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力
(甘肅省武威市武威第二十二中學,甘肅武威 733000)
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藝術尤為重要。語言好比神奇的指揮棒,班主任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能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提升班級管理的感染力,增強號召力與說服力。因此,本文針對性地提出了使用語言藝術實施班級管理的措施,希望廣大班主任能給予學生更多的溫暖和關懷,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從目前的教育發展形勢來看,原有的班級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學生發展的要求。班主任需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走入學生的內心,這樣才可以體現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1]。相關的實踐證明,想要保持師生之間的友好關系,體現和諧相處的局面,班主任需要在平時的班級管理過程中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班主任在日常管理過程中,要適當地把握交流的技巧,在良好的互動過程中,消除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障礙,讓學生打開心扉,使他們遇到生活或者學習上的問題時主動地告訴班主任[2]。班主任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通過合理的引導,提高其邏輯思維能力。語言運用技巧是小學班主任能否在班級管理中“游刃有余”的一個關鍵因素。要使班級教育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班主任應多從探索語言藝術著手。因此,如何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合理地應用語言藝術,如何提高班級管理效率,就成了當前形勢下小學班主任需要思考的重點問題。
小學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一定要重視應用有理論依據的語言,不能為了達到目的而胡編亂造。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要選擇合適的語言,要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式中,使學生正視自己的錯誤和缺點。另外,在解決問題時,班主任和學生要在冷靜后,再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思考。由此可以看出,要想進行良好的班級管理,班主任需要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提高自己的語言藝術,這也是維持班主任和學生之間良好關系的基礎[3]。
所謂的言之有別的語言藝術,就是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需要關注學生個體方面的差異,根據不同性格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和技巧。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還沒有完全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另外,由于經歷、家庭環境、性格不一樣,同一個班級的學生會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這時,班主任就需要注意個體之間的差異,關注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與不同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溝通和交流。
言之有物就是需要班主任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在給學生闡述各種道理時,表達方式更加直接,便于學生理解。另外,學生也可以更好地鞏固知識,明白相應的道理,進一步增強自身的道德素養和綜合能力。
班主任只有結合藝術語言的特征,才可以達到預期的班級管理效果,才能滿足小學班級日常管理的需求[4]。
班主任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能在師生互動中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此外,班主任在溝通時,需要一視同仁,不可以偏心、偏袒,要做到公平、公正,多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給予他們合理的評價[5]。
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不僅能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還能增加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此外,班主任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性素質,增強個人魅力,讓學生對班主任產生認同感和信任感。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現代化班級管理的需求,也優化了班級環境[6]。
首先,小學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要考慮學生的不同特點,結合學生的優缺點來開展賞識教育和批評教育。賞識教育主要的目的是,借助賞識讓學生變得更好,但是這并不代表學生犯錯后,不對其進行批評教育,而是班主任要避免直接批評教育學生,應充分發揮語言的藝術性。
其次,班主任要給予學生公正的評價。班主任在評價學生過程中要使用管理語言藝術,給予學生最真摯的鼓勵,積極引導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小學生年齡較小,缺乏自控能力,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這時班主任就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7]。例如,在一次月考中,班級成績兩極分化現象較為嚴重,一部分學生上課認真聽講、學習態度端正,另一部分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上課不認真聽講。這時,班主任可以這樣教育學生:“在這次考試中,我們班學習態度端正的同學都考到了自己理想的成績,而不認真聽講的同學需要思考一下自己的錯誤,下次考試,我希望能看你們真正的實力,老師相信你們都是最聰明的,都會有美好的未來?!?/p>
1.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
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拉近學生和班主任之間的距離,增強學生對班主任的認同感和信任感。例如,有的學生課上雖然認真聽講,課下也按時完成作業,但學習方法不科學,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班主任應主動找這些學生溝通,并通過恰當的溝通方式了解學生的興趣,找到學生的優點,幫助學生重新樹立自信,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此外,班主任還應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其科學地調節課程和興趣發展之間的關系,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2.真誠傾聽學生的心愿
良好的交流需要班主任真誠地對待學生,這樣學生才會積極地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例如,在日常教學和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可以觀察學生自學時的狀態,并從其他教師那里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在課下時,班主任可以真誠地和學生交流,增加情感互動。當學生打開心扉時,班主任應耐心聆聽,并使用藝術的語言讓學生對未來充滿信心。此外,班主任還應做好學生的情緒轉化工作,引導存在困惑的學生走出謎團,樹立積極向上的思想[8]。
3.用心與學生溝通
脾氣暴躁的教師是很難讓學生信服的。例如,在上課時,有個別學生大聲喧嘩,打擾其他學生的學習,班主任此時不要大聲呵斥,而是要告訴他們:“如果你在專心做一件事情時別人打擾你,或者是打擾你學習,你會怎么樣處理呢?”使用理解開導的方式,會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錯誤,規范自己的行為。班主任在教育學生時,若使用生硬的語言,學生大多會反感,他們不僅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還會產生叛逆心理。因此,班主任需要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合適的語言溝通技巧,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用心和耐心。另外,班主任要避免直接批評學生,通過聊天的方式可能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進而使學生打開心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每位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個體,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需要使用特色語言,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增加語言藝術的靈活性,用真誠的語言活躍氣氛,通過無聲的語言激勵學生;還要創新溝通技巧,找出學生的優點,用真情來打動學生,借助道理來引導學生,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好實際問題。例如,班主任是連接學校與家庭的“橋梁”,可以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交流,形成家校合力,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總而言之,小學班主任要掌握學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情況,注重管理語言的藝術性;不斷增強自己的語言水平,加強和學生的溝通與交流;重視語言藝術的特點,將語言藝術魅力發揮到極致;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縮短學校和家庭之間的距離感,最終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教學質量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