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華
摘要:隨著科技高速發展,我們已步入大數據時代。新媒體技術的不斷出現,給各個領域都帶來了重大影響。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新聞行業受到了沖擊。電視新聞行業要跟緊時代發展潮流,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提升競爭力。文章通過分析新媒體時代對電視新聞帶來的影響,提出了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 電視新聞 采編策略
電視是新聞信息傳播的重要載體。新媒體的發展對電視新聞行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和挑戰,但同時也為其發展帶來了機遇。新媒體相較傳統媒體具有顯著優勢,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可以確保新聞傳播的時效性。電視新聞要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利用新媒體的優勢進行改革創新,改善自身的不足,提高新聞采編質量,為受眾提供更好的服務,促進自身長遠發展。
新媒體時代對傳統電視新聞的影響
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環境發生了變化。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媒體環境變得非常復雜。傳統電視新聞的競爭主要體現在內容的深度及是否符合客觀事實上,因此,就傳統電視新聞環境而言,很難做到一家獨大。然而,進入新媒體時代后,傳統媒體的平衡被打破,新媒體的優勢限制了傳統媒體的發展,新舊媒體就有了很大的“代溝”。比如電視新聞,新媒體和舊媒體間最顯著的不同就體現在新聞的及時性上。我們都知道,電視新聞采編包含很多環節,還有很多的審核環節,符合標準之后才能夠進行發布,有很多新聞就是因為某個環節出現問題而不能夠實現傳播。而新媒體時代則不同,每個人都可以是撰稿人,基于互聯網,能夠及時對“新聞”進行傳遞,新聞的時效性顯著。所以,環境的改變,給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技術方面的挑戰。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也給新媒體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促進了新媒體的發展,同時,技術的發展也對傳統電視新聞采編具有鞭策作用,如果不跟隨時代發展就會被淘汰。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必須學習并引進新的技術。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相比,其具有顯著優勢,包括智能性、及時性、靈活性、互動性以及信息量大等。傳統媒體雖然不能夠對其模式進行照搬,但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對新聞事件進行積極應對,變被動為主動。新媒體通過對各種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高效地對信息進行處理、加工以及整合,可以深度挖掘相關數據資源,因此受到了人們的喜愛。所以,電視新聞媒體需要科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而促進自身的發展,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策略
新聞的選題要不斷創新。以前,電視新聞給人的感覺通常較為嚴肅,新聞選題一般也是關于國家的發展、政策和國際要聞等。但是新媒體的新聞題材十分豐富,各個領域都有涉及,不再只是報道嚴肅的內容,還有娛樂性內容,比如,明星新聞、體育新聞、市場新聞、百姓生活等。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效率很高,不足之處是無法確保新聞內容的廣度、深度和真實度、嚴謹度,但是這些則是電視新聞的優點。因此,電視新聞采編就需要利用新媒體優勢,在選題上進行創新,并對新聞價值進行深入的挖掘和加工,制作出具有深度、權威性和嚴謹的節目,貼近和服務大眾,為大眾帶去有價值的信息。
創新新聞采訪形式。要提升新聞采編的質量,就需要對采訪形式進行創新。過去新聞報道都是工作人員到實地進行采訪,耗費時間和資源。而新媒體時代,通過利用各種信息設備以及多媒體技術,可以實現虛擬式采訪,如通過視頻通話就能夠進行采訪;再比如采訪直播,通過同傳技術就能夠將現場實時報道發回到新聞節目中,提升采訪的時效性以及靈活性。多媒體技術可以對電視新聞采訪環節進行簡化,提升工作效率,但也對采訪人員的技巧以及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要對采訪節奏進行有效的把控,在采訪前做好準備工作,并且有較強的現場應變能力,才能夠順利地進行采訪,確保新聞質量。
保持電視新聞采編的權威性、社會性以及時代性。電視新聞采編在形式和內容方面要堅持嚴謹的作風。雖然強調形式以及內容的創新,但是并不代表要嘩眾取寵,要通過新媒體平臺對傳播渠道進行豐富,在內容方面深入挖掘,制作出有意義和價值的新聞報道。例如,針對某個新聞熱點事件,采編人員應該進行系列跟蹤報道,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入挖掘,找出事件背后產生的原因,要客觀、完整地分析事件,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傳播正能量。
