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要:隨著大國的崛起、經濟和科技的飛躍發展,國內、國際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日益頻繁,商業與非商業的各種活動也日趨增多。隨之而來的各種展會、展覽也開始發生質與量的變化。傳統的展會、展覽形式和設計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科技與社會形勢的進程,新的空間布局和富有現代科技感的裝飾設計成為凾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基于現代展覽、展會的具體狀況,以空間的布局合理性,現代感和裝飾的美觀為原則,對會展空間的環境因素進行系統的整合,探究適用于展會空間現代感的裝飾設計策略與方案。
關鍵詞:裝飾設計、會展空間、科技元素、多媒體。
Abstract:with the rise of a large country,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echnology,the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betwee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requent,and various commercial and non-commercial activities are also increasing. All kinds of exhibitions and exhibitions have quality and quantity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exhibition,exhibition form and design have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current technology and social situation. New spatial layout and modern technology sense of decoration design have become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Based on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modern exhibitions and exhibitions,and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reasonable layout of space,modern sense and beautiful decoration,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tegrates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exhibition space,and explores the decoration design strategies and schemes applicable to the modern sense of exhibition space.
Key words:decoration design,exhibition space,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lements,multimedia.
引言:
展覽、展會作為最古老的市場形式之一,以“展出”和“觀覽”的形式達到商品交換目的,在其發展歷史中未曾改變過,但隨著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而變化著。下面先從展會的歷史開始,以便了解其特殊的歷史及經濟地位。
展覽的源起與發展史
現代展覽會形式出現在歐洲的德國,到中國明朝鄭和下西洋時期,許多歐洲國家的城市都陸續成為世界的展覽、展示名城。加上“地理大發現”的形成,國際貿易活動的增加和全球經濟化的擴大,會展逐漸延伸到美洲各個地區。
19世紀末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博覽會是世界發達國家競爭市場的重要形式,1928年31個國家在巴黎會議上共同簽署了一個關于協調和管理國際展會的公約即《1928年國際展覽會巴黎公約》,限定了世博會的舉辦周期、主辦方和參展方的權力與義務等相關細節。1945年二戰結束后,展會行業迅速恢復,如:“巴黎博覽會”、“米蘭博覽會”、“萊比錫博覽會”,被譽為鏈接各國貿易的三大經濟橋梁的國際展會也重新恢復。
展覽業進入20世紀70年代,全球經濟化形成時完成了產業規模,國際分工系統的深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大推動了國際展覽業的進步與發展,大型會展中心連接出現,現代會展應趨勢而產生。歷經百年的歐洲會展行業率先成為世界會展經濟體中最強和最大的經濟區域。德國也一躍而起迅速成為世界第一展覽行業強國。相比較而言亞太區會展經濟規模和水平僅次于歐美國家。多個城市如:我國的香港、日本、新加坡、阿聯酋等地區會展經濟都已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其中日本政府不重視發展展覽展會行業,企業不通過展覽會推介自己的產品而采取產品展示會的方式進行推廣宣傳,因此其會展行業遠遠低于其經濟發展水平。
