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紅霞
摘 要:本文以高職院校項目資金管理為研究對象,針對各院校管理現狀及普遍存在的問題,以湖南X校的現行做法為例,推出一套至上而下、齊抓共管、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項目資金管理策略(該策略于2019年被中國教育會計學會高等職業院校分會評選為“項目資金管理優秀案例”),供兄弟院校參考,以期達到規范項目資金運作,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之目的。
關鍵詞:高職院校 ?項目資金 ?管理策略
一、高職院校項目資金管理背景及現狀
(一)背景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職業教育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一系列政策密集出臺、一批重大項目在有序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政策紅利正在集中釋放。項目經費的管理已經成為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
(二)現狀
近年來,高職院校項目數量和項目資金撥款金額逐年攀升,以湖南省高職院校為例,主要包括“雙一流”建設項目、“現代職業教育提升計劃”項目、“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項目,以及即將實施的“雙高”“1+X”“產教融合”等項目,財政專項資金占一般公共預算撥款50%以上。然而高職院校對項目資金的管理尚處于的探索階段,“重申報,輕管理、缺評價” 現象較為普遍。
二、高職院校項目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制度粗放
項目資金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和特殊性,大部分高職院并沒有針對項目資金的這些特性在制度層面給予必要的“優先級”保障和“精細化”管理,而是視同其他資金,項目資金運作完全落入原有制度的框架。
(二)權責不清,分工不明
部分高職院校 “重申報,輕執行”,申報項目時脫離自身資源和建設規劃,完全針對申報要求進行設計 ,項目獲批后再對資金用途進行調整,隨意更換項目負責人,導致項目建設和資金使用權責不清,分工不明。
(三)預算管理不嚴謹、審計監督不到位,資金運作效率低下
有的高職院校沒有把項目資金納入年度預算管理或預算執行不嚴肅;項目建設“重進度,輕績效” ;項目資金內部審計監督不到位,以及自查糾偏機制缺失等,致使項目執行發生偏離,資金使用不能達到預期效益。
三、完善高職院校項目資金管理的策略
以湖南X校為例,在充分認識項目資金特性的基礎上統籌兼顧、多措并舉,全力提升項目資金使用效益,確保項目建設目標的實現,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完善管理策略。
(一)加強頂層設計,從制度上確保項目資金精細化管理
(1)在組織機構設置上專門設有“評建處”,負責學院省級及以上重點建設項目的全面管理;學院縱、橫向科研項目由科研處負責的管理;各級教研教改項目由教務處負責管理。
(2)2015年制定和實施了《重點項目管理辦法》,從項目申報、項目管理、資金使用等方面規范學院的建設項目。學院出臺的相關制度文件如《財務審批管理辦法》、《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差旅費管理辦法》《建設項目審計管理辦法》中都有對項目資金使用的重點說明,對項目資金使用各環節進行規范。
(二)對項目資金實行三級管理,讓項目負責人有權有責
(1)對項目資金實行三級管理模式。項目資金由學院、歸口管理部門和項目組三級管理:學院從組織機構設置和制度層面對項目資金進行宏觀管控;作為項目歸口管理部門的評建處、科研處、教務處對項目資金進行分類管理;項目負責人對項目資金具體管理。
(2)項目負責人被賦予更大的職責和權限。學院實行項目負責人負責制,全面負責項目地申報、建設和資金使用。學院以專項經費預算的形式把項目資金下達至項目負責人,專款專用。項目負責人根據《項目申報書》和立項文件制定《項目經費預算表》,可以要求計劃財務處根據《項目經費預算表》設置明細項目,亦可自己建立項目資金臺賬。
(3)項目負責人權責統一。項目負責人具體負責項目建設實施的組織和指導工作,按要求做好項目建設方案論證、按進度完成項目建設和驗收工作。項目負責人對項目組成員的職責分工、項目建設和預算執行進度、建設質量和自查糾偏、績效評價和考核獎懲等工作全面負責。
(三)項目資金納入預算管理,由學院統籌、專款專用、專項核算
