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枝 彭永校



[摘要] 目的 比較替羅非班聯合阿替普酶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經皮冠脈支架置入術中心肌組織灌注效果。 方法 方便選取該院2018年9月 —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行經皮冠脈支架置入術的STEMI患者展開對照研究,將其分為觀察組(替羅非班聯合阿替普酶治療)與對照組(替羅非班治療)各30例,分組方為隨機數字表法,探討實施不同治療對治療效果的影響。 結果 觀察組患者心肌組織再灌注分級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χ2=8.603,P<0.05 ﹚,研究對象在總有效率上相比,觀察組(96.67%)顯著比對照組(76.67%)高(χ2=5.192,P<0.05)。結論 將替羅非班聯合阿替普酶應用于STEMI患者經皮冠脈支架置入術時,可顯著提升療效,改善患者心肌組織再灌注狀況,此方法值得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 阿替普酶;替羅非班;經皮冠脈支架置入術;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tirofiban plus alteplase on myocardial tissue perfusion dur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stenting for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patients. Methods 60 STEMI patients underwent percutaneous coronary stenting from September 2018 to August 2019 in the hospital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patients were assigned to observation group (n=30) and control group (n=30).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irofiban and alteplas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lteplas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discussed. Results The myocardial tissue perfusion grad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χ2=8.603,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6.6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76.67%)(χ2=5.192, P<0.05). 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 tirofiban and alteplase can remarkab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myocardial tissue perfusion condition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Alteplase; Tirofiban; Percutaneous coronary stenting;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急性心肌梗死在目前發生率較高,在搶救及治療過程中,尤其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診介入手術治療可盡快開通閉塞血管恢復冠狀動脈血流,挽救瀕死心肌,增加心肌供血,保護心功能,從而降低了死亡率[1-2]。介入手術治療(PCI)可盡快開通閉塞血管恢復冠狀動脈血流,挽救瀕死心肌,增加心肌供血,保護心功能,從而降低了死亡率。PCI包括經皮冠狀動脈球囊血管成形術、冠脈支架植入術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冠脈血流灌注,但部分高血栓風險患者術后由于血小板聚集性強,易形成血栓,出現無復流情況,對其預后較為不利[3-4]。該研究對該院2018年9月 —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擬行經皮冠脈支架置入術的STEMI患者采用替羅非班聯合阿替普酶治療,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隨機數字表法將方便選取的該院60例擬行經皮冠脈支架置入術的血栓負荷重的STEMI患者分為觀察與對照兩組各30例,經過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與患者知情同意, 研究對象基線資料對比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見表1。
納入標準:①80歲以下者;②無其他重要臟器功能受損;③所有患者均符合STEMI診斷標準[5]。
排除標準:①研究者判斷生存期<6個月或其他原因不能完成該研究者;②具有精神意識障礙的患者;③中途退出/轉院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急診介入治療,術前,給予患者氯吡格雷,劑量300 mg,拜阿司匹林,劑量300 mg,口服。手術入路選擇為股動脈,術中肝素應用劑量為100 U/kg,冠脈造影及支架術根據Judkins法進行,置入球囊后,開展預擴張,TIMI血流分級達到3級時視為擴張成功,之后將支架置入。對照組在術中給予100 mg BoehringerIngelheimPharma GmbH & Co. KG提供的阿替普酶(批準文號S20020034;規格:50 mg/支)加速靜脈給藥,具體方式為首先靜脈推注15 mg,再于30 min后靜脈滴注50 mg,最后于60 min內將剩余的35 mg采用靜脈滴注。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DSM Pharmaceuticals,Inc提供的替羅非班(批準文號:H20090786;規格:50 mL∶12.5 mg)治療,靜脈推注10 μg/kg,參照患者體重給藥,此后維持給藥0.15 μg/(kg·min),給藥時間為36 h。
1.3? 觀察指標
①STEMI心肌組織再灌注分級情況的評定標準[6]:TIMI 0級:無再灌注或閉塞遠端無血流。TIMI I級:部分灌注,造影劑部分通過閉塞部位,但不能使遠端冠狀動脈充分顯影。 TIMI Ⅱ級:部分再灌注或造影劑能完全充盈冠狀動脈遠端,但造影劑進入和清除的速度都較正常的冠狀動脈慢。TIMI Ⅲ級:完全再灌注,造影劑在冠狀動脈內能迅速充盈和清除。
