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志鵬
【摘 要】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精神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就為藝術設計帶來了廣泛的發展空間。就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很多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還在以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導致教學效率遲遲得不到提升,而信息化技術的出現就為藝術設計教學工作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方向。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藝術設計專業;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6-0137-02
對于高職院校開設的藝術設計類專業而言,運用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模式代替傳統教學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可以充分調動高職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多維度的知識介紹與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知識點能夠形成高度契合,是非常高效的一種教學方式,應該給予高度重視。
一、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特點
藝術設計是近些年十分熱門的行業,各行各業都意識到了藝術設計的重要性,形成了很大的人才缺口,針對這一現象,各大高職院校紛紛開設藝術設計類專業。從微觀層面上看,藝術設計專業具備三個主要的特點。首先是生活性,好的藝術創作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都是通過對生活的仔細觀察,然后經過一定的藝術處理所得到的。因此在進行藝術設計教學工作的時候,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們觀察生活、解構生活的能力[1]。其次藝術設計專業具有明顯的動態性,從時間上來說,藝術設計始終處于波動變化當中,時尚的更迭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等因素都會對藝術設計產生影響,科學技術的發展增加了藝術設計的分支,不同的材料、載體都會讓藝術設計作品呈現出不同的表現效果,讓整個行業充滿了變化。最后藝術設計專業具有很強的探索性,由于該專業出現的時間較晚,目前正處于摸索階段,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設計以及教學模式的選擇都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從宏觀層面來看,如今的藝術設計專業正處在傳統美術設計向現代工業美術設計過渡的關鍵時期。如何建立相對完整的藝術設計教學體系以及具有高度實用性的實踐課程,將是高職院校下一個階段的工作重點之一。
二、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現狀
(一)授課模式單一
由于藝術設計類專業出現的時間比較短,因此在授課的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會參照傳統的教學模式來授課,這樣的方法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體現不出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特點,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先通過推導的方式引出知識點,然后再讓學生們嘗試運用知識點來解決問題。知識點的劃定以及應用方式有著比較統一的規定,但藝術設計類專業知識的特點是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創造性,這就與傳統教學模式產生了嚴重的沖突,雖然通過傳統授課模式可以提高藝術創作的技法,但是對于藝術創作靈感以及理念則是一種遏制,長此以往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學生只會成為“藝術匠人”而不是“藝術家”。
(二)課程設計僵化
除了授課模式上的問題以外,課程設計過于僵化也是一個突出的問題,這種僵化主要表現在教材缺乏靈活性方面[2]。目前高職院校所使用的藝術設計教材主要包括藝術理論介紹、平面設計、立體設計等幾個板塊,雖然介紹得比較詳細,但是并沒有涉及到一些新的藝術設計知識,比如說3D打印技術以及材料再造裝飾等。這些都是目前非常熱門的設計門類,因為教材缺失相關內容,高職學生們很難在學校學習到這些新知識,只能依靠自學或者是參加工作之后再進行學習,會影響高職學生們的競爭力。
三、信息化教學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無論是課程設計僵化還是授課模式單一,都可以通過信息化教學方式解決,運用信息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能夠提升藝術設計教學效果。
(一)教學設計環節
在開始藝術設計課程之前,教師就要利用信息化技術來優化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一方面要以教材知識點為基準,借助互聯網技術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拓展,例如在講解設計概念知識的時候,不拘泥于書本上所列舉的行業,要增加行業的種類,除了介紹空間設計以及視覺傳達設計外,還要加入工業設計、環保設計等新的行業介紹,通過擴大舉例范圍來尋找這些行業藝術設計的共性,通過對于共性的摸索來認知藝術設計的基本概念。另一方面,就是要不斷更新教案中的例子,由于課本編排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書中所舉的例子與現實社會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這一點在一些技術更迭快的領域,比如說汽車設計行業體現得尤為明顯。針對這一問題,教師要通過互聯網技術尋找到當前生活中的例子來進行知識點的闡述,拉近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距離。通過對教學環節進行不斷優化來保證藝術設計教學的靈活性。
(二)講解知識點環節
從微觀層面上看,一節完整的藝術設計專業課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知識點講解、欣賞與解析以及自由討論[3]。這三個環節之間有著嚴格的順序限定,在課程開始的時候先進行的就是知識點講解環節。傳統的授課模式中,教師都是利用投影儀將知識點框架的板書投射到屏幕上,然后進行講述。而在信息化技術的幫助下,講解知識點的方式變得更加豐富。一方面教師用播放視頻的方式來代替口頭敘述,事先在互聯網上搜索與本課知識點相關的講解視頻,可以是動畫演示也可以是紀錄片片段,通過這種方式來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借助信息化技術在教室中創建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借助圖像與聲音的組合增加高職學生們的沉浸感,提高知識講解的效率。
(三)賞析及解析環節
在講解完知識點之后,要進行的就是案例賞析以及解析工作。先來說賞析環節,一般都是將藝術作品的圖片投放到屏幕上,或者是在教室中展現一些立體藝術作品的模型,由于模型材質的限制,無法精細還原立體藝術作品的全部細節,同時教師在進行展示的時候也多有不便。在加入信息化技術之后,教師可以通過3DMAX以及CAD等軟件在電腦上展現出更為真實的立體藝術作品模型,既可以豐富藝術作品的細節,又讓展示工作變得更加輕松靈活。
再來說解析環節,在傳統模式下藝術作品的解析工作都是由教師出示細節圖以及對比圖來進行,這種方式對于藝術品細節的講解并不到位,很多情況下都需要學生們自行理解,這對一些藝術素養差的學生造成了不小的困擾。而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教師可以使用LED點陣教具、Horion電子教學白板等工具對教學案例進行靈活分解以及整合,在這些新教具的幫助下,高職學生們會更加了解案例中的藝術內涵。
(四)課后討論環節
在分析完案例之后,教師通常都會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們進行自由討論或者是提問。但是受課程時長的限制,討論環節常會超出預留的時間,很多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這個時候就可以使用一些專業的交流軟件來優化討論環節。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的時候將討論群投放在投影設備上,隨著課程的推進,學生們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教師可以根據課程推進的情況對于學生們提出的這些問題進行整理以及解答,對于集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給予重視,通過轉變教學方法以及增加舉例等措施對難點問題進行重點處理。對于學生們來說,這樣的討論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與教師以及同學進行充分交流,不僅提高了對于知識的理解,也鍛煉了溝通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與其他人進行討論。
四、結語
藝術設計類專業具有很強的發展潛力,人才缺口大。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如何培養具有高素質、高能力的藝術設計類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針對目前藝術設計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可以用信息化教學代替傳統教學模式,對課程設計、知識講解、案例賞析以及自由討論等環節進行信息化改造,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崔麗娜.中職裝飾專業藝術設計課程的信息化教學應用研究[J].好家長,2018(13).
[2]殷菲,魏薇.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信息化教學模式初探[J].明日風尚,2017(7).
[3]彭鑫.“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