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偉

班主任不僅要忍受班里那些“熊孩子”時不時帶來的“小驚喜”,還要能接得住一些來自家長的“小驚嚇”。
打電話,“對不起,你撥打的用戶正在通話中”,一會兒再打,依舊是“對不起,你撥打……”發微信,一個感嘆號映入眼簾,不用猜,我被家長拉黑了!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小勇讀一年級的時候,跟著爸爸去了一趟國外,正是這次經歷,讓小勇爸爸堅定地要對小勇實行國外“先進”的教育方法:不干預孩子的任何事情,讓孩子自然成長。小勇也接受了這種“先進”理念,并將這一理念成功地貫徹到學習和生活中。有時候小勇上午9點多才到校,上課時課桌上連筆都沒有,更不用提作業了。面對眼前的小勇,我有些不知所措。
解鈴還須系鈴人
小勇爸爸的教育理念是導致小勇現在狀態的根本原因,要想轉變小勇的學習行為,必須先從小勇爸爸入手。
電話那邊,小勇爸爸聲音沉著,語言老練,一陣寒暄后,我像打機關槍一樣,噼里啪啦把我的教育理念說了一遍,完全不給小勇爸爸插嘴的機會。我正說得帶勁,不一會兒就聽見電話里傳來了“嘟嘟嘟”的聲音。好吧,直接把我電話掛了。
我不死心,多次聯系小勇爸爸,沒過多久,我就發現,我被拉黑了。這當頭一棒,讓我清醒了很多。
打打溫情牌
像個機關槍一樣與家長交流,不但打不到點上,還會傷了自己。放下“機關槍”,家長才能放下戒備。
既然小勇爸爸把我拉黑了,那我就從小勇媽媽入手吧。于是,我打通了小勇媽媽的電話。我說明來意,表明主要是想針對小勇在學校的表現,聽聽家長的想法。慢慢地,小勇媽媽打開了話匣子。她說,她對小勇爸爸的教育理念有些不同意見,但最終還是妥協了。所以,從一年級下學期就慢慢放松了對孩子的教育,可沒想到,現在卻成了這樣。
聽著小勇媽媽的訴說,我的心里也是百感交集,“自然成長”不等于“自由成長”,一字之差,差之千里,放逐教育,最后卻是放逐了孩子。小勇媽媽雖然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可是多次努力無果后,選擇了放棄。
但是,對于老師而言,任何一個孩子都不放棄。事不宜遲,經過和小勇媽媽交流,我們計劃采用“小步帶大步”的方式,讓小勇一點一點地改變和進步。在校學習新知識,在家補習舊知識,并制訂學習計劃,通過家校合力,共求進步。
事情總算有了一點進展,不過從小勇媽媽話語中聽得出來,爸爸才是關鍵,只有說通了他,學習計劃才能真正實施。
里應外合
要想讓小勇按照計劃行事,我必須和小勇爸爸來一次正面交鋒。
我先讓小勇媽媽采取避重就輕的方法提前做一做爸爸的思想工作。我提醒小勇媽媽:第一,絕口不提教育理念。畢竟,在小勇爸爸心底,這是一個癥結,否定他心中的教育理念,就是否定他。這個時候沒有必要探究誰對誰錯,只就現在孩子學習上存在的問題想辦法。第二,不否定孩子。在這之前,小勇爸爸一定接到過很多老師的電話,聽了太多關于孩子學習方面的種種抱怨。這一次,我們不談“不好”,只談“怎樣好”。經過小勇媽媽的一番勸導,小勇爸爸雖沒有表態,但也沒有反對。
“里應”算是成功了,下一步就看看我如何“外合”了。
我再一次撥通了小勇爸爸的電話。這一次,我沒有被拉黑,對方接通了電話。我沒有著急談學習計劃,更不提孩子存在的問題。我們聊了小勇的愛好,從音樂、繪畫一直聊到寫作。聊到興頭上,小勇爸爸還跟我談起了小勇曾經獲獎的一篇作文。看得出,那是他的驕傲。隨后,我們又聊到了小勇的生活習慣,小勇爸爸對小勇愛睡懶覺的壞毛病很著急,主動提出讓我幫助小勇改掉這個壞習慣。
掛了電話,我沒有一點興奮。我突然感覺,我們太擅長看到學生的不足了,在家長拉黑我們之前,其實我們早就把學生拉黑了。原來,真正不會交流的是自己。
第二天,我把小勇叫到辦公室,我們談了很多,愛好、習慣、友誼、課間活動……這些無關學習,卻全是學習。
慢慢地,我們之間的話越來越多,也開始有了小小的約定,從生活習慣到課堂紀律和家庭作業,雖然剛開始有些難度,但改變正在發生,曾經的小勇又回來了。
(作者單位:山東省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海學校)
責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