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目前國際經濟發展形勢合作化趨勢增強,其風險也逐漸增大。國有企業作為國家經濟的主導力量,更需要穩定的發展。這就需要國有企業加大風險認識意識。提高風險評估能力,正確應對各種風險。本文對國企經營中風險防控方面的常見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提出了對應策略。
關鍵詞:國有企業;風險防控;經營管理
目前,國外國內經濟形勢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國外而言,國際主流形勢是合作共贏,而各國在博弈期間經濟形勢又會呈現出復雜多變的特點。國內而言,我國經濟發展迅速,近期經濟結構性改革進程效果逐漸凸顯出來,這既為我國各企業帶來了巨大機遇,也帶來了風險和挑戰。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具有重要地位,國家發展需要國有企業具有極高的發展穩定性,極強的風險防控能力。
本文將從國企經營中風險防控方面常見的問題入手,提出相應解決策略,為國企相關從業人員以及國企本身規劃發展作出指導。
一、國企經營風險防控中存在的問題
1.風險防控認知薄弱
從外部環境來看,我國面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的浪潮,國企作為國民經濟的動脈,必須緊抓時代機遇,提升自身發展水平,同時要做好防控工作,盡量減緩跨國公司對國企造成的沖擊,降低風險水平。從內部環境看,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日益發展成熟,與此同時,民企、混合所有制企業對國企會產生越來越大的沖擊,市場競爭加劇,風險水平增高。來自國內外的風險對國企而言性質復雜,變化迅速,具有數量大、形式多樣、影響較大等特點。傳統的風險類型包括財務性風險和經營性風險,后者主要是規模擴張引起的。
針對日益增大的風險水平,我國國企相關從業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卻相對較為薄弱。目前除了傳統的財務風險、管理風險,一些新型風險也逐漸涌現出來,主要包括控制風險、金融風險。由于風險意識缺乏,導致國有企業存在自上而下存在忽看重經濟利潤收益,忽視風險管理的風氣。
2.風險管理體制不完善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我國在立法、執法等方面相對滯后。從企業內部控制角度來說,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也缺乏完善的處理制度。風險管理體系主要包括科學化的風險管理制度、嚴密的組織體系、科學嚴謹的評估控制機制、有效的控制手段。除了風險管理體制沒有科學構建外,現有的相關法律制度落實情況也不容樂觀。風險控制相關法律法規包括《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中央企業風險管理指引》等。
除此之外,面對新型風險,更需要相關部門及時出臺防治措施,企業內部也需要針對新型風險建立合適的控制機制。
3.信息傳導機制不完善
我國國企普遍存在體量、規模大,部門多,層級復雜的特點,這就導致企業存在信息傳導不及時導致風險存在。企業經營需要全員參與生產管理,各單位各部門應及時建立本部門內的風險監測、防控機制,同時還應該與整個企業聯合制定風險防控機制,充分發揮各部門集體的力量。
二、國際經營中風險防控策略
1.普及風險管理概念
為了提高風險管理效率和水平、為各階段的風險管理措施的落實提供條件,必須對全體員工普及風險管理的基本內涵和知識。風險管理的主要含義包括在日常的經營管理中,結合企業文化,針對公司的發展戰略目標,強調各流程風險管控的的一種思想信念和意識,需要企業逐步形成一種文化氛圍,提高企業全員對風險的敏感性。
具體而言,風險管理意識的普及和培養主要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三個流程,全流程都蘊含風險管控意識。
為了提高資金風險防控能力,國企需要采取某些措施。例如實行資金統一管理,拓寬資金渠道;密切注意施工合同中的“補充協議”,加強預算管理,實行問責制成本核算;及時完成竣工結算,降低外債風險;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提高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等。
2.建設合理的風險防控機制
首先,強調全過程防控。其內涵如下,在經濟活動事前、生產經營階段、以及生產活動結束后全流程采取科學的風險監控,針對偶發的風險情況進行及時、科學處理,并在事后進行責任追究,謹防下次再次發生。風險評估是對影響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目標執行和采取應對策略的各種不確定因素進行及時識別,科學分析和評估的過程。這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風險評估主要包括基本步驟,例如目標設定,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響應。
其次,建立合理的風險防控機制需要指明具體措施。一,針對風險點,進行有針對性地控制,加強監督力度,設立合理的應急措施。在項目進行具體實施前,進行項目預演,做好評估報告,以供決策使用。二,對風險防控后進行評價。在項目完成后,對整體的風險防控體系進行合理評價,針對疏漏加以完善。以“檢驗、完善、提升”為目標,改善不足,積累經驗,逐步提升企業風險防控水平,減少企業經濟損失。三,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通過強化責任追究制,提高對風險布控的要求,倒逼相關技術人員深化調研,切合實際地布控風險防范措施,并加以落實。
最后,需要各部門充分履行本部門職責,充分發揮風險防控機制的作用。
3.完善信息共享機制
國有企業的運轉不只是靠上層決策,更多的還是要落實到各部門各位工人的身上。策劃部門、營銷部門、銷售部門、生產部門、后勤部門、會計部門等需要聯合合作,才能建成完善的風險防控機制。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完善好信息共享機制,各部門將實際生產中遇到的風險問題及時、準確地反饋到風險防控工作人員處,有利于工作人員及時了解各部門動態,把握實際發展態勢,啟動合理風險控制預案,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
三、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國有企業中風險防控領域常見的問題,給出合理的解決策略,對國有企業應對國外、國內新風險的沖擊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楊海燕、付新航.風險防控在國企經營管理中的應用及其完善措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337(20):30+41
[2]王菲菲.國企財務管理存在的風險及防控策略[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01):105-106
作者簡介:
姚彪(1981--)男,安徽桐城人,大專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