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潔 鄧春雷
內容摘要 中等職業教育普遍存在一個現象,某些課程的設置或改革忽視了時代的發展,學生所學也因在實操訓練中條件受限,導致其所學專業操作水平不能達到企業崗位的個別要求。文章通過分析中職學校廣告專業軟件課程設置在設計軟件快速更新迭代的時期如何進行課程改革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 中職廣告 專業軟件 課程改革
1 引言
根據中等職業教育從傳統的單一課堂理論式教育模式走向定向就業導向模式,培養應用型人才已經成為中職教育面臨的新任務和新挑戰。社會的進步以及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廣告的宣傳推廣模式也越來越多元化,這就要求從事廣告設計的工作人員具備的行業能力越來越廣泛、操作能力越來越強、所需掌握的行業應用軟件也越來越多[1]。目前,中職學校在培養廣告設計人才的課程設置中,軟件課程仍沿用傳統的課程設置模式,導致培養出的人才所掌握的技能單一、學習的知識較為陳舊。根據市場需求及高速更新迭代的廣告行業應用軟件來進行廣告設計軟件課程的創新改革勢在必行。
2 廣告行業人才需求現狀
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各種新的推廣形式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廣告行業的發展也是飛速的,特別是對于多維度人才方面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中職學校廣告專業的學生在就業時大多都有非常明確的目標,清晰的思路。他們深知中職階段學生的設計專業能力遠遠達不到目前廣告行業對設計師所要求的具備廣闊的眼光、靈活創新的思維等目標,他們與同行業畢業的藝術類高校學生差距較大,因此,很多職校學生在選擇廣告專業后,把學習重心放在了軟件學習等就業必備的硬件條件上[2]。
3 廣告行業中軟件使用更新狀況
目前,Adobe公司出品的各項軟件是廣告設計行業中使用的主流軟件,無論職業學校還是藝術類高校設計專業教學也以Adobe公司的軟件為主。隨著廣告市場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新技術新需求的不斷出現,軟件公司也緊跟市場需求開發出了一些學習更加快捷、操作更為簡單的軟件,如德國Maxon Computer公司研發的C4D以及Adobe公司每年對原有軟件進行版本更新或者插件補充升級等。而新軟件的出現或原有軟件的升級往往預示著它的操作使用更為便捷、功能更加強大,從而替代原先人們常用的軟件或是老舊的軟件版本。
4 中職廣告學生在軟件課程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4.1 生源要求門檻較低
中職學生普遍由于對學習缺乏興趣而放棄走傳統教育的路線,從而選擇了能夠盡早步入社會的職業學校學習。這就意味著大多數中職學生思想較為幼稚、學習自覺性和理解能力都較差,同時他們缺乏高校藝術生所具備的設計基礎知識,故而教學比較被動。
4.2 軟件課程教學教條化
在軟件課程中,教師一般使用演示法,每次課都是通過演示某些單一的案例讓學生觀看并且跟隨操作。此教授方法雖然條理清晰,但也存在一些弊端:①學生通常是依靠記憶的方法學習老師傳授的知識,記性好的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老師演示操作完成作業;記憶不好的學生也可以機械性地跟隨老師操作來學習。在老師的演示中,操作步驟、參考數值都是一成不變的,學生容易產生教條的學習思維,將來不能對軟件進行靈活應用。有些軟件在升級后一些命令名字改變或軟件控制面板出現變化也會讓學生變得一竅不通。②一些用途相似的軟件,如CorelDRAW與Illustrator,學生在學習中容易出現思維混亂,混淆兩個軟件的一些操作命令,這些問題都讓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而學生也由原來對軟件的興趣變成抵觸[3]。
4.3 課程體系構建模式固定
由于中職學校教學模式及條件的限制,教師與學生還是處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及考評模式中。教師不能有效引入企業,而學生也沒辦法“走出去”。在中職學校中,學生的軟件課程一般為一周一次,大部分學生都處于學了忘、忘了學的狀態。隨著課程教學的深入,學生堆積的問題越來越多,而教師也不能多次重復授課,故而教學效果較差。
4.4 教師教學與市場應用有一定差別
