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蕓 林麗珠



[摘要] 目的 探討手術室舒適護理對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術后應激反應的影響。方法 方便選取40例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該院行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給予對照組患者手術室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手術室舒適護理,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生理及心理應激反應情況。結果 觀察組術后外周血血糖水平術后1 d(5.87±0.82)mmol/L,術后2 d(4.52±0.61)mmol/L,術后3 d(4.43±0.64)mmol/L,術后4 d(4.39±0.66)mmol/L恢復明顯快于對照組的外周血血糖水平術后1 d(5.91±0.81)mmol/L,術后2 d(5.86±0.66)mmol/L,術后3 d(4.59±0.55)mmol/L,術后4 d(4.41±0.53)mmol/L(t=0.256,7.198,0.158,0.148) ;觀察組的外周血胰島素水平恢復也明顯快于對照組;觀察組VAS評分(2.88±0.86)分、HAMA評分(15.23±1.41)分及HAMD評分(14.56±1.34)分均低于對照組的(5.81±0.84)分、(24.96±2.63)分及(25.12±2.28)分,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給予手術室舒適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術后應激反應,臨床意義重大。
[關鍵詞] 舒適護理;子宮肌瘤;腹腔鏡;術后應激反應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fortable nursing in operating room on stress response after hysteromyomectomy. Methods 4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hysteromyomectomy in the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comfortable nurs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reaction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level of peripheral blood gluc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5.87±0.82) on the 1st day(4.52±0.61)mmol/L on the 2nd day, (4.43±0.64)mmol/L on the 3rd day and (4.39±0.66)mmol/L on the 4th day) was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5.91±0.81)mmol/L on the 1st day,(5.86±0.66)mmol/L on the 2nd day,(4.59±0.55)mmol/L on the 3rd day,(4.41±0.53)mmol/L? on the 4days after operatio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0.256, 7.198, 0.158, 0.148, on the 4 days after operation). Peripheral blood insulin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so recovered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 VAS score of (2.88±0.86)points,a HAMA score of (15.23±1.41)points, and a HAMD score of (14.56±1.34)points, which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t(5.81±0.84)points, (24.96±2.63)points, and (25.12±2.28)poin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myomectomy, comfortable nurs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ress response of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which is of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Comfort nursing; Hysteromyoma; Laparoscopy; Postoperative stress response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其主要成因為子宮平滑肌的細胞增生。一般病發于30~50歲之間。初期臨床癥狀不是很明顯,隨著肌瘤的不斷增大,可造成患者月經過多,或是不規則出血,下腹包塊、疼痛以及白帶增多等現象,同時也可以影響患者的生殖及循環系統功能,對患者造成身心傷害。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具有傷口小、恢復快等特點是目前治療子宮肌瘤的首選。然而婦科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心里壓力較大,會出現各種的負面情緒,影響手術的效果以及術后的預后。因此要及時在婦科患者手術前做好優質的護理工作,才可以保證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積極的配合,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以及術后的恢復效果,改善患者的術后應激反應。該文敘述了2018年9月—2019年3年收治的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40例,探討手術室舒適護理模式對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術后應激反應的影響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方便選取了收治的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的患者40例,根據入院后手術室護理模式的不同,隨機將40例患者分為實驗組20例,年齡在29~4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7.34±8.63)歲,其中單發子宮肌瘤14例,多發性子宮肌瘤7例,肌壁間肌瘤5例,漿膜下肌瘤10例,粘膜下肌瘤3例肌瘤直徑2.8~9.4 cm,平均(5.21±0.96)cm;對照組20例,患者平均年齡30~4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9.12±7.28)歲,其中10例為單發子宮肌瘤,9例為多發性子宮肌瘤,8例為肌壁間肌瘤,8例為漿膜下肌瘤,6例為粘膜下肌瘤。肌瘤直徑2.6~9.9 cm,平均(5.41±0.76)cm。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次研究均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情下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于此組患者則進行的是常規的護理模式進行干預,了解患者的相關資料,為患者發放相關的健康指導手冊,保持手術室的溫濕度適宜,并為患者講解有關手術流程,進行簡單的心理疏導。
1.2.2? 觀察組? 采用手術室舒適護理模式,具體操作如下。
術前護理。按照醫囑,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血常規、尿常規、凝血常規、血糖、血型、腫瘤標志物、肝功、腎功、心電以及婦科彩超等檢查,為實施手術做好準備。另外術前10 h囑患者禁食,術前4 h囑患者禁水,并分別在術前一晚和術晨對患者實施灌腸操作,并為患者實施備皮,下導尿管,準備好皮膚,為患者靜脈滴注抗生素藥物。
心理護理。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因其對手術治療方式方法以及醫院環境的不了解,加之對病情缺乏相關知識的積累,又或是擔心術后的結果和預后效果等,因此手術前,會出現緊張、焦躁、抑郁等情況,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并會對手術造成影響,因此,需要及時對患者進行積極健康的心理疏導,詳細耐心的向患者介紹該次手術的方式和流程,講解子宮肌瘤的相關知識,讓患者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消除患者的疑慮,同時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讓患者體會到人文方面的關愛,告訴患者積極健康的心態對治療疾病的重要積極意義,幫助患者建立起對抗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依從性,確保手術順利實施。
