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君
關鍵詞:第三方支付 ?商業銀行 ?影響
第三方支付平臺是指處于電子商務企業與銀行之間公正的、中立的第三方支付服務中介機構,是一個為買賣雙方提供資金交易的平臺,它為交易雙方的資金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但由于它的特殊身份——非金融機構,其不能獨立開展金融業務,完成最終的服務必須借助銀行。因此兩者之間既相互依托,又存在利益沖突。由此可見,第三方支付在整個經濟市場的影響力是十分巨大的,這對于傳統銀行來說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為了更好地協調二者之間的平衡關系,我們應該對其加以重視。
(一)第三方支付概念及特點
第三方支付是一種新型的支付方式,它以第三方中介為保障,而計算機網絡支付技術更是其能夠進行交易的依托。第三方支付使原本的實體資金流通轉變為電子貨幣的流轉,是一種十分便捷的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具有安全性高、便攜式強、流通性快的特點。因此這種方式深受廣大青年消費群體的熱衷。
(二)第三方支付產生的背景
第三方支付是在我國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和良好宏觀背景下產生的。與此同時,其產生和發展也離不開科技手段的支撐。金融領域在市場上的熱度也為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出現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吸引了廣大的投資群體。更重要的是市場的需求為第三方支付平臺打開了通行大門,因此第三方支付是在社會經濟的整體大形勢下產生的。
(三)第三方支付發展前景
第三方支付已經被廣大市場主體所接受并且廣泛使用。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人們在各個方面都更加追求方便快捷的交易方式。它的獨特優勢使其在短時間內得到蓬勃的發展,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目前第三方支付系統已成為我國支付系統中重要一部分。第三方支付的特點以及電子商務的發展已經展現了這一時代對交易的需求。第三方支付平臺促進了商業銀行業務的發展,同時又因為金融業務和相關利益的重疊,對傳統商業銀行業務帶來了威脅和挑戰。由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屬性是非金融機構,不能開設實體賬戶,所以,它的發展必須要依托商業銀行。這就注定了第三方支付平臺與商業銀行間的關系:競爭與合作并存。
(一)第三方支付對傳統銀行的積極影響
1、第三方支付使支付的流程大大縮短
我國傳統銀行業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更加側重于發展線下業務,對于線上業務的開展較為緩慢,因此這與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的現實經濟情況相脫節。長此以往,將不利于其更大規模的拓展業務,也不利于其客戶的維系。第三方支付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困境,為傳統銀行打開了一種網上業務的新模式。其在交易過程中與銀行的對接,為消費者省時省力,使得消費快速便捷而又易于操作,且無需進行復雜繁多低效高成本的安全協議認定,不僅降低消費者網上購物成本,更幫助商家減少運營成本,使得雙方同時獲益,促進消費與經濟增長,同時獲得更多消費者的支持。
2、第三方支付可以有效解決安全及誠信問題
最初的電商產業受即是由買賣雙方的不信任所造成。而第三方支付使幫助消費者減小收不到產品的風險,同樣對貨物的質量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保障,可以使消費者增加購買信心,從而交易成交量上升,經濟上升;對于商家,大大減少收不到貨款的可能性,同時為大小商家提供了支付平臺。第三方支付對于買家與賣家進行一定力度的監管監督,使得支付方式多樣化,滿足了雙方的多重要求,所以近年來尤其受到歡迎。第三方支付也為傳統銀行的業務建設開辟了新的途徑,第三方支付平臺作為新的經濟濟主體,在消費者心中的信譽度還是很受局限的,但是銀行在長期的發展中已經獲得了市場的認可,二者之間的互補性就要求二者之間需要一種科學的合作方式。銀行可以吸取第三方支付的很多經驗進行線上業務的開展,也可以與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合作,這樣在開拓市場這部分業務中可以減輕不少負擔。
(二)第三方支付對傳統銀行的消極影響
(1)第三方支付平臺已經在市場上占有一定的份額,而且其發展的業務不滿足于傳統的支付交易,為了獲得更高的收益還將業務拓寬到金融服務的其他領域,在其拓展業務的同時也會與傳統銀行的業務形成競爭關系,對傳統銀行的市場造成一定的壓力。與此同時,第三方支付平臺由于其產生時間較短,在法律和監管上會存在一些空白,因此在第三方支付的行業中一旦出現一些問題,尋求法律途徑解決會存在一定的局限。同時,其安全性一旦出現問題勢必會波及銀行業,并造成一定的損失。
(2)在支付流程中,通常會出現資金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的滯留與沉淀,資金流動管理的缺乏會增加資金流失的風險。同時,第三方支付企業的高利潤性使得更多企業進入該領域,造成了惡性競爭的局面,激烈的價格戰使得電子支付行業的利潤攤薄,大大削減,為行業的發展帶來了負面沖擊。
(一)在沉淀資金方面的合作
目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身份有著一定的特殊性——非金融服務機構,不能自主地吸收儲戶存款,不能將這部分資金用于經營。因此用戶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收付的資金必須交由銀行托管。根據管理規定,第三方支付平臺必須將沉淀資金轉入特定的商業銀行的備付金專用賬戶。由于資金規模龐大,這部分備付金產生的利息也很多,進而使銀行與第三方之間都能受益。對銀行而言,沉淀資金產生的備付金可以增加自己的存款數量;對第三方支付機構而言,利息等額外收入可以增加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固定收益。
(二)在資金安全方面的合作
銀行安全性高,但缺乏便利性,用戶體驗較低,第三方支付方便性高,但資金安全性低,用戶在使用時危機感有所增加。如何既保證資金的安全性,同時又能提高用戶的體驗感,在兩者之間尋求至高的平衡點,是商業銀行和第三方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要在兩者的共同努力下,通過互助合作,營造一個安全便捷的支付環境,共同抵御行業風險。
(三)在信用方面的合作
信用信息對于市場交易的各方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國現有的征信體系尚不完善。而第三方支付平臺中累積了大量的個人、中小商戶的交易記錄,能夠為銀行提供除了大企業以外其他個體的信用數據,因此銀行可以根據第三方支付系統提供的信用信息擇優選擇貸款對象,從而進一步拓寬銀行貸款的服務范圍。同時,第三方支付企業也可以通過向銀行提供信用信息,增加自身的營業收入。
在第三方支付的不斷發展中,經濟生活中的每一個主體都需要及時發現市場的變化,只有跟上市場經濟的變化才能不被這個時代所淘汰,對傳統銀行來說更應該如此。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平臺之間應該共同發展,協同創新,將二者的優勢綜合利用起來,從而對國家整體經濟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顧玲玲,劉毓欣.商業銀行效率問題淺析[J].中國外資,2012,(04).
[2]陳宗強.我國第三方支付發展現狀、影響和建議[J].金融科技時代,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