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冰 林青



[摘要] 目的 分析術前肺功能鍛煉配合術后綜合物理療法在肺癌手術患者中的運用。 方法 便利選擇該院于2018年6月—2019年4月收治的119例肺癌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成對照組與配合組,分別給予兩組常規圍術期護理、術前肺功能鍛煉配合術后綜合物理療法。對比兩組術后恢復狀況、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肺功能指標變化、生活質量及焦慮評分變化、護理滿意度。結果 配合組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2.86±0.72)d、住院時間(6.57±1.72)d,優于對照組(t=2.350、2.490、P<0.05)。配合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1.64%,低于對照組(χ2=5.730,P<0.05)。配合組護理后FVC(68.06±5.64)%、FEV1%(76.44±5.61),優于對照組(t=11.080、6.740,P<0.05)。配合組護理后生活質量(64.92±5.28)分及焦慮評分(44.82±4.92)分均優于對照組(t=5.920、5.170,P<0.05)。配合組護理滿意度98.36%,高于對照組(χ2=5.730,P<0.05)。結論 術前肺功能鍛煉配合術后綜合物理療法用于肺癌手術患者,可促進患者肺功能的恢復,并保障其術后康復安全。
[關鍵詞] 肺功能鍛煉;綜合物理療法;肺癌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preoperative pulmonary func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postoperative comprehensive physic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surgery.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 a total of 119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April 2019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matched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regular perioperative nursing and preoperative pulmonary function training. After comprehensive physiotherapy.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statu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changes in lung function indexes, quality of life and anxiety score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2.86±0.72)d and hospital stay (6.57±1.72) d were better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2.350, 2.490, P<0.05).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coordination group was 1.64%,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χ2=5.730, P<0.05). The FVC (68.06±5.64)% and FEV1% (76.44±5.61)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11.080,6.740,P<0.05). The quality of life (64.92±5.28)points and anxiety score (44.82±4.92)points of the cooper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5.920, 5.170,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coordination group was 98.36%,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χ2=5.730, P<0.05). Conclusion Preoperative pulmonary func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postoperative comprehensive physical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surgery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lung function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 Pulmonary function exercise; Comprehensive physical therapy; Lung cancer
作為常見惡性腫瘤,肺癌的治療方法以手術為主[1]。手術的創傷性特征,對肺癌患者的圍術期管理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根據既往經驗,肺癌患者圍術期管理的難度在于術后患者呼吸功能減弱,肺功能恢復較慢,且容易出現相關并發癥[2]。術前肺功能鍛煉配合術后綜合物理療法分別從術前、術后兩方面,借助功能鍛煉及物理療法,糾正患者的肺功能障礙。為驗證其價值,該研究便利選擇該院于2018年6月—2019年4月收治的119例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展開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便利選擇該院于收治的119例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隨機分成對照組(58例)和配合組(61例)。對照組男36例,女22例;年齡(49.6±14.2)歲。配合組男38例,女23例;年齡(49.8±14.3)歲。患者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符合肺癌診斷標準;②有手術指征;③對該研究知情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病例均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①伴其他疾病或并發癥;②依從性差者。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配合組實施術前肺功能鍛煉配合術后綜合物理療法干預:(1)術前肺功能鍛煉。①爬樓梯鍛煉。實施手術治療前,囑肺癌患者按照每日3~4次,每次4層以上頻率,堅持爬樓梯鍛煉。初期階段,根據耐受適度放緩爬樓梯速度,并注意合理控制爬樓梯層數。隨著爬樓梯鍛煉時間的延長,逐漸增加每次爬樓梯層數,并適當調整爬樓梯速度。②氣球吹擺鍛煉。肺癌患者取坐位,將直徑約20 cm的氣球懸掛于肺癌患者頭部前。教會肺癌患者如何于吹氣球時采用腹式呼吸法調整呼吸。指導肺癌患者將氣球吹至任意方向,并盡量維持氣球停留于新位置的時間。3次/d,15 min/次。③縮唇呼吸訓練。肺癌患者取舒適體位,連接肺功能訓練設備、吸氣管。囑肺癌患者調整呼吸,平靜3~5 min后,對準吸氣管,保持腹部隆起狀態進行吸氣,待吸氣流速指示活塞達到最大值后,囑患者保持該吸氣狀態2 s后,脫離吸氣軟管,內縮口唇,做口哨狀呼氣(吸氣、呼吸時間比為:1∶2)。2~3次/d,15 min/次。(2)術后綜合物理療法。①氣道濕化干預。術后給予肺癌患者機械通氣時,連接濕化瓶,以濕化肺癌患者的呼吸道,緩解其因呼吸道功能減弱而引發的呼吸道干燥問題,并促進痰液排出。按照1次/d的頻率,清潔濕化瓶、管道。②胸部震顫干預。肺癌患者取平臥位,醫者單手拱成杯狀,結合肺癌手術患者的耐受適度敲擊其胸部,持續15 min后,給予患者胸部震顫處理,2次/d。③誘導咳嗽。單手固定肺癌手術患者頭部,按壓患者胸骨上窩,囑肺癌患者深呼吸3~5次,用力按壓刺激患者的氣管,囑患者用力咳嗽。如患者因排痰疼痛、切口疼痛而出現依從性下降狀況,可耐心為患者講解及時排痰的重要性,以確保咳嗽訓練的順利完成。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方法