飲食護理?;颊咴陲嬍撤矫孀詈眠x擇高蛋白、高熱量、粗纖維的食物,清淡飲食,多喝水,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每日少食多餐,忌辛辣、肥甘,避免便秘,保持大便通暢。
體位護理。操作實施前,要征得患者同意,得到患者的積極配合,過程中動作要熟練、輕柔,并且對患者的隱私部位要進行遮擋,以免造成患者尷尬。另外在擺放上肢的過程中,要注意避免肩叢神經的損傷,因此外展幅度以45°左右為適宜。
嚴密監測病情。加強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的檢測次數,嚴格控制血壓及脈搏的波動范圍,增加巡查患者的次數,并且每次巡房都需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詢問和評估,若發現患者有血壓值異常,或是體溫突然升高或降低等情況出現,一定要及時告知主治醫師,以免延誤病情。
預防壓瘡的護理。術中患者不能進行翻身,局部組織處于缺血的狀態時間越長,壓瘡的發生率越高。因此,要在患者手術的過程中調控好室內的溫度和濕度,要保證患者的體溫,患者的體位要注意支撐物和襯墊物的放置位置,避免在拖拉等動作時造成患者的皮膚損壞。同時要加強患者術中的巡視,在不影響手術正常進行時,每隔一段時間要對患者的受壓部位進行酒精按摩,改善受壓部位的血液循環。
預防并發癥。為防止患者術中及術后出現感染、出血、傷口撕裂及疼痛等情況的發生。為止一定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加強對患者的巡查次數,嚴密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在預防感染方面,要定期對患者的會陰部位及臍部進行消毒清理,操作過程中動作要熟練、輕柔,且要為患者進行遮擋,并保持房間內溫度適宜,避免因反復擦拭對皮膚造成損傷,給患者增加更大痛苦。在預防出血方面,要及時定期為患者檢查傷口的恢復程度,檢查紗布的覆蓋及嚴密性、是否存在滲液等現象發生,少量出血滲液時,一定要及時清理,同時告知患者不要緊張,消除患者疑慮,若是出血量較多,則考慮可能為內出血,一定要及時告知主治醫師進行處理。預防傷口撕裂方面,囑患者起臥動作要緩慢,排便時切不可太過用力,平時應注意飲食清淡,注意保暖防寒預防感冒,以免咳嗽用力時將傷口撕裂開。在預防疼痛方面,可以通過與患者溝通聊天的方式,或是讓患者聽一些輕音樂等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若是實在無法忍受可以給患者用一些鎮靜止痛類的藥物,幫助患者減輕痛苦。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在經過不同的護理模式,對患者術前1 d及術后2 d外周血血糖值、胰島素水平進行評估,同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HAMA評分、HAMD評分以及VAS評分的情況。
1.4? 統計方法
數據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對比分析
通過對比發現,術后第1天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顯高于術前水平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術后第2天開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的血糖水平,術后第1天和第2天較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3天與術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外周血胰島素水平對比
通過對比分析發現,術前第1天觀察組患者的胰島素水平與術前差異較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2天起與術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術后第1天和第2天的胰島素水平顯著低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3天起,水平值與術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HAMA評分、HAMD評分以及VAS評分對比
通過對比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評分情況顯著低于對照組的評分情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子宮肌瘤是臨床婦科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也是人體中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又稱為纖維肌瘤、子宮纖維瘤。由于子宮肌瘤主要是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纖維結締組織作為一種支持組織而存在,故稱為子宮平滑肌瘤較為確切,簡稱子宮肌瘤。其發病因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到正常基層的細胞突變、性激素及局部生長因子的較為復雜的相互作用。根據大量的臨床觀察和實驗,發現子宮肌瘤是一種激素依賴性肌瘤。雌激素的分泌是促進肌瘤生長的主要因素,因此,多發于育齡、喪偶及性生活不協調的婦女。多數患者早期并無顯著癥狀,隨著肌瘤的生長及部位,有些患者會出現月經量增多,陰道不規則出血,白帶異常,腹部包塊及壓迫、疼痛等癥狀。目前臨床中較為首選的治療方法就是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此種方法傷口小,恢復快,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影響較小。然而很多臨床實驗及觀察表明,優質的護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的痛苦,降低并發癥的出現,改善患者的術后應激反應。通過該次研究分次,兩組患者采用了不同的護理模式,采用舒適護理模式的觀察組其VAS評分(2.88±0.86)分、HAMA評分(15.23±1.41)分及HAMD評分(14.56±1.34)分均低于采用常規護理模式的對照組的(5.81±0.84)分、(24.96±2.63)分及(25.12±2.2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所搜索文獻,闞英囡的《舒適護理干預在婦科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中,發現其觀察組VAS評分(2.79±0.53)分、HAMA評分(15.38±0.24)分及HAMD評分(13.51±0.13)分亦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82±0.75)分、(26.84±2.39)分及(26.12±2.38)分,并且與該次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手術室舒適護理模式對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術后應激反應較小,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患者的痛苦,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馬海文,宋莉,朱靜梅.手術室舒適護理模式對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術后應激反應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52):154,157.
[2]? 曾小君.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及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12):1663-1664.
[3]? 闞英囡.舒適護理干預在婦科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9):211.
[4]? 金維俊.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圍術期舒適護理[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9,25(2):191-192.
[5]? 艾明靜.研究優質護理服務對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2):39.
[6]? 楊瑞霞.優質護理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中機體應激反應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19):271.
[7]? 呂偉紅.舒適護理模式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10):211,214.
[8]? 趙巍,王秀菊.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后患者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7):206-207.
(收稿日期:201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