流、項目管理與財務、終身學習能力等。[3]
立足我校建設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的目標和導向,[4]結合以上12 條標準,根據國家規劃行業的發展需求,以及本專業就業畢業生的問卷調查反饋,制定新的住區規劃課程體系培養目標,即通過課程體系的開展,將學生培養為具備建筑、工程、景觀、社會學等相關學科理論知識,具備扎實的工程實踐能力、全面分析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并兼具開闊的專業視野、不斷學習的能力以及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注重團隊協作,善于溝通表達能力的住區規劃人才。新的培養目標重應突出學生多方面綜合能力的培養,包括技術基礎、通識教育以及職業素養等。

表1 住區規劃課程培養體系目標考核方案
以住區規劃培養目標為中心,通過相關課程整合、開課時間調整、規劃知識更新,重構和完善住區規劃課程體系,引導學生達到預期培養目標。
1.2.1 相關課程整合
將住區規劃課程體系設置為以“理論支撐模塊”為基礎,以“核心設計模塊”為主干,以“基礎設計模塊”“實踐技能模塊”為輔助,以“自主創新模塊”為特色的全方位規劃能力提升保障體系:
“理論支撐模塊”是以住區規劃原理為主體的一系列理論課程,主要包括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社會學、景觀學等,為后續規劃設計提供思想和理論上的指導。
“核心設計模塊”作為住區規劃課程體系的最終實踐課程,是其他課程內容在住區規劃的集中體現和應用,是學生提升綜合規劃素質的關鍵環節,也是檢驗和考核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環節。“理論支撐模塊” 中的住區規劃原理可與“核心設計模塊”同時開展,有利于提升和鞏固兩者的學習效果。
“基礎設計模塊” 主要是與住區規劃關聯性較強的的建筑設計、景觀設計課程等課程,包括住區建筑設計、公共建筑設計、公園景觀設計等。“實踐技能模塊”主要包括認知調研實習課程及手繪表達、電腦制圖等課程,學生通過學習可以培養調查、研究城市問題,記錄設計思路及準確表達規劃方案的能力。
“自主創新模塊”主要包括創新設計類課程、規劃技術新進展課程及學生結合自身興趣所進行的自主學習,是學生鍛煉和培養自身終身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也是能否在住區規劃核心設計環節體現個人創新能力的關鍵。
1.2.2 開課時間調整
作為住區規劃的前置課程“實踐技能模塊”主要在大一、大二開設,其中,手繪環節要安排在電腦制圖之前,認知調研實習可貫穿大一、大二的學習過程;“基礎設計模塊”主要開設于大二,是在學生具備一定的規劃認知、表現技巧之后開始接觸的設計課程,在此過程中可同步開展與之相對應的理論課程;“理論支撐模塊”的主體內容在大三上學期開設,作為“核心設計模塊”的直接前置課程,可以為學生提供系統的理論指導,也是實現學生規劃思維形成的過渡階段;“核心設計模塊”開設在大三下學期;“自主創新模塊”需要貫穿本科階段學習的全過程,并在大三階段主要關注與住區規劃關聯度比較高的有關知識。
1.2.3 規劃知識更新
住區規劃相關知識的更新是在國家城鎮化進程中伴隨著一系列的政策和改革落實而進行的,有別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根據個人興趣所接觸的各類知識,更側重于國家鼓勵并正在推行的規劃理念和要求,例如,“窄馬路、密路網”的城市道路網形式,《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GB50180-2018 對住區規劃的重新梳理以及其他相關規范、政策對住區規劃的影響等都是需要著重強調的。具體內容可在相對應的課程中進行落實和普及。規劃知識的更新不僅可以保障學生與社會實踐的緊密聯系,也是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和提升專業認可度的重要手段,對保障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據培養目標,制定科學、全面、公平的考核方案,考核方式結合課程體系設置,實行以“核心設計模塊”成果為主要參考,以其他課程模塊所培養能力的體現為輔助參考的綜合考核模式。在具體落實中,實施過程考核與終結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法。同時,提高過程考核所占的比重,體現學生能力評價的內容。最終,構建住區規劃課程培養體系目標考核方案(見表1),全方位評價實現培養目標的效果。
在實際操作中,每項的分數需由以住區規劃核心設計模塊任課教師為主導的涵蓋景觀、建筑、工程等課程任課教師的教師團隊集體給出,以此保證分數的公平。考核結果不僅可以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還可以作為反饋教師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通過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進而及時改進和調整教學內容及手段,以此建立可持續的教學改進機制,保障課程的高質量實施。
住區規劃是城鄉規劃專業學生學習過程中具有重要銜接作用的過渡課程,是綜合性規劃的常見類型。在OBE 理念下構建的住區規劃課程培養體系,立足于以學生能力培養為目標的核心理念,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文章對住區規劃課程培養體系的梳理和探索主要停留在整體層面上,對于細節問題的涉及比較少,這也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空間和方向,希望在進一步的教學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其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充足和完備的教學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