對比患者的術后恢復狀況;統計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判斷患者護理前后的肺功能變化,包含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百分比(FEV1%)兩個指標。肺癌患者肺功能的評價均采用肺功能呼吸儀完成;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焦慮情緒變化,其中,生活質量以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74)評估,量表得分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焦慮情緒以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臨界值50分以上,量表得分與焦慮程度呈正相關;分析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水平,滿意度=非常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統計,計量資料均數±標準(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術后恢復狀況
對照組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4.43±1.06)d及住院時間(8.16±2.15)d,均長于配合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術后并發癥發生狀況
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配合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肺功能變化
護理前,兩組肺癌患者肺功能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對照組FVC(56.34±4.86)%、FEV1%(69.42±6.05),均低于配合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生活質量及焦慮情緒變化
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及焦慮評分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對照組生活質量(58.63±5.49)分,低于配合組(P<0.05);對照組焦慮(49.13±5.08)分,高于配合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82.76%,低于配合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目前,肺癌已經成為威脅各年齡層人群身心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3]。手術治療是肺癌治療體系的基本構成,這種治療方法可通過切除肺部病灶的形式,減少患者體內的腫瘤細胞殘留,進而促進肺癌患者預后狀況的改善。但根據既往肺癌手術經驗可知,實施手術治療后,這種治療方法為肺癌患者帶來的創傷,容易破壞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4]。
肺功能鍛煉干預是一種以恢復肺功能為基本目標的干預方法。肺癌患者因肺部病灶的形成,而表現出肺功能受損,而手術治療的實施則會進一步破壞患者的肺功能[5]。于術前經爬樓梯鍛煉、縮唇呼吸鍛煉等途徑,開展肺功能鍛煉,提升肺癌患者的膈肌活動度及肺順應性,增強其肺代償能力。但給予肺癌患者手術治療后,患者的肺功能、呼吸功能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原因在于:①肺部切除術的實施,將肺癌患者的單個或多個肺葉切除,當手術結束后,肺癌患者的術后有效肺容量參數較術前明顯下降[6]。②肺癌患者術后多伴不同程度的胸部疼痛,受疼痛因素限制,肺癌患者的咳嗽頻率明顯下降,造成肺不張,干擾患者術后肺功能的恢復[7]。
綜合物理療法主張通過不同物理干預方法的配合,促進患者機體功能的恢復。在肺癌手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中,主要運用誘導咳嗽、胸部震顫、氣道濕化等物理干預手段,為肺癌患者的康復提供支持。其中,誘導咳嗽訓練,可促進肺癌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在維持患者呼吸道通暢性的同時,借助有效咳嗽,改善肺不張狀況,修復其肺功能;而胸部震顫干預的作用則以松動附著于患者呼吸道表面的痰液為主,其對肺癌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作用較為明顯。
肺癌手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中,術前肺功能鍛煉配合術后綜合物理療法的應用優勢在于:①改善肺功能。肺癌手術患者的肺功能受肺部病變、手術刺激雙重因素的影響[8]。于肺癌手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中引入術前肺功能鍛煉、術后綜合物理療法干預后,規律的肺功能鍛煉,可增強患者的肺代償能力,改善肺部環境;而術后綜合物理療法的配合,則可在長效維持肺癌患者呼吸道通暢性的基礎上,經緩解肺不張、改善肺通氣等途徑,進一步促進肺癌患者肺功能的改善。該研究證實:護理后,配合組肺功能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②減少并發癥的形成。肺癌患者的術后并發癥以肺部相關并發癥為主,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肺不張等為主[9]。推行術前肺功鍛煉配合術后綜合物理療法干預后,術前、術后鍛煉的相互配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通氣功能,提升其免疫功能,進而降低患者的并發癥形成風險。該研究證實:配合組并發癥發生率1.64%,低于對照組(P<0.05)。術前肺功能鍛煉與術后綜合物理療法的搭配,可糾正患者的術前肺功能狀態,并于術后階段,維持肺癌患者呼吸道的通暢,促進其康復。在這種護理模式下,手術創傷、肺癌帶來的肺功能變化等因素,均可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可隨之提升。該研究證實:護理后,配合組生活質量(64.92±5.28)分,優于對照組(P<0.05)。這一結果與高虹[10]的研究基本一致,該研究表明:分別給予對照組、觀察組常規護理干預、術前肺功能鍛煉配合術后綜合物理療法,觀察組總體生活質量評分(80.64±8.27)分,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宜于肺癌手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中,推行術前肺功能鍛煉配合術后綜合物理療法干預,以縮短肺癌手術患者的術后恢復時間,為肺功能的改善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 李脊,鐘玲,龔仁蓉.主動呼吸循環技術聯合術前肺康復運動訓練在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鏡術后快速康復中的作用[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9,11(7):120-124.
[2]? 劉娜.呼吸功能鍛煉結合護理干預對肺癌手術患者自護能力、生活質量及肺功能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9,26(3):385-386.
[3]? 李麗紅.氣球吹擺法肺功能鍛煉對肺癌根治術患者術后肺功能的影響[J].臨床護理雜志,2019,18(1):27-29.
[4]? 秦璟璟,張麗陽,周宇.改良呼吸功能鍛煉對肺癌患者術后肺部感染及免疫功能指標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2):95-97.
[5]? 李林,周鑫,于月月.術后氣球吹擺法肺功能鍛煉對肺癌根治術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2):72-74.
[6]? 胡佳.早期呼吸功能鍛煉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術后肺功能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4):74,76.
[7]? 朱麗麗.肺功能鍛煉健康教育路徑在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4):61-62.
[8]? 郭志斌,趙洪林,李梅,等.簡易呼吸功能鍛煉對肺癌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肺功能的影響[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8,10(4):225-227,232.
[9]? 吳小倩,陳嵐,劉美梅.術前呼吸功能鍛煉對肺癌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 9(9):168-170.
[10]? 高虹.術前肺功能鍛煉配合術后綜合物理療法對肺癌患者手術后圍手術期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6, 23(1):104-106.
(收稿日期: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