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學院 北京 101300)
高校是培育現代化人才的搖籃,而良好的身心健康能夠促進現代化人才的形成,現代化人才是今后社會發展的未來及希望。當下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大學生以90后為主,且具有自身的個性及特征,今后會面臨就業或是生活的多重壓力,各種因素加劇了大學生不良心理現象和心理疾患的產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科學研究表明,足球運動能夠有效促進心理健康的發展。對于高校大學生來講,自身的身體健康可以通過不同的運動項目來進行提升,而心理健康就需要從不同的方面來分析原因找出合適的方式才可以有效的提升。所以本文通過以北京城市學院學生為例,編制問卷進行心理健康調查及足球運動對其影響研究,采用scl-90量表將經常參與足球運動(每周大于等于2次)和幾乎不參與(每周小于等于1次)的做對比,分析足球運動對其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中所具有的價值,幫助學生利用正確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為今后培養優秀的現代化人才隊伍提供有效的基礎以及保證。
本文以高校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及足球運動對其影響為研究對象。以北京城市學院的學生為調查對象。
(1)文獻資料法。
為了本文的研究,通過首先借助大學圖書館、中國知網等相關網站和數據庫,查找、搜集與“大學生心理健康及足球運動對其影響”有關的論文、專著等,并對相關資源和信息進行整理分析,為本論文的研究提供理論借鑒和依據。
(2)調查問卷法。
通過對研究主題和對象的深入思考,圍繞本文研究的目的,以及研究的主要內容,結合前人研究成果定制了有關高校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及足球運動對其影響研究的相關問卷,本文針對北京城市學院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采用從學校隨機抽取300名學生 (男生)的方式進行問卷發放,(年齡介于19-22歲之間)最終的發放問卷為300份,有效問卷為240份,有效率為80%,(考慮到足球項目女生本身不怎么參加,問卷發放只針對男生來為本文的研究作數據參考)同時采用scl-90量表進行測量,將經常參與足球運動(每周大于等于2次)和幾乎不參與(每周小于等于1次)的做對比。
①問卷的信度檢驗
本研究采用重測信度方式對問卷進行信度檢驗,按照體育科研方法,共計發放兩輪問卷,時間間隔是10天。然后將兩輪問卷進行相關性檢測,得出檢測結果r=0.865>0.8,說明本次調查具有信度。
②問卷的效度檢驗
本研究采用結構效度的方法進行效度檢驗,邀請5名高校心理學方面專家進行問卷效度的評價。結果有效2份,占40%;較為有效3份,占60%。通過結構效度的評價,本研究設計的問卷具有良好的效度。
(3)數理統計法。
本文運用 SPSS19.0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具體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足球運動經常參與和不經常參與的兩組學生做對比分析。

表1 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成因統計表N=240
從表1中可以看出所調查的高校學生中心理健康狀況,其中表示自身心理健康處于良好狀態的有77人,占總調查人數的32%;表示亞健康狀態的有122人,占總調查人數的51%;另外還有17%的學生處于不良狀態。從中看出當前所調查的學生中大部分都是處于亞健康狀況,所謂的心理亞健康狀態指的就是由于心理受到學業、家庭以及未來工作的壓力,使得自身處于一種焦急、不自信以及逃避的心態,而不良狀態指的就是因為一些壓力或是事情導致內心出現一定的負面情緒,甚至于出現抑郁等情況,所以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所調查的高校學生中大多數都會多多少少的出現心理亞健康問題,需要給予重視。
當前來講,高校學生因為生活方式或是自身個性不同的因素導致學生負面報道層出不窮,從這一系列的報道中能夠了解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僅僅是學生的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關系到整個國家精神文明建設,直接影響到今后的生活以及工作方式。但是由于現代化社會競爭在不斷的加劇、教育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家庭弱化等方面的原因,導致很多的高校大學生自身有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或是障礙,從而影響到今后的成長以及生活方式。
從表1中可以看出所調查的高校學生中心理健康情況的成因,其中表示心理健康情況受到社會因素影響得有108人,占總調查人數的45%;心理健康情況受到學校因素影響得有71人,占總調查人數的30%;心理健康情況受到家庭因素影響得有41人,占總調查人數的17%;另外還有8%的學生表示還會因為其它得因素影響到自身得心理健康情況。就目前的情況來講,因為社會、學校以及家庭等各個方面導致大學生自身都承受著不同的壓力以及問題。
社會的因素主要指的是學生今后要踏入社會所面臨的問題,尤其是近些年來網絡以及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造成的壓力以及負擔使得大學生自身的健康受到一定的影響。
學校的因素指的是大學生在學校進行學習中,對于學生所產生的影響。很多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所以教師會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管理以及考察,學校中的學習壓力以及教師的管理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態以及情緒,對于心理健康方面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雖然當前很多學校對于學生都會進行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課程,但其課程僅僅是輔助性的作用,有很多學生由于自身的顧及會不好意思進行心理輔導,長期心理壓力的積攢,從而影響心理健康。
家庭的因素指的是,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以及對于孩子的期望是不同的,尤其是在大學階段中,都會面臨著就業的壓力,所以很多家長會過于的操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長時間就會讓學生產生一定的自閉或是懦弱的表現,勢必會影響其身心健康。