新聞編輯時要做到高度凝練。電視新聞內容的編輯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新聞編輯水平對電視新聞質量具有重要影響,關系到報道是否有可讀價值以及能否吸引受眾。新媒體背景下,人們已經習慣從多種渠道獲取新聞信息,但是一些新媒體在發布信息時對于字數是有要求的,這就使呈現出來的新聞內容不夠集中,會讓人們慢慢產生碎片化的閱讀習慣。所以,在電視新聞內容編輯中,要順應人們的閱讀習慣,在新聞編輯時做到文字高度凝練、標題新穎,以更好地吸引觀眾,提升新聞的傳播效果。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需要新聞編輯人員具有較強的專業功底,具有扎實的寫作以及文字表達能力,對新聞內容使用生動有趣的語言進行表述,但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度,不要成為標題黨,而是要基于新聞內容的客觀和真實進行相應的創新。
加強電視新聞與觀眾的互動。以往的電視新聞中,新聞報道存在形式單一的問題,內容較為枯燥,沒有與觀眾互動,因此,這也使觀看電視新聞節目的人數不斷減少。要改變這種情況,電視新聞行業就需要利用新媒體的互動優勢,加強和觀眾間的交流,積極聽取觀眾的心聲以及意見,進而讓新聞節目擁有更多的忠實粉絲,推動新聞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比如,以往電視新聞是單向傳播模式,無法和觀眾互動,然而,利用新媒體技術就能夠通過多個平臺和觀眾進行溝通。觀眾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合理化建議。新聞部門通過收集觀眾的建議,能夠更好地了解觀眾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對工作進行調整。另外,在對資料進行收集的過程中,新聞工作者需要走到群眾中去,采訪他們對于一些現象和事件的看法,提升他們的體驗度,這樣才能夠讓新聞更加可信,才能吸引更多的受眾。
創新采編視角,正確把控觀眾心理,提高采編人員綜合素質。制作新聞就是要給大眾提供服務,因此,采編的視角也需要進行創新,要對觀眾心理進行有效的把控。采編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水平會關系到新聞采編的思路和新聞價值,所以,要注重提升采編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對他們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提升他們的工作能力和新聞敏感度,以便在采編工作中更好地挖掘新聞深度,確保新聞內容的高質量。
新聞語言創新。電視新聞主要由文字和畫面組成,對新聞語言進行創新,要做好以下幾點:首先,創新畫面語言。電視新聞要想吸引觀眾的眼球,就要注意畫面的新穎、生動以及鮮活,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新聞報道的畫面,就需要有較強的感染力,不僅要注意場景的宏觀表現力,還需要把握好細節問題,進而給觀眾呈現出優質的畫面。其次,要對文字語言進行創新。電視新聞語言要做到有個性,有較強的表現力,只有將畫面和文字進行有效的結合,才能提升新聞的吸引力。
結語
電視新聞采編是傳統電視媒體中的一項重要工作,要先收集新聞事件的相關信息材料,從不同視角進行采訪以及報道,確保新聞內容的真實性以及客觀性。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傳統電視新聞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同時也帶來了機遇,這就需要電視新聞行業適應時代發展,積極面對挑戰,把握機遇,提升新聞采編質量,對電視新聞采編工作進行創新,從而實現電視新聞業可持續發展。(作者單位:孝義市融媒體中心〈孝義市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趙耀:《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創新電視新聞采編的策略分析》,《傳播力研究》,2019(30)。
2.何明懿:《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策略研究》,《傳媒論壇》,2019(19)。
3.白秀麗:《淺談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構建策略》,《中國報業》,2019(16)。
4.胡契:《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創新電視新聞采編的策略分析》,《新聞前哨》,2019(8)。
5.薛克芳:《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的創新策略探究》,《傳媒論壇》,2019(12)。
6.郭宏銳:《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主持人采編能力培養策略研究》,《新聞研究導刊》,2019(6)。
7.楊海洲:《探析新媒體時代的電視新聞采編策略》,《傳播力研究》,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