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019年10月,我國頒布出臺優化營商環境領域的首部基礎性行政法規——《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頒布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和廣泛認可。國家發改委法規司主要負責同志在接受《財經界》記者采訪時表示,“放管服”改革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條例》都作了具體回應,為深化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支撐和保障。
法規司同志指出,《條例》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制度設計,對“放管服”改革的關鍵環節確立了基本規范,推動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
針對鞏固簡政放權改革成效,《條例》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要求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一是實行行政許可清單管理制度,清單之外不得違法實施行政許可。大力精簡已有行政許可。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新設行政許可應當嚴格設定標準,并進行合法性、必要性和合理性審查論證。設定證明事項,應當堅持確有必要、從嚴控制的原則。二是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各類市場主體均可以依法平等進入,持續放寬市場準入。三是對政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違規和不作為亂作為行為、公用企事業單位亂收費、行業協會商會及中介服務機構違法收費、評比、認證和強制市場主體接受服務等,要依法追責。
針對加強公正監管的實際執行效果,《條例》把加強市場主體保護,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要求轉化為法規制度。一是除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等特殊行業、重點領域外,市場監管領域的行政檢查都要實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推行“互聯網+監管”。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實行包容審慎監管。二是國家依法保護市場主體的財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保護企業經營者人身和財產安全。對依法應當由市場主體自主決策的各類事項,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預。三是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健全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和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針對促進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條例》強調以人民為中心謀劃改革,要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為市場主體提供規范、便利、高效的政務服務。一是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實行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沒有法律、法規、規章依據,不得增設政務服務事項的辦理條件和環節。二是水電氣熱等公用企事業單位應公開服務標準、資費標準等信息。各地區應當優化報裝流程,在國家規定的報裝辦理時限內確定并公開具體辦理時間。三是建立暢通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充分尊重市場主體意愿,采取多種方式及時聽取市場主體的反映和訴求,了解市場主體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依法幫助其解決。四是推動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主體維權服務平臺,為市場主體提供高效、便捷的維權服務。
法規司同志認為,這些制度設計順應了市場主體的訴求與期盼,改革方向明確、實施路徑清晰,將積極推動各級政府深刻轉變政府職能,找弱項、補短板、抓落實,加快打造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和法治化營商環境。
《條例》頒布以來,國家發改委會同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關于“要按照全面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要求,推動‘放管服改革取得更大突破”的重要指示,扎實有序推進《條例》宣傳解讀和貫徹落實有關工作,成效顯著。
一是宣傳解讀廣泛開展。國家發改委專門組織《條例》起草組成員和有關專家學者,組建了專家宣講團,截至目前已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巡回宣講解讀30余場,累計培訓超過一萬人次。各地區、各部門也創新宣傳方式方法,運用各類渠道向廣大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廣泛講解、宣傳、普及《條例》有關知識,《條例》的知曉度不斷增強。
制度設計順應了市場主體的訴求與期盼,改革方向明確、實施路徑清晰,將積極推動各級政府深刻轉變政府職能,找弱項、補短板、抓落實,加快打造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和法治化營商環境
二是政策清理持續推進。國家發改委組織地方和部門加快清理與優化營商環境相關的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避免出現法規政策不相適應、“規定打架”等現象。截至2019年年底,已基本完成對相關法規政策文件的系統梳理并形成清理意見,正在按程序推進修訂或廢止程序。
三是制度體系加快完善。各地區迅速跟進,結合地方實際推出“地方版”、“升級版”的優化營商環境法規政策,進一步分解細化《條例》有關要求,以《條例》為基礎、地方法規政策為補充的“1+N”法規政策體系不斷完善。比如北京、上海、山西、深圳等省市加快研究制定優化營商環境地方性法規,河北、陜西、安徽等省出臺了本省貫徹實施《條例》的工作方案。
四是各項規定嚴格執行。各地區不斷完善工作機制、明確職責分工、加強協調聯動,對照《條例》的有關要求,公布政務服務辦理標準和時限,停止執行不符合《條例》有關做法,制定一批落實《條例》的具體工作方案,為《條例》正式實施做好了充分準備。
五是工作合力不斷增強?!稐l例》公布以來,市場主體、新聞媒體、專家學者、社會公眾廣泛參與,形成了全社會共建一流營商環境的強大合力。國內外新聞媒體紛紛用重要版面或重點欄目進行全方位報道,僅一周時間相關資訊和報道就已超過150萬條。廣大市場主體、專家學者、社會公眾也通過網絡等渠道積極對《條例》貫徹落實建言獻策,提出意見建議。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1月1日《條例》正式實施取得了良好開局,營造了人人參與營商環境建設的良好氛圍,得到了輿論、企業和群眾的充分肯定。法規司同志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會同各地區、各部門持續抓好《條例》的貫徹落實工作,推動《條例》各項規定落細落實落具體,使《條例》政策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