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堯
摘要:媒介融合時代,如何發揮電視媒體內容真實、準確等優勢,和網絡快速、范圍廣等優勢相融合,創新記者采訪工作值得思考。本文從形式開放、方式多樣、效率增強三方面對融媒時代電視臺記者采訪工作出現變化簡要說明,并提出采訪工作的創新路徑。
關鍵詞:融媒體;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創新
引言:
融媒環境下,自媒體的出現,對電視臺記者的采訪工作帶來更多機遇,同時挑戰并存。媒體工作者競爭加劇,受眾需求多樣化,為順應時代發展,需電視臺記者結合采訪工作變化,調整工作思路,提高自身競爭實力。
一、媒介融合下電視臺記者的采訪工作發生變化
(一)形式開放
時代的發展,使得電視記者的采訪形式逐漸多元化,采訪過程運用到了“網絡直播”,受眾能夠利用“彈幕”功能隨時發表觀點,豐富采訪內容,記者采訪過程方式更加靈活,能夠使用電話或者視頻等方式完成采訪目的,打破時空限制[1]。
(二)方式多樣
電視記者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將新聞事件快速、即時向受眾傳遞。在采訪工作中需要順應行業發展,轉變傳統采訪過程受到媒介以及技術等方面的限制,從受眾需求方面入手,合理選擇采訪信息,利用網絡平臺報道事件,同時獲取受眾反饋,加速記者和受眾之間的交流,因此融媒時代,改變了記者的采訪方式。
(三)效率增強
網絡的高效性顯而易見,網絡媒體二者的融合,彌補了傳媒量少、速慢、效低等弊端,提升新聞信息傳播速度,縮短事件發生和受眾獲取的時間。同時,對記者采訪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記者可結合實際采訪需求,和各大自媒體平臺展開合作,積極利用移動終端,實現新聞信息采集,不斷提高自身采訪效率。
二、媒介融合時代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創新
(一)樹立融媒意識
全新的時代,記者需要對自身職業重新定位,以積極心態應對變化,對工作方式加以調整。記者采訪形式方面的創新需要從意識層面入手,樹立學習意識,勇于嘗試,以全新的媒體技術,實施個性化報道,轉變以往定向思維。當前,各類社交媒體,逐漸成為信息傳播平臺,可為受眾提供現場報道,使得電視臺記者地位發生轉變。傳媒生態現實,致使記者的工作模式發生巨大變化,此時,電視臺記者只有及時轉變工作意識,樹立媒體融合觀念,結合受眾對于信息需求,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創新工作形式,展現自身專業素質,才能為受眾提供獨樹一幟的內容報道。
(二)提升職業素養
電視臺記者無論處于何種環境之下,都需練就強硬的本領。媒介融合環境之下,轉變了以往記者“專才”素質要求。新時代,更需要記者作為“通才”,能夠掌握新媒體采編、數字傳播、信息發布等技術,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做好本職工作。在采訪實踐過程,記著不但需要具備傳統“四力”,而且還需掌握拍攝、錄像、視頻剪輯以及信息發布等設備操作技能。因此,電視臺記者需要從上述方面入手,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專業學習,不斷掌握圖像和視頻等傳輸技巧,學會利用多媒體產品,展開事件采訪。不同記者對于同一事件報道角度不同,就可能產生不同的效果。記者只有掌握融媒時代各項新媒體技術,才能高效利用圖文、視音頻等制作技術,豐富發布內容。此外,記者還需具備審時度勢之能,對新聞事件本質進行分析,對其輕重緩急科學排序,找到最適宜的切入點,對事件內容進行解讀與剖析,為受眾提供透徹、清晰的媒體觀點,利用所學技術選擇最佳傳播方式。只有電視臺記者關注自身素養的提升,才能為融媒時代采訪形式的創新墊定基礎。
(三)合理運用傳播媒介
互聯網時代,智能終端設備逐漸普及,利用手機當中各類社交軟件即可和他人展開溝通。信息時代,電視臺記者需意識到信息傳播媒介的重要性,在采訪過程中積極利用新媒介。比如:利用手機、錄音筆等便攜性傳播媒介作為采訪過程記錄工具,可在新聞事件發生之時迅速記錄,為受眾提供最新的新聞信息。互聯網的發展,使得大數據時代走向世界舞臺,不但便于信息溝通,而且實現資源共享。雖然電視臺媒體屬于傳統媒介,但是記者在采訪過程需要與時俱進,積極使用新媒介以及采訪工具。當前,微信和微博等平臺用戶較多,采訪過程可借助上述平臺,發布新聞事件相關信息或者圖片、視頻等,吸引受眾關注新聞。同時,還可利用國外較為流行的Facebook、Twitter等各類社交軟件,不斷擴大新聞內容影響范圍。電視臺記者應掌握各類社交軟件操作方式,勇于打破傳統采訪形式桎梏,結合實際采訪需求,選取適合新聞內容以及傳播方式,可更好的應對采訪過程出現的突發情況。利用手機拍攝照片或視頻,添加文字說明即可傳遞現場事件。
(四)借助互聯網展開采訪
媒體融合背景之下,各類移動終端逐漸普及,終端設備功能豐富,為電視記者的采訪工作提供更多支持。因此,采訪過程需要靈活運用上述終端設備,在網絡的支持下展開采訪。采訪之前制定計劃,可通過郵件方式向采訪對象發送信息。不但快捷,而且高效,轉變以往需要記者和嘉賓展開面對面采訪,手寫方式記錄文稿,緩解了記者的采訪記錄工作壓力。
在采訪之前,記者利用百度、360或者搜狗等各類網站,對線索人以及相關事件提前搜索,掌握和事件相關的人、事等信息,進而制定采訪規劃。采訪過程,可通過移動設備,將直播畫面呈現出來,及時傳達事件信息,吸引受眾關注。同時,采訪過程的信息記錄方面,還可通過“訊飛聽見”、“錄音轉換文字助手”等高效記錄,解放記者雙手,使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采訪當中。采訪結束之后,還可通過新媒體平臺及時發布,和受眾之間高效互動與交流,傾聽受眾心聲,制定事件后續采訪工作計劃[2]。
結束語:
總之,面臨全新的時代,全新的挑戰,電視臺記者需要轉變工作意識,不斷提高自身職業素養,高效利用互聯網,加速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二者之間融合,實現優勢互補,保證新聞真實度,從受眾需求出發,以客觀之態報道新聞,不斷創新采訪形式,在全新的時代展現傳統媒體人的專業素養。
參考文獻:
[1] ?齊曉迎.淺談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20(02):139-140.
[2] ?薛馮化.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創新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9(22):203-204.
[3] ?齊曉迎.淺談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20(02):139-140.
(作者單位:焦作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