經過多年的市場發展,我國的廣告行業逐漸形成一個固定的框架。一般專業教師都是專業院校畢業或有市場從業經歷,具備其獨特的審美和藝術造型能力。而廣告設計是一種面向市場具有商業性及發展性的工作,需要專業教師們充分了解市場需求及現狀,從而確定如何組織教學,讓這一階段的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廣告設計工作。而普遍中職學校教師由于日常學生管理工作壓力大,往往缺少企業實踐,在教學中缺少市場的標準,對廣告設計的發展現狀認識不足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創新發展和提高。
4.5 學校硬件設施更新滯后
中職學校學生由于家庭原因及學校條件等客觀問題不具備配備個人電腦的條件,而學校中的教學電腦往往為公共電腦,不能滿足針對性的單一專業使用。而一個能夠滿足學校多專業教學用的公共電腦室投入非常巨大,也無法做到跟隨市場發展隨時更新教學軟件。學生在學習中使用軟件往往還是若干年前較為陳舊的軟件版本,嚴重脫離了當前各軟件學習培訓班或學習網站的授課,導致學生認為老師能力不如培訓機構,比不上學習網站。
5 中職廣告專業軟件課程如何緊跟時代發展
職業學校作為培養一線操作工作者的搖籃應該具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而由于專業教師和市場的脫節,學生在步入社會后總達不到業界用人的既定要求。隨著專業課所需軟件的不斷升級換代、更簡單易學的新軟件的推出,專業教師似乎卻在原地踏步。這樣的人才培養明顯跟不上時下的行業要求。因此,迫切地需要教師進入市場。不是單一地進入某個企業去兼職學習,而是走進更多的公司,去了解當前眾多廣告公司對操作軟件使用情況的需求。
5.1 課程改革勢在必行、智慧校園擔當其中
教研團隊在了解企業需求后,需要重新指定人才培養方案,使學生能夠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長期以來,中職學校的軟件課程由于硬件條件的限制已經進入了一個學了忘,忘了學的惡循環。如何打破現狀,需要重新明確中職學校廣告專業的學生今后的就業目標、就業方向與高等院校學生的區別,抓住廣告市場對一線操作人員的需求來制定合理的課程安排及授課形式。同時,充分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及智慧校園應用,教師可以把市面上優秀的教學網站引入課堂,也可在課后錄制個性化的教學資源,利用網絡教學空間帶來的便利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復習。
5.2 讓校企合作更加靈活
目前,大部分職業學校都與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或者實行訂單班。但“學校一頭熱,企業一頭冷”的現象也較為突出。很多校企合作僅僅是表面的掛牌拍照而已,儀式過后幾乎再無更深入的聯系。學校誠心邀請企業入校共建實訓場所、課程等,企業積極性不高,而由于體制機制等問題,學校也很難招聘到企業高級技術人才。在校企合作中,企業對學校的某些支持也僅限于接收實習生和畢業生,而校企合作中的共建共享、人才共同培養也無法實現。因此,可以轉變校企合作思維,讓企業給專業老師授課,明確市場需求和用工標準。把企業案例通過老師傳遞給學生,課堂中教師帶領學生以參與企業的項目活動為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課堂中也能了解企業工作流程、要求。而后期評價也以市場評價標準為主,避免教學上的紙上談兵。
6 結語
創新是時代的發展趨勢,在培養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時更需要創新。然而不能盲目創新,在創新的同時要緊跟時代發展,明確市場需求,幫助學生找準定位,完善目標。
(第一作者系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 講師)
【參考文獻】
[1]李定芳.以教立研,以研促教——略論微課在藝術設計專業設計軟件課程教學中的研究與嘗試[J].科技展望,2016,26(7):203-204.
[2]雷宇凌.軟件工程專業“數字邏輯”課程改革的探索[J].科技資訊,2015,13(28):174+176.
[3]于海英,武狄,王希斌.軟件質量保證與測試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信息系統工程,2016(2):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