(1)把所有項目資金納入學院全面預算管理,由項目負責人具體負責項目預算的申報和執行。項目負責人根據項目建設目標及各項經費指標編報項目預算草案提交給歸口管理部門,由歸口管理部門審核之后經主管領導審批,再報院長辦公會討論通過后執行。跨年度建設項目需在年底明確下年度階段性建設任務的同時編報下年度預算,并入學院綜合年度預算。項目資金應在項目建設期內執行完畢。
(2)項目資金使用范圍。《重點項目管理辦法》中規定項目資金必須專款專用,不得用于與項目建設不相關的支出。納入政府采購目錄的項目資金購置事項,必須嚴格按照政府采購管理制度以及學院的相關規定,由資產處組織招投標或集中采購等,資產處根據學院要求將優先處理項目資金購置事項。
(3)項目經費的報銷。湖鐵科職院項目經費報銷按照學院《財務報銷辦法》、《年度預算執行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及其他相關財務管理制度執行。根據《學院財務審批管理辦法》的規定,項目資金的報銷由項目負責人簽字審批,計劃財務處長審核。
(四)計劃財務處構建“無等待”報賬模式,化解項目資金報賬難題
(1)實行報賬員制度。各部門和二級學院的報賬員經過計劃財務處嚴格培訓后,協助項目負責人在經濟業務中取得規范的原始憑證、并完成原始憑證地規范粘貼。
(2)利用“智慧校園”網絡平臺,實現項目經費報銷移動審批。報賬員在學院“釘釘”辦公平臺“項目經費報銷”模塊按要求填報信息,上傳原始憑證圖片后提交審批申請。系統依據項目類別、報銷金額大小傳送給相應的審批人,審批人在移動終端登錄查看、提問和審批。系統完成審批流程后,由報賬員生成和打印紙質報銷審批表。
(3)計劃財務處明確崗位職責,指定會計分類核算項目資金。重點項目資金、科研項目資金和教研教改項目資金分別由三個會計進行核算,平均了工作量,避免了月底、期末、年末報賬高峰期項目資金報銷單據的積壓。會計對項目資金報銷“對口服務”的精細化操作還有利于項目中期檢查、審計、績效評價等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
(五)項目資金自查糾偏、績效評價和獎懲
1.項目資金“自查式”審查糾偏。每個會計年度都會委托會計師事務所對本年度會計憑證資料進行細致地審計檢查,會計師事務所的專業人員針對學院項目資金使用的真實性、正確性、合規性、合法性、效益性等多方提出反饋意見。計劃財務處根據反饋意見會同項目歸口管理部門和項目負責人對項目資金的使用進行整改糾偏,確保項目資金的規范運行和使用有效。
2.項目績效評價。項目績效評價的具體做法是項目負責人以項目申報材料和立項文件中可量化的建設目標和指標作為項目的績效目標,對預算執行進度與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進行比對,出具本項目績效評價自評報告。評建處負責對各項目的自評報告進行檢查與核實,并對檢查結果作出書面的執行情況結論,報送給分管副院長以及項目立項單位。項目建設完成建設目標實現后,項目負責人和項目組必須及時組織驗收。
3.項目建設獎懲。省級及以上重點建設項目立項后,項目團隊向評建處提出申請,按照上級財政專項資金的一定比例撥付項目建設專項工作經費(可用于項目驗收后對建設團隊的考核獎勵)。競爭性項目的工作經費按上級撥付專項資金實際到賬額度的10%提取,最高不超過30萬元;非競爭性項目按5%提取,最高不超過10萬元。建設項目驗收不合格的,學院講追繳已撥付的專項工作經費,并進行責任追究。項目建設結果與院系年度考核、評優評先關聯,還與項目負責人和項目組成員個人考核評優、職稱職務晉升等掛鉤。
四、結束語
從當前高職院校在項目資金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來看,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嚴格預算管理。項目資金的運作實行學院、歸口管理部門、和項目組三級管理模式,讓項目負責人有權有責,按項目建設進度執行預算。各院校還應加強項目資金自查糾偏和內部審計監督,完善績效考評和結果反饋落實,確保項目資金的規范運行和使用有效。
參考文獻
[1]潘念萍.高職院校專項資金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5):57-59.
[2]楊勇,何濤,陳偉,等.高校專項資金管理思考[J].財會通訊,2015(19):120-121.
[3]鄧彥,吳迪.高校專項經費管理改革研究—以廣東省“創新強校工程”專項經費為例[J].會計之友,2017(11):120-122.
[4]李汝.基于績效導向的地方高校財政專項資金預算管理研究——以河北高校為例[J].經濟研究參考,2017(62):107-110.
[5]袁晉芳.高校基本辦學條件專項資金管理的改進建議[J].財務與會計,2016(2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