而相對于中國,早期的集市只能是會展活動的初始萌芽期,根本原因在于我國歷朝封建社會及中央多實行重農抑商原則,因此以商品經濟交易為根本的會展形式發展極為遲緩,更不用說形成產業規模。直至1873年,我國首次參加的世界博覽會在奧地利維也納,此后又以多種形式參加了20多屆世界博覽會。1905年清政府頒布了《出洋賽會同行簡章》對我國商人出國參展做出了統一的規定和要求,鼓勵商家積極參展,還設立了“京師勸工陳列所”用以展示各地的工業產品,自此國內現代會展也開始逐漸發展起來,如有史以來標志性的首次全國性博覽會在1910年舉辦“南洋勸業會”,期間歷時3個月,觀者達20余萬。到民國時期還參加了美國舊金山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將眾多大獎收入囊中,其后中斷直到1982年重新參加諾克斯維爾世界博覽會,重新又回到世界博覽會的懷抱。
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會展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迅猛的發展起來,如比較著名的“廣交會”、華東商品交易會”、““昆明商品交易會”、“深圳高新技術商品交易會”、“杭州西湖博覽會”等。國際性的博覽會包括“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國際工業博覽會”、“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國際進口博覽會”、“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等。不但如此我國2010年成功舉辦了第41屆“上海世界博覽會”,這也是歷史性首次在我國舉辦世界博覽會,本次世界博覽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是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科技讓城市更有活力,展會是這些美好的集中縮影,讓你、我的明天更美好。
在以上的美好愿景基礎上我們要把最好的展會呈現給參觀者、呈現給繁榮的祖國呈現給世界。把合理的展會空間處理和科技元素充分的運用到展會中來。下面我將以具體的項目案例來詮釋科技元素在展會空間中應用。
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中國聯通展區項目簡介
本次工博會于2019年9月17日—21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展示面積達28萬平方米,吸引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2665家一流參展商,境內外觀展人數達17.4萬人次,本屆工業博覽會主題以創新、智能、綠色為核心。
在此次展會上中國聯通以充滿未來感、科技感的裝飾效果示人,結合多種科技元素,例如:VR技術、無人機、全景顯示等來體現此次工博會的特點及聯通產品本身的特性。通過科技手段實現觀展過程中的展示、體驗、互動,充分體現了現代感與未來科技感。下面我將此項目引入文中,結合文章充分說明。
對于會展裝飾設計,在整體的施行當中需要以會展的設備、展館其特有的形式以及多種互動多媒體手段進行表現。進而實現主辦方所展出的產品與設計師和施行人員等多方面的高度統一。使參觀者更深入更全面的認知、理解產品。其中可以融入視聽、撫觸等多種互動多媒體手段來提升其自身的體驗。
會展裝飾設計中如何進行空間處理
1、會展裝飾設計的特殊意義
對于會展裝飾設計,在整體的施行當中需要以會展的設備、展館其特有的形式以及多種互動多媒體手段進行表現。并且充分的考慮人體工程學和建筑力學在在展會中的施行和應用精確的的測量有效的空間布局設計是使科技元素能否準確有效的融入展會裝飾設計的關鍵如下圖所示,進而實現主辦方所展出的產品與設計師和施行人員等多方面的高度統一。使參觀者更深入更全面的認知、理解產品。其中可以融入視聽、撫觸等多種互動多媒體手段來提升其自身的體驗。后面具體介紹分享,其主要目的也是讓參觀者及消費者有更深入的產品認知及體會,這是會展裝飾設計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及特殊意義所在,下面先從展會空間的構造及建筑形制說起。
2、展會空間的構建形制的分類及作用
2.1公共空間
會展空間中公共空間即為大家所說的共享空間形式的區域,其中包括:過道、休息區等,此區域是為人們提供便利及休息的區域,本著這樣的設計初衷進行分析,公共空間的策劃應當面積充足、寬敞,當參觀者進入會場可以自由的不受影響的進行參觀欣賞。劃分出的休息區能讓參觀者更為放松,進而更好的理解產品及會場帶來的體驗并且獲得較多的咨詢,從而說明這一區域在展區中所表現出的重要性。在此項目設計中充分考慮了公共空間的處理,從方案的平面圖中可看出寬敞的過道有效的融入各個展區中,休息與洽談區巧妙結合,即可放松休息又可以舒適的洽談業務。
2.2展示空間
在此空間區域是能夠主要了解產品的最直接區域,同時也是會場中形象展示的最為重要的部分。在這一區域中怎樣能給參觀者及消費者特殊的視覺、觸覺體驗從而有效的吸引客戶,且有效的傳達產品信息,是針對這一區域的設計及規劃重點。因此展會的外形特點、材質、光影色彩都應圍繞主題展開。使產品的特點、形式得以充分表現,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人體工程學,使參觀者感到舒適,進行演示及互動環節要考慮安全性和所能達到的最佳用戶體驗。在此項目的展示區空間采用了多種多媒體科技元素,有效的體現中國聯通其科技化的企業特性,使得參觀者通過互動更好的了解聯通產品。