表2 足球運動對大學生的影響統計表 N=240(多選)
從表2中可以看出所調查的高校學生認為通過足球是能夠對自身心理健康產生影響,其中表示通過足球運動能夠有效培養自身團結協作意識的有97人,占總調查人數的40%;表示通過足球運動能夠培養自身形成良好人格的有42人,占總調查人數的17.5%;表示通過足球運動能夠培養自身形成鍛煉習慣的有101人,占總調查人數的42%;表示通過足球運動能夠提升自身技能的有224人,占總調查人數的93%;另外還有16%的學生表示還能夠通過足球運動對心理健康產生其它方面的影響。
從中可以看出通過足球運動除了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技能以外,還能夠對形成良好的人格、鍛煉習慣等各方面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直接影響到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態。

表3 足球運動對大學生的影響統計表N=240
從表3的調查結果來看,經常參與足球運動的學生心理量表因子取值明顯低于幾乎不參與的。雖然基本不參與足球運動的學生其測量結果有的也屬于正常范圍,但是相對經常參與的其在人際關系、抑郁、焦慮等諸多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說明經常參與足球運動的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高。另外該量表的評分正常取值范圍以外的并非心理問題嚴重,正常取值范圍是最佳的范圍,如果有所超出,則是有輕微的心理癥狀。
足球是一項技能主導類對抗性運動項目,運動員技能的發揮是需要有堅強的心理素質作為支撐,其中包含有頑強拼搏、團結協作等方面的要求。高校中的足球運動相比于其他運動項目來講對于學生自身的心理素質要求會更高一些,也正是因為這些因素大學生心理素質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
大學生經常參與足球運動可以磨煉意志。比賽中面對困難敢于挑戰,不拋棄不放棄、頑強拼搏從而有效的塑造學生對于生活以及工作的態度,為今后更好的踏入社會做堅實的鋪墊。
大學生經常參與足球運動可以促進人際關系的協調,形成較為穩定的心理狀態,完善自我的性格以及個性的發展。學生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一般會表現出不善于言表、害羞嫉妒以及自私等表現,而通過足球運動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之間團結協作的意識,隊員之間需要有默契的配合才能夠促進比賽的順利進行。從中得到隊友的鼓勵以及幫助,逐漸的克服當下大學生存在的孤獨感,改善其性格,最終養成互幫互助、樂觀、積極向上的人格,有效的提高學生適應社會能力。
大學生經常參與足球運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自身的消極情緒以及負面情緒,讓學生長時間積攢的壓力得到有效的釋放。對于當前的大學生來講,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會產生一定的壓力以及問題,那么通過足球運動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找到情緒發泄的地方。同時足球比賽具有很強的節奏感,一旦學生進入到比賽中就會產生緊張興奮的心理,情緒高漲從而達到身心愉悅的狀態。有效的轉移了學生消極的情緒。這也是屬于一種積極向上的情緒性的體驗感。
對于大學生來講,隨著社會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很多家庭中都會出現只有一個孩子的現象,所以會過著比較富裕的生活,這也就導致他們會以自我為中心,會認為周圍的人都圍著他們轉,這種自私、自滿甚至是自負的性格導致他們心理方面會出現問題。對于這樣的學生應該進行適度的批評,能夠讓他們正確的認識到自己,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學會虛心、真誠待人的優良品質。那么想要通過足球運動來改變他們這種心態,就需要慢慢了解到他們的心理狀態,相互交流中能夠認識到他們的缺點并及時的正確認識自己,例如在足球運動的過程中通過訓練或是比賽傳達自己的收獲以及經驗,讓大學生之間共同討論成功和失敗的因素,教師在此期間能夠進行正確的引導,讓他們更加的了解到自身的優缺點,通過交流和溝通的方式能夠促使大學生身心得到發展。
今后在足球訓練中可以經常性運用模擬訓練法,采用模擬實戰的方式,讓學生在練習中找到比賽的感覺,提前感覺到比賽的氛圍以及場景,通過不斷的訓練能夠很快的習慣比賽的氛圍以及方式,逐漸的在腦海中形成合理性的定型結構。從而提升學生的積極情緒和抗壓能力,以促進身心健康的良好發展。
隨著國家對足球運動的大力開展及推廣,其自身的獨特魅力贏得了更多人的青睞。對于當代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提升應將足球運動和大學生的發展相結合,以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為主要出發點,探尋足球運動對于大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從而養成健康的身心素質,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最終成為優秀的綜合性發展國之棟梁。