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學忠
關鍵詞:財務管控 ?施工企業 ?供應商管理
(一)采購物料種類多
對于施工項目本身而言,其工種繁多,構成也相對復雜,所需的物資在形態、功能、價格方面的差異也很大。對于同一性能的物資而言,由于供應商的不同,其具體的形態與價格也存有較大差異。而對于同一類型的施工項目而言,由于施工位置及施工環境的影響,所需使用的施工材料也不盡相同。因此,根據施工項目的具體情況去選擇優質的供應商,這對于施工項目而言非常關鍵。
(二)物料供應多變性
由于施工企業施工項目、對接客戶需求等因素變化的影響,施工所需的物料種類也會產生相應的變化,如果施工項目需要一批非暢銷的材料,而現合作的供應商又缺乏這些材料,勢必會對施工進度產生影響,由此可能需要重新選擇供應渠道。因此,施工企業務必根據項目屬性及進度,建立多樣化的物資供應渠道,以為項目施工如期展開提供物資方面的保障。
(一)有助于降低企業管理成本
很多施工企業雖然與供應商建立了合作關系,但是卻不能及時了解企業的具體生產狀態,很多供應商為擴大自身利益,減少某些材料的投入,而施工企業對此難以發覺,增加了施工企業在采購過程的檢驗及監管難度。從某種角度來講,對供應商進行管理,有助于降低企業管理成本。
(二)有助于降低企業生產庫存
施工企業與供應商之間保持實時聯系,供應商才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施工企業的物資需求,根據客戶的需求及施工方案,及時調整供應計劃,做到時制生產、精益物流。施工企業務必要儲備具有一定能力的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在物資材料信息共享的模式下,降低企業生產庫存。
(三)有助于提升供應物資質量
施工企業最終交付客戶的工程質量與供應商所提供的物資質量直接掛鉤,因為供應商所提供的物資是施工企業采購物資的主要來源,對此,有比較的選擇和管理供應商,能夠幫助施工企業采購質量合格的、價格優惠的采購材料,這不僅僅有助于適當降低企業采購成本,還能夠確保供應物資的質量。
(一)供應商選擇策略
1、即時供應商選擇策略
隨著施工項目的進行,企業所需的材料品種、材料種類越來越多,此時就應該接洽即時供應商,與符合條件的優質供應商建立合作關系,其需要滿足的條件如下:第一,已經成為集團供應商的企業,或者集團供應商旗下的企業;第二,在某些行業的全國排行榜上位于前十的企業,如三一重工、寶鋼等;第三,經互聯網平臺審核通過的優質供應商。
2、長期供應商選擇策略
施工企業應該選擇與施工項目長期合作過的、資質審查合格的、提供物資實時送達并保障其質量的供應商為長期供應商,施工企業可以通過以下步驟去篩選長期供應商:
第一,根據施工項目需求識別供應商。對于施工企業的新項目而言,施工企業采購部門應該在項目開工前與項目部進行有效的溝通,了解項目所需物資情況,進行市場調研,對哪些供應商能夠提供哪些物資、不能夠提供哪些物資進行匯總,建立供應商檔案庫。
第二,確定出目標合作供應商。當項目需求、項目工期確定后,施工企業就需要從供應商檔案庫中篩選合作供應商,選擇供應時間短的供應商采購批量小、價格低的物資,選擇價格優惠、質量合格的供應商去采購批量大、價格相對較高的物資。同時不斷尋求、篩選具有價格優勢及市場口碑的新供應商,建立檔案,以便供應商備選。
第三,考察目標合作供應商。施工企業對于通用型的物資材料,可以對檔案供應商資料進行調查直接確認,通過采購后的樣本抽查檢驗其質量即可;對于施工中的關鍵物資,就要對供應商進行全方位的考評,綜合調研其資質、生產、技術水平及質量控制情況,調研合格后進行小批量生產試用。
第四,再次考察試用供應商。施工企業可以在供應商試用期時,根據項目現場的物資使用情況進行考察,對供應商的物資供應情況、建筑成品質量及價格等因素綜合分析后,再向施工現場的管理人員確認,將其評價為合格供應商,與之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
(二)供應商評價策略
篩選出合格的供應商后,在日常施工過程中對其進行管理及評價也是不容忽視的關鍵環節,這將有助于從根本上確保物資質量及項目質量,具體而言,供應商的評價策略如下:
第一,施工企業應該固化供應商評價體系,建立完備的供應商數據庫,跟蹤其物資的生產及供應過程,在物資使用過程中對其進行動態評價。
第二,定期、定級去對供應商進行評價。通過對供應商的年度評價進行匯總,對供應商進行定級管理,不斷優化供應商結構,有效控制采購風險。
第三,讓物資供應商之間形成良性競爭關系,避免選擇單一供應商而陷入價格壟斷的被動局面,對此,每一類物資的儲備供應商應該不少于3家,一家供應商承擔的供應量不多于總需求的80%,不超過其產能的50%,一旦發現供應風險就應該中斷合作并由新的供應商補位,這樣的競爭態勢有助于提升供應商的服務質量,降低企業采購成本。
第四,施工企業應該以市場為導向,實施跟蹤供應商的生產情況及經營情況,一旦發現其中的財務異常風險,就要及時更換物資供應商,保障施工項目按預期進度進行。
第五,維護供應商之間的平衡關系。施工企業應尋求穩定的供應商團隊,不斷篩選并注入服務優良的供應商,有意識地替換掉服務質量相對較弱的供應商,激勵供應商不斷提升其服務質量,提升項目工程質量。
第六,對于符合公司投資方針、具有發展潛能的供應商,施工企業可以嘗試對其進行投資,發展相互投資入股模式,建立彼此更為緊密的合作關系,這樣的戰略聯盟對施工企業及供應商雙方都有重要意義。
基于財務管控視角,對施工企業的供應商進行管理至關重要,但是施工企業對于供應商的選擇和管理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結合施工企業、施工項目物資采購需求,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不斷總結,并將理論調研分析結果應用于實踐操作,才能夠從真正意義上優化供應商結構,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將實現施工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互利共贏。
參考文獻
[1]范志軍.建筑業“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物資管理的影響分析[J].管理觀察,2015(07):149-152.
[2]李琳.供應商精細化管理“四步走”[J].施工企業管理,2019(04):113.
[3]王景峰.施工企業物資采購中供應商管理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19,42(11):42-43+51.
[4]張月芳,劉超群,孔祥龍.營改增后建筑施工企業供應商的選擇[J].財務與會計,2016(18):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