②該次研究治療的臨床療效具體判定標準如下[7]:顯效:患者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且并發癥得到有效的控制,血清酶檢測后酶峰前移,心電圖檢測正常穩定,冠脈造影提示罪犯血管恢復TIMI血流 III級;有效:患者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以及并發癥得到控制,血清酶檢測后結果顯示正常。心電圖檢測結果相對穩定或遺留T波改變,冠脈血流TIMI 1~2級;無效:接受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并發癥以及相關的檢測結果并未發生變化,冠脈血流0級,甚至更加惡化。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組織灌注情況
觀察組患者心肌組織再灌注分級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對比兩組患者療效
兩組患者在總有效率上相比,觀察組(96.67%)顯著比對照組(76.67%)高(P<0.05),見表3。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過程中,關鍵在于盡早開通閉塞的冠狀動脈,從而盡早恢復心肌灌注,球囊擴張及冠脈支架植入是主要的治療措施。然而PCI術后出現慢血流或無復流現象,產生明顯不良心血管事件,而目前對于高血栓負荷常使用可明顯改善患者臨床預后,經皮冠脈支架置入術是臨床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病癥,及時恢復冠脈血流,有效改善機體的血流狀況,臨床療效顯著[8-9]。
經皮冠脈支架置入術作為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的重要手段,它是通過經心導管技術恢復罪犯血管血流,從而改善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情況[10]。在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后24 h,對患者行經皮冠脈支架置入術可有效的開通患者梗死相關動脈。阿替普酶作為一種溶栓藥物,它在早期進行溶栓治療的過程中,可通過賴氨酸殘基與纖維蛋白結合,促進纖溶酶原轉變為纖溶酶,并且因其靜注后可迅速的自血中消失,經肝臟代謝,腎毒性較小,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治療的有效方式[11]。杜蕊等[12]研究發現,替羅非班是改善STEMI患者經皮冠脈支架置入術后的心肌組織再灌注狀況的有效藥物,可顯著擴大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療效可達90%以上。該次研究結果表明,研究對象在總有效率上相比,觀察組顯著比對照組高(P<0.05),可達96%,這與杜蕊等研究結果相符,該研究還發現,觀察組患者心肌組織再灌注分級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研究對象在總有效率上相比,觀察組顯著比對照組高(P<0.05),分析原因:替羅非班是一種可逆性非肽類血小板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具有高度的選擇性和起效快的血小板抑制藥物,可顯著抑制血小板活化而分泌的5-羥色胺,進而緩解機體的循環狀況。替羅非班作用于機體后可明顯改善冠狀動脈的微灌注狀況,有效改善氧化亞氮合酶的生物活性,提高mRNA的表達,發揮血管內皮的保護作用,強化降低血清氧化應激反應中化合物的濃度,發揮逆轉異常的內膜反應,因而替羅非班可顯著改善機體的血流狀況。該次研究的結果表明,聯合應用替羅非班及阿替普酶的觀察組患者心肌組織再灌注分級情況明顯好于單獨使用替羅非班對照組,且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說明替羅非班聯合阿替普酶可顯著改善高血栓負荷STEMI患者經皮冠脈支架置入術后的心肌組織再灌注狀況,療效確切。
綜上所述,在STEMI患者經皮冠脈支架置入術時給予替羅非班聯合阿替普酶后,可顯著改善患者心肌組織再灌注狀況,提升療效,此方法可廣泛應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 童隨陽,夏豪,王欣,等.阿替普酶聯合替羅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溶栓有效性與安全性的臨床研究[J].醫學研究雜志,2015,44(6):23-27,30.
[2]? 張建明,朱鋒,汪建兵,等.比伐蘆定與替羅非班聯合肝素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比較[J].中國藥房,2016,27(26):3671-3674.
[3]? 虞追波,陳婉婉,薛忠顯,等.鹽酸替羅非班聯合瑞替普酶聯合對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內皮功能、凝血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7,24(12):1891-1895.
[4]? 邱景偉,浦奎,程艷慧,等.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術后腦出血再發心肌梗死1例[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6,8(11):1389-1390.
[5]? 劉浙波,夏豪,童隨陽,等.阿替普酶與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療效與安全性的Meta分析[J].疑難病雜志,2015,7(2):191-195,197.
[6]? 李杰華,金紅,楊海俠,等.阿替普酶與尿激酶分別聯合依諾肝素鈉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6,27(20):2830-2833.
[7]? 張鴻雁,李楠.替羅非班在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擇期介入治療中的臨床意義[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8(2):196-197.
[8]? 張麗,丁世芳,蔣桔泉,等.經橈動脈入徑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聯合替羅非班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10):1156-1160.
[9]? 劉強,左輝華,王麗麗,等.血栓抽吸后聯合藥物注入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6,24(4):386-390.
[10]? 張學強.不同劑量替羅非班聯合冠脈介入治療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7):1613-1615.
[11]? 杜蕊,張冬梅,李穎,等.替羅非班對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療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 32(13):1162-1165.
[12]? 張明亮,郭慶,殷實,等.替格瑞洛聯合替羅非班對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3):600-601.
(收稿日期:201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