2.3、輔助空間
在會展空間中除了以上兩種空間規劃以外,還包括輔助空間,輔助空間則包括:工作區、接待區及儲藏室等。在展覽期間接待區在規劃上是非常重要的,此區域是參展方完成價值含義的重要體現,能夠更進一步讓參觀者或消費者的性趣及關注加持。其裝飾設計風格應同整體保持一致,而工作區為方便工作人員工作及存貯物料盡量安排在角落,從而不會影響會展空間的整體風格及效果。在聯通展區的輔助空間中接待、工作、儲藏等區域都有考慮,為滿足不影響展示空間的原則,在布局上安排在在展區的三個角上從平面圖和效果圖中可以直觀看出。
3、會展空間其特有的表現形式
在會展中空間運用較單一的組成可成為整個展示區的基礎,在一些大型會場中,多以多個不同區域劃分來完成對不同產品或同一產品的不同性質的體現形式,同時在統一的設計風格下會有對參觀者及消費者不同的感受體會。在搭建及設計中充分考慮人員數量、時間、尺寸、流動的范圍,也同時要有人與人溝通的渠道,給參觀者提供良好的空間感受。許多展會現場多以長方形來搭建,長方形場館優勢明顯,比如面積利用率高,好規劃等。再加以富有現代感的造型和材質配以聲、光、電及互動多媒體等形式,這樣有效、且逼真的來還原產品的獨特魅力。在此次聯通展會裝飾設計的項目中充分考慮了以上的設計思路并且進行了有效的表現。
會展裝飾設計中多媒體的分類及如何運用
近些年多媒體技術趨于成熟,極大的顛覆了傳統展會的形式和內涵,更突出了人在展示活動中的作用,擴充了展示活動的信息量,提升展示效率,使展會更富科技感的裝飾性質。
多媒體技術:多媒體英譯為:Multimedia,由單詞mulitiple和media組合而成,核心為媒體,多媒體技術是將圖像、文字、動畫、視頻、音樂、音效等數字媒介,通過電腦語言的方式融合在一個交互的整體中,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給參觀者以強烈的視覺體驗。
多媒體設計元素在會展中按其特性主要分為以下幾類:體驗互動類、屏幕顯示類、數字沙盤模擬類、特種影像類和虛擬仿真模擬類等,其中包括了大部分展會裝飾設計中的表現手段,針對不同的產品和環境所呈現的效果和目的也不盡相同??筛鶕唧w現場情況和設計理念需要進行相關的調整。
1.體驗互動類
體驗互動類在多媒體裝飾設計中有著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幻影成像、地面互動、增強現實,翻書互動、體感互動、全息互動、觸摸互動等。
互動多媒體體驗類主要解決展示企業介紹、產品的展演和企業信息檢索等。體驗互動展區給參觀者最直接真實的感官體驗,達到了解企業了解產品,從而形成體驗營銷的模式。
2.屏幕顯示類
屏幕顯示中主要包括:大屏LED拼接、液晶LCD拼接、環幕投影、折幕投影、異形投影、穹幕投影等。
屏幕顯示類多媒體主要完成參展方的業務介紹,行業分析及布局和企業宣傳片的展示,通過視覺和聽覺帶給參觀者全新體驗、得以更全面的了解參展企業。
3.數字沙盤類
數字沙盤類在展會中多以以下幾種形式出現如:數字沙盤,多媒體沙盤和正投/背投沙盤等。
數字沙盤類多媒體展區主要用于業務的分類展示,區域的整體規劃和交通設施的優勢等。數字沙盤通過等比例的展示及全局的設計構想使得參觀者能更全面的了解項目,一目了然、非常直觀。
4.特種影像類
特種影像通常有這幾種形式:3D影像、4D影像、5D影像、穹幕影像和球幕影像。
特種影像媒體展區多用于表現企業對未來的設想、規劃、愿景等。用虛擬的視覺、聽覺及觸覺展現未來即將發生的事物,讓觀者全面感受體會到企業的未來及遠景布局。
5.虛擬仿真模擬類
虛擬仿真模擬類有著多種形式如:AR/VR體驗、運動情景模擬體驗、虛擬情景漫游體驗等。
虛擬仿真模擬類多媒體展區主要展示區主要展示企業產品場景,企業園區數字規劃等,通過逼真的虛擬場景和仿真展示,要更真實的讓觀者體驗產品的特性,提供完全沉浸感的數字科技藝術。
6.在項目案例中的應用種類
在中國聯通此次工博會上的項目中就應用了多種多媒體科技環節如:城市大腦的LED大屏幕拼接、智慧城市的電子沙盤、AI智能語音、5G沃救援的無人機展演、AI滑雪互動體驗、VR虛擬產線展示、工業上云地面LED互動游戲等。具體效果可參考上圖中平面圖和下圖中不同展位的效果圖。
7.在項目案例中的運用效果
在此次項目中運用了多種科技元素和現代的設計理念最終產生了非常好的展會效果,同時也得到了參展企業、參觀者和各級領導的肯定,同時也是用多種科技元素來表現展會裝飾設計的一種探索,而且在整體上和方向上是成功的,希望在今后的裝飾設計上逐步調整與改進并加入新的科技與思維,達到更佳的裝飾效果。
結語:
上面分析了會對我們的生活、經濟及國家形象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富有現代感加入了科技元素的展會裝飾設計更是現代科技與藝術的高度融合,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將會有更多科技產生,同時也會有很多適合展會裝飾的技術被應用,我們積極的吸納新技術的同時也要提高我們自身的審美修養,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把多種科技元素以美學的原則呈現在大眾面前,讓展示裝飾設計更有魅力,從而使我們展會、展覽行業始終走在世界尖端,進一步讓世界更了解中國優秀企業、更了解上海、更了解這個有著5000年文明國家,完成大國的崛起,最終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設想。
(作者單位:上海榮